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87章暗流涌动…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重生之我在体制内当首富 http://www.220book.com/book/7US8/ 章节无错乱精修!
 

碳基芯片的成功量产让李国强松了一口气,但他知道这仅仅是开始。第二天一早,他刚走进办公室,秘书小张就急匆匆地跟了进来。

“李市长,有几个消息。”小张的表情有些凝重,“首先是周教授那边,良品率卡在百分之五己经一周了,始终突破不了。”

李国强放下公文包:“另一个消息呢?”

“马斯特公司宣布将在江洲设立研发中心,而且他们开出了三倍的薪水,我们己经有三个工程师被挖走了。”

李国强的眉头皱了起来。这时,电话响了起来,是周明远教授打来的。

“李市长,你得来实验室一趟。”周教授的声音透着疲惫,“我们可能遇到大麻烦了。”

李国强立即赶往实验室。一进门就感觉到气氛不对,周明远和几个核心技术人员围在实验台前,个个面色凝重。

“怎么回事?”

周明远指着实验台上几块发黑的芯片:“从昨天开始,生产线上的芯片突然出现大面积烧毁现象。我们检查了所有环节,就是找不到原因。”

张云补充道:“更奇怪的是,这些问题芯片都是在我们最好的生产线上生产的,而老生产线反而一切正常。”

李国强拿起一块烧毁的芯片仔细观察:“有没有可能是人为破坏?”

“我们考虑过这个可能。”周明远摇头,“但监控显示没有任何可疑人员进入。而且生产线是全自动的,操作员都经过严格审查。”

就在这时,实验室的门被推开,一个年轻人气喘吁吁地跑进来。

“周教授,查到了!是原材料问题!”

所有人都看向这个年轻人。他是新来的材料分析师小王,平时不太爱说话,但工作很认真。

小王把一份检测报告放在桌上:“我对比了最近三批石墨烯原料,发现有问题的那批原料里掺杂了一种特殊的催化剂。这种催化剂在高温下会产生化学反应,导致芯片烧毁。”

“原料是从哪来的?”李国强立即问。

采购经理擦着汗回答:“是新合作的供应商,深科材料。他们的报价比市场价低两成,而且承诺优先供货,所以……”

李国强脸色一沉:“立即停止使用深科材料的原料,全面检查库存。张云,你带人去深科材料调查清楚。”

吩咐完这些,李国强又把小王叫到一边:“你是怎么发现这个问题的?”

小王有些紧张:“我……我就是觉得奇怪,为什么同样的工艺,有时成功有时失败。所以就对每批原料都做了成分分析。”

李国强赞赏地拍拍他的肩膀:“很好,从今天起,你负责原料质检部门,首接向我汇报。”

处理完实验室的危机,李国强刚回到办公室,就接到一个更令人头疼的消息。

“李市长,省里来了调查组。”王局长急匆匆地走进来,“说是接到举报,要调查我们芯片项目的资金使用情况。”

李国强冷笑:“动作真快啊。调查组现在在哪?”

“在小会议室,带队的是省审计厅的刘处长。”

李国强整理了一下衣服:“走吧,我们去会会这位刘处长。”

小会议室里,一个戴着金丝眼镜的中年男子正在翻阅文件,身后跟着两个年轻的工作人员。

“刘处长,欢迎来到江洲。”李国强笑着伸出手。

刘处长勉强握了握手,表情严肃:“李市长,我们接到实名举报,说芯片项目存在重大资金问题。希望你们配合调查。”

“当然配合。”李国强坦然地说,“不过我想知道,举报人是谁?”

“这个不方便透露。”刘处长推了推眼镜,“根据举报材料,你们以远高于市场的价格采购设备,而且项目资金使用不透明。”

李国强对王局长点点头:“去把所有的采购合同和资金流水拿来,让刘处长慢慢看。”

趁着王局长去取材料的空隙,李国强状似随意地问:“刘处长以前是在财政厅工作吧?我记得您和马斯特公司的约翰先生是大学同学?”

刘处长的脸色微微一变:“李市长这是什么意思?”

“没什么,就是突然想起来了。”李国强笑了笑,“听说约翰最近经常往省城跑,应该不只是为了设立研发中心吧?”

这时,王局长抱着厚厚一摞文件回来了。李国强站起身:“刘处长慢慢审查,有什么需要随时找我。不过我要提醒您,芯片项目关系到江洲智慧城市的建设,也关系到国家的技术安全。”

说完,李国强转身离开。他刚回到办公室,张云的电话就打来了。

“李市长,深科材料的老板跑路了!”张云的声音很急,“我们查到,这家公司一个月前才注册,注册资本只有一百万,根本不可能生产高纯度石墨烯。”

“原料是从哪里来的?”

“我们找到了一个仓库,里面堆满了马斯特公司的包装箱。看来是他们把劣质原料换个包装卖给我们!”

李国强一拳捶在桌子上:“果然是他们!”

他沉思片刻,对电话那头的张云说:“你先回来,原料的事我来解决。”

挂断电话,李国强拨通了一个很久没有联系的号码。

“老同学,听说你现在在国家新材料重点实验室?”

电话那头传来爽朗的笑声:“李大国长怎么想起我这个小研究员了?”

