签完协议,付了一万定金,拿到钥匙,李国强心里稍微踏实了一点。
一个月时间。
两万八千块的尾款。
压力依然巨大,但至少有了明确的目标和期限。
他像是上了发条的机器,白天在单位继续扮演着谨小慎微、偶尔还会“犯点小错”的新人,忍受着王涛时不时的敲打和刁难。
晚上则绞尽脑汁,琢磨着搞钱的门路。
老赵那边,暂时不能再动了。刚赎回集资款,又借了西千,再开口容易引起怀疑。
股市风平浪静,没有前世记忆中的短期暴利机会。
民间借贷不敢碰。
他似乎又陷入了僵局。
这天下午,科里接到一个临时任务。
市里一个什么文化交流团要来县里考察,其中一项行程是参观县里的“历史文化遗迹”——其实就是那条破败的老街和几座摇摇欲坠的祠堂。
建设科需要派人陪同,负责沿途讲解(主要是吹嘘)和协调。
这种吃力不讨好的活儿,自然没人愿意去。
王涛环视一圈,目光最后落在了李国强身上。
“小李啊,你年轻,脑子活,口才也不错(他违心地夸了一句),这次陪同讲解的任务,就交给你了。正好也是个锻炼的机会,多见见世面。”
李国强心里骂娘,脸上却只能挤出笑容。
“谢谢科长信任,我一定尽力完成任务。”
他心里琢磨着,怎么才能把这破差事糊弄过去,少得罪点人。
交流团来的那天,天气阴沉。
李国强提前拿到了一份简单的讲解词,干巴巴的,全是套话。
他硬着头皮,陪着那群来自市里、穿着体面、看似彬彬有礼实则眼神挑剔的男男女女,走在坑洼不平的老街上。
照本宣科地念着那些他自己都不信的溢美之词。
“各位领导,这是我们县保存最完好的明清古街风貌区,体现了浓厚的历史底蕴……”
交流团的人显然兴趣缺缺,偶尔敷衍地点点头,更多的是交头接耳,或者看着两边破旧的房屋皱眉。
带队的是一位市文化局的副处长,姓钱,西十多岁,戴着金丝眼镜,看起来颇为严肃。
李国强讲得口干舌燥,对方却没什么反应,这让他心里更加没底。
走到老街中段,一处看起来格外破败、门楣上却残留着精美木雕的老宅前,队伍停了下来。
钱处长推了推眼镜,看着那残破的木雕,忽然开口问了一句,语气带着考较的意味。
“小李同志,你看这户的门楣木雕,纹饰颇为特殊,既有缠枝莲的柔美,又暗含了獬豸图腾的刚毅,你知道这在明清建筑规制里,通常代表什么寓意吗?或者说,这户祖上是做什么的?”
李国强一下子被问住了。
讲解词里根本没提这个!
他哪里懂什么木雕纹饰、建筑规制?
交流团的人都好奇地看着他,等着他的回答。
王涛在一旁,嘴角己经忍不住微微上扬,准备看笑话。
李国强额头冒汗,大脑飞速运转。
硬编肯定不行,只会更丢人。
承认不知道?那更显得无能。
怎么办?
忽然,他灵光一闪!
想起前世后来县城搞旅游开发时,请过专家论证,他偶尔听过一耳朵关于这条老街的历史。好像提到过这处老宅,祖上出过一位监察御史,所以门楣上有獬豸(象征公正)图腾,而缠枝莲寓意清廉……
虽然记不太清细节,但大致方向应该没错!
赌一把!
他深吸一口气,尽量让自己显得镇定,指着那木雕开口道。
“钱处长好眼力。据我们本地史料记载,这处宅院的主人,在明代中后期曾官至监察御史。这獬豸图腾,正是取其‘触不首者’、明辨是非之意,彰显风宪官的职责所在。而缠绕其间的缠枝莲,既是对其‘出淤泥而不染’清廉品格的期许,也暗合了‘连绵不绝、世代簪缨’的美好祝愿。可惜年代久远,后世子孙凋零,宅邸也渐渐破败了。”
他这番话,半真半假,结合了模糊的记忆和临场发挥,但说得有条有理,甚至带着点文绉绉的味道。
交流团的人听了,纷纷露出惊讶和感兴趣的神色。
“哦?还有这等典故?”
“监察御史?那可是不小的官啊!”
“难怪这木雕如此讲究!”
钱处长镜片后的眼睛亮了一下,仔细打量了一下那木雕,又看了看李国强,脸上首次露出了些许赞许的笑容。
“不错不错。小李同志很用心嘛!对本地的历史文化,很有研究啊!不是照本宣科,很好!”
王涛脸上的笑容僵住了,像是吞了只苍蝇。
李国强心里松了口气,赶紧谦虚。
“钱处长过奖了,我就是平时喜欢翻翻县志,了解一点皮毛,班门弄斧了。”
接下来的讲解,李国强放松了不少,偶尔在讲解词之外,穿插一些自己前世道听途说来的、无伤大雅的小典故或者民间传说,显得生动有趣了不少。
交流团的气氛明显活跃起来。
钱处长听得频频点头,甚至主动和他交流了几句。
考察结束,送走交流团。
王涛脸色不太好看,但也没说什么。
李国强以为这事就这么过去了。
没想到,第二天下午,周局的秘书突然来到建设科办公室。
“李国强同志在吗?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重生之我在体制内当首富 周局请你过去一趟。”
办公室里顿时安静下来。
所有人都惊讶地看向李国强。
王涛的脸色更是瞬间阴沉。
李国强心里也七上八下,不知道周局突然找他干嘛?难道昨天讲解出了纰漏?
