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51章:灵境感知发布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开局沉江,我成了数据之神 http://www.220book.com/book/7VKK/ 章节无错乱精修!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开局沉江,我成了数据之神

时间:第14周·发布会日·D127·晚上

地点:天穹大厦广场

倒计时结束,天穹大厦的玻璃门缓缓打开,出来的并非陈浩或任何高管,而是一位笑容标准的公关总监。发布会如期举行,但内容却出乎意料的保守,全程都在展示技术的‘公益应用’和‘美好愿景’,对MindBridge的指控和广场上的质疑避而不谈,仿佛一拳打在了棉花上。

凌尘和苏清瑶对视一眼,立刻明白了对方的策略:避其锋芒,冷处理。天穹集团用一场华丽而无害的表演,成功化解了发布会前的紧张局势。媒体的重磅报道仿佛撞上了一堵柔软的墙。

‘他们在拖延,’幽灵低声道,‘在等我们的下一步。’

‘那我们就给他们下一步,’苏清瑶目光坚定,看向医院的方位,‘明天,让所有人看到技术真正的意义。’

于是,团队全员悄然撤离广场,为几个小时后属于自己的那场‘战争’做最后的准备。”

时间:第14周+1·D128·上午

地点:魔都中心医院·国际学术交流礼堂

清晨的阳光透过礼堂的落地窗洒在凌尘脸上,他正在后台进行最后的系统调试。经过一夜的紧急升级,MindBridge系统迎来了关键的V2.0版本。

"系统升级完成,开始感知校准,"凌尘轻声说道,随即启动了新版本的核心功能。

瞬间,他的世界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在原有的神经信号可视化基础上,V2.0增加了更精密的生物电监控能力:

- **脑电波光带**:大脑活动以流动的彩色光带形式呈现,不同频率对应不同颜色

- **肌电反馈追踪**:肌肉群的电信号变化实时显示为脉动的光点

- **延迟测量**:神经信号传导延迟精确到毫秒级,以数字标注的形式浮现

"延迟显示...13.7毫秒,"凌尘读着眼前浮现的数据,"比预期快了2.3毫秒。"

但强化的能力带来了更严重的副作用。每当凌尘切换感知模式时,头痛如潮水般涌来,比之前剧烈了数倍。更令人担心的是,他的左眼开始出现短暂的视物模糊。

"系统负荷过重,"大牛在后台监控着凌尘的生理指标,"神经接口的数据流量增加了340%,大脑皮层的负担..."

"我能承受,"凌尘打断了大牛的担忧,"今天必须成功。"

最令人兴奋的突破来自意念控制的响应速度。经过算法优化和硬件升级,外骨骼的意念响应时间压缩到了0.8秒——这是一个足以改变游戏规则的数字。

在测试中,凌尘第一次成功控制外骨骼完成了复杂的"军式敬礼"动作:挺胸、收腹、右手快速上举至太阳穴,动作标准而流畅。

"这不仅仅是技术突破,"凌尘感受着外骨骼与身体的完美融合,"这是尊严的回归。"

上午10点,魔都中心医院的国际学术交流礼堂座无虚席。参会者包括:

- 医护人员约180人

- 科技记者50余人

- 投资机构代表30人

- 患者家属和志愿者40人

今天发布会的主角是退伍老兵赵建国——老赵。十年前在一次救灾行动中脊椎受伤导致下半身瘫痪,从此与轮椅为伴。

"各位朋友,"苏清瑶站在讲台上,声音清晰而充满自信,"今天我们将见证脑机接口技术的重要里程碑。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将见证一个人重新站起来的勇气。"

礼堂里安静得能听到针落地的声音。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舞台中央的老赵身上。

"老赵,准备好了吗?"凌尘通过脑机接口轻声询问。

"准备好了,小凌,"老赵的声音在系统中回响,带着军人特有的坚定,"为了我的妻子,为了所有像我一样的战友。"

随着系统启动的提示音,奇迹开始了:

老赵缓缓地、一点点地从轮椅上站了起来。

礼堂里爆发出此起彼伏的惊呼声:

"天哪,他真的站起来了!"

"这是真的吗?没有任何机械支撑!"

"脑机接口居然能达到这种程度!"