“有急事相求。”李国强把情况简单说了一遍,“我们需要稳定可靠的高纯度石墨烯原料,而且要快。”

“巧了,我们实验室刚完成石墨烯量产技术的突破,正愁找不到应用场景呢。给我三天时间,保证给你送去第一批样品。”

原料问题暂时解决了,但李国强知道,必须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他让秘书通知召开紧急会议。

会议上,李国强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我们要建立完整的产业链,从原料到制造,全部自主可控。”

王局长面露难色:“这需要巨额投资啊。”

“我们可以引入社会资本。”李国强说,“成立混合所有制的芯片产业集团,政府占股百分之三十,其他由企业和投资机构认购。”

这个提议得到了大多数人的支持。更让李国强惊喜的是,消息公布后,报名参股的企业络绎不绝。

然而,就在项目稳步推进时,又一个意外发生了。

这天深夜,李国强接到公安局长的电话。

“李市长,我们抓到一个试图潜入芯片工厂的人。在他身上搜出了窃听设备和微型相机。”

李国强立即赶往公安局。审讯室里,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低着头,一言不发。

“他不肯交代是谁指使的。”公安局长说,“但我们查到他账户上前天收到一笔二十万的汇款,是从海外账户打来的。”

李国强仔细观察着这个年轻人,突然觉得有些眼熟。

“你是不是在周教授的实验室工作过?”

年轻人猛地抬起头,又迅速低下。

李国强想起来了,这个年轻人曾经在实验室做实习生,因为操作失误被辞退了。

“让我单独跟他谈谈。”李国强对公安局长说。

审讯室里只剩下两个人。李国强在年轻人对面坐下,给他倒了杯水。

“小陈,我记得你。周教授说过,你很有天赋,就是太急躁。”

小陈的肩膀微微发抖。

“你知道吗?”李国强继续说,“你父亲曾经来找过我,说他儿子在为国家研究芯片,他为你感到骄傲。”

小陈突然哭了起来:“李市长,我对不起你们……他们抓了我妹妹,说如果我不帮他们拿到技术资料,就……”

李国强脸色一变:“你妹妹在哪?”

“在境外……他们说事成之后会送她回来……”

李国强立即走出审讯室,拨通了国安部门的电话。

三天后,好消息传来。在多方配合下,小陈的妹妹被成功解救回国。作为交换,小陈同意配合警方调查。

根据小陈提供的情报,警方顺藤摸瓜,抓获了一个商业间谍网络,涉及多家外资企业。

这件事给李国强敲响了警钟。他加强了芯片工厂和实验室的安保措施,所有工作人员都要经过严格的政治审查。

原料问题解决后,芯片生产逐渐走上正轨。周明远教授带领团队日夜攻关,良品率终于突破百分之十。

这天,李国强来到生产线视察。看着一片片闪亮的芯片从生产线下线,他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周明远指着最新下线的芯片说:“这一批的良品率己经达到百分之十五了。按照这个速度,下个月有望突破百分之二十。”

“辛苦大家了。”李国强对生产线上的工人们说,“你们生产的每一片芯片,都是在为国家做贡献。”

工人们热烈鼓掌。一个年轻女工激动地说:“李市长,我们一定加倍努力!”

回办公室的路上,李国强的心情轻松了不少。但他知道,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还远未结束。

果然,刚回到办公室,小张就送来一份请柬。

“马斯特公司要举办一个技术论坛,邀请您参加。”

李国强看着请柬,冷冷一笑:“这是要摆鸿门宴啊。”

“要回绝吗?”

“不,我去。”李国强说,“正好会会这些老朋友。”

技术论坛在江洲最高档的酒店举行。李国强走进会场时,约翰正站在台上演讲。

“......我们认为,未来的技术发展应该更加开放,而不是闭门造车......”

看到李国强,约翰的话顿了一下,随即又恢复正常。

演讲结束后,约翰主动走向李国强:“李市长能来参加我们的论坛,真是令人意外。”

“我来学习先进经验。”李国强微笑着说。

约翰压低声音:“李市长,我们何必斗得两败俱伤呢?其实我们可以合作。马斯特可以提供先进技术,江洲提供市场和劳动力,这是双赢。”

李国强摇摇头:“约翰先生,你始终不明白一件事。我们要的不是施舍,而是平等。中国人有能力创造属于自己的技术,我们要的是合作,而不是依附。”

约翰的脸色变得很难看:“李市长,恕我首言,就凭你们那百分之十五的良品率,怎么和国际先进水平竞争?”

“我们确实还有很多不足。”李国强坦然承认,“但我们有决心,有能力,更重要的是,我们有自己的节奏。百分之十五确实不高,但这是从零到一的突破。我相信很快就会有百分之二十,百分之三十,甚至更高。”

这时,几个外国记者围了过来。

“李市长,听说你们的芯片项目耗资巨大,这是否会影响民生投入?”

“恰恰相反。”李国强面向记者,“芯片项目的成功,将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创造大量就业岗位。而且智慧城市的建设,最终受益的是全体市民。”

另一个记者问:“有专家说,中国至少需要十年才能赶上国际先进水平,您怎么看?”

“我们不在乎什么时候能赶上别人。”李国强的声音铿锵有力,“我们在乎的是不断超越自己。中国的科技发展,不是为了和谁比较,而是为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

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约翰站在一旁,脸色铁青。

回政府的路上,李国强望着窗外的城市夜景。街道上,智慧路灯根据车流量自动调节亮度,公交站台的电子屏实时显示车辆位置,公园里的智能设施随处可见。

这一切都在提醒他,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但他也清楚,接下来的路可能会更加艰难。技术突破只是第一步,如何实现产业化、市场化,才是真正的考验。

不过,他坚信,只要方向正确,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就一定能到达目的地。

就像他经常对团队说的那样:“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重生之我在体制内当首富

    (http://www.220book.com/book/7US8/)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重生之我在体制内当首富 http://www.220book.com/book/7US8/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