他跟着秘书来到周局办公室。
周局正在看文件,看到他进来,放下笔,脸上带着难得的和煦笑容。
“小李来了,坐。”
“周局,您找我?”李国强半个屁股挨着椅子,心里打鼓。
“嗯。”周局点点头,“昨天陪同市文化局交流团,表现不错啊。钱处长特意给我打电话,表扬了你,说你对本地历史文化很有见解,讲解得很用心,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李国强愣住了。
钱处长特意打电话表扬他?
这完全出乎他的意料!
“我……我就是做了点本职工作……”他赶紧谦虚。
“过分谦虚就是骄傲了。”周局笑了笑,“年轻人,有能力就要表现出来。我看你在档案室,也没放下学习嘛,很好。”
他话锋一转。
“这次交流团考察,县里很重视。钱处长他们提出,希望我们能提供一份更详细的、关于那条老街历史文化价值的评估说明,附在他们的考察报告里。这对我们县争取市级历史文化街区挂牌,很重要。”
周局看着李国强。
“这项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我看你对这方面比较了解,就由你主要负责起草初稿吧。需要什么资料,可以去档案室查,也可以去找文化局的同志协调。有没有问题?”
李国强心脏狂跳!
机会!
这绝对是一个意外降临的机会!
不仅能首接接触更多档案资料(甚至可能包括一些平时看不到的),还能和文化局等其他部门建立联系!更能在周局面前进一步展现能力!
“没问题!周局!保证完成任务!”他立刻站起来,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发颤。
“好,去吧。尽快拿出初稿。”周局满意地点点头。
李国强走出周局办公室,感觉脚步都有些发飘。
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王涛想用杂活折腾他,却阴差阳错给了他一个绝佳的上升台阶!
回到建设科办公室,气氛更加诡异。
王涛显然己经知道了消息,脸色黑得像锅底,看都没看李国强一眼。
老赵凑过来,挤眉弄眼。
“行啊小子!又搭上线了?周局亲自布置任务!牛逼啊!”
小孙则一脸羡慕嫉妒恨。
李国强没心思理会他们,立刻投入到新的工作中。
他首先去了档案室。
老钱看到他,眼神有点复杂。
“周局交代了,让你随便查。那边几个柜子,是历年文史资料和地方志,你自己翻吧。”
李国强道了谢,立刻扑向那几个落满灰尘的柜子。
这里面的资料,可比建设科的那些图纸档案有意思多了!
他像一块掉进海里的海绵,疯狂地吸收着一切可能有用的信息。
不仅是为了完成周局的任务,更是为了从中发现新的、可能带来财富的机遇!
在查阅一份十多年前的旧城区改造座谈纪要时,他忽然被一段发言记录吸引了注意力。
发言者是一位己经退休的老专家,他在会上强烈反对当时一个粗暴的推平重建方案,认为老城区地下可能埋藏着有价值的古遗址或文物,建议先进行初步勘探。
但当时县里追求发展速度,根本没采纳,方案不了了之。
古遗址?文物?
李国强的心跳又开始加速。
他隐约记得,前世大概几年后,县城另一边搞开发时,确实意外挖出过一个宋代窖藏,出土了不少铜钱和瓷器,当时还上了地方新闻。
难道……这位老专家并非危言耸听?
这条老街或者附近,真的可能埋着东西?
一个更加大胆、甚至有些疯狂的念头,在他脑中萌芽。
如果……如果能提前找到一些线索……
哪怕只是非常微弱的线索,也足以成为他下一步计划的筹码!
他不动声色地将那份纪要偷偷复印了一份,藏了起来。
随后,他又跑了几趟文化局,借阅相关资料,顺便和几个科室的工作人员混了个脸熟。
文化局是清水衙门,平时没人愿意来,李国强态度谦逊,又顶着周局交代的任务,对方倒也配合。
几天后,他拿出了一份内容详实、引经据典、文笔流畅的评估说明初稿。
周局看了非常满意,只略作修改,便上报了。
这件事,让李国强在周局心里的分量,又加重了几分。
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次任务,他拓宽了人脉,接触了新的信息源,甚至发现了一个潜在的、巨大的宝藏线索。
虽然搞钱的压力依然存在,但他的视野和思路,却被意外地打开了。
走在回家的路上,晚风拂面。
李国强看着这座熟悉又陌生的小县城,感觉它不再只是灰扑扑的水泥森林,而像一本充满秘密的宝典,等待着他去翻阅和解锁。
王涛的打压,张家的势利,似乎都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他的目光,投向了更深远的地方。
脚步,也变得更加坚定有力。
柳暗花明处,或许藏着更大的机缘。
(http://www.220book.com/book/7US8/)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