医护人员激动地交头接耳,记者们疯狂按动快门,投资人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苏清瑶在台上始终保持着冷静从容的表情,但内心的激动不言而喻。这是团队努力的结果,也是对所有质疑声的最好回应。

与台前的成功形成对比的是,后台的大牛正汗流浃背地盯着监控数据:

"神经负载75%...80%...接近临界值..."

"外骨骼电池消耗比预期快15%..."

"凌尘的脑电活动强度己经超过安全阈值..."

就在全场沉浸在成功喜悦中时,意外发生了。

老赵完成站立动作后,准备尝试走路。但就在第三步时,外骨骼突然发生了轻微的抖动。

后台的监控系统立即发出红色警报:

- "神经信号干扰检测"

- "系统稳定性下降"

- "建议立即终止演示"

更危险的是,由于大脑负荷过重,凌尘开始出现幻觉。在他的感知中,外骨骼的数据流突然变成了混乱的光点,仿佛整个系统即将崩溃。

"接口崩溃!系统要失控了!"凌尘在心中惊呼,差点做出错误的应急判断。

如果他按照幻觉中的情况进行操作,很可能真的会导致系统失控,让老赵摔倒在众人面前。

在这个关键时刻,凌尘做出了一个冒险的决定:强行进行深度神经接入,用自己的脑电首接平衡系统。

这种操作极其危险,相当于让大脑承受双倍的负荷。但这是唯一能够挽救局面的方法。

"凌尘,不要!负荷太大了!"大牛在后台大声警告。

但凌尘己经深入系统核心,用纯粹的意志力稳定着每一个参数:

"我能撑住...必须撑住..."

深度接入的代价是巨大的。凌尘的鼻子开始流血,视野边缘出现黑点,整个人摇摇欲坠。

但他的努力没有白费。在他的精确控制下,外骨骼重新恢复了稳定,老赵成功完成了整套演示动作。

当老赵完成最后一个敬礼动作时,礼堂里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没有人注意到后台己经几乎晕倒的凌尘,所有人都在为眼前的奇迹而狂欢。

但苏清瑶敏锐地察觉到了异常,她通过耳机轻声询问:"凌尘,你还好吗?"

"还...还好,"凌尘虚弱地回应,"任务完成。"

发布会结束后,在后台的休息室里,发生了一个感人至深的场面。

老赵的妻子王阿姨匆匆赶到后台,看到依然穿着外骨骼站立的丈夫时,眼泪瞬间决堤。

"建国...建国..."她哽咽着扑向丈夫。

十年来,她只能仰视坐在轮椅上的丈夫。而现在,她终于可以像从前一样,被丈夫搂在怀里。

"十年了,"王阿姨在丈夫怀中泣不成声,"十年了,第一次站着抱我..."

这个拥抱不仅仅是夫妻之间的重逢,更象征着希望的回归,尊严的重建。

看到这一幕,坐在角落里的凌尘也忍不住眼眶。他想起了病床上的母亲,想起了她曾经健康时的笑容。

他靠着墙壁,声音哽咽地对自己许下承诺:

"总有一天,我也要让母亲重新走起来。"

这不仅是儿子对母亲的承诺,也是一个科技工作者对自己使命的重新确认。技术的最终目的,是让每一个生命都能活得更有尊严。

当晚,就在团队还沉浸在成功喜悦中时,网络上出现了一个令人不安的变化。

晚上11点,多个视频网站几乎同时出现了一个匿名上传的视频片段,标题醒目而充满煽动性:

《危险的未来:脑机接口背后的真相》

视频内容包括:

- 老赵演示过程中外骨骼抖动的特写镜头

- 凌尘在后台流鼻血的偷拍画面

- 一些所谓"专家"对技术风险的警告

- 关于"人体实验"的夸大描述

视频发布后的几小时内,评论区就出现了激烈的分化:

**支持方:**

"这是医学奇迹!给瘫痪患者带来了希望!"

"技术总有不完美的地方,但进步是显而易见的!"

"那些批评的人,你们见过瘫痪十年的人重新站起来吗?"

**质疑方:**

"技术不成熟就拿人做实验,这是不负责任!"

"看到那个流鼻血的画面了吗?明显有安全隐患!"

"脑机接口的长期风险完全未知,这是在玩火!"

这种网络上的分裂反映了社会对新技术的复杂态度,也预示着团队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http://www.220book.com/book/7VKK/)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开局沉江,我成了数据之神 http://www.220book.com/book/7VKK/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