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二十五章 石拱桥下的鱼拓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野钓也能钓大鱼 http://www.220book.com/book/7W17/ 章节无错乱精修!
 

第一场雪落下来时,青滩河结了层薄冰,像蒙着层碎玻璃。小念踩着冰碴子往石拱桥走,棉鞋里垫着奶奶纳的鞋垫,还是挡不住从脚底往上钻的寒气。她怀里揣着个保温桶,里面是老吴熬的姜茶,盖子没拧紧,热气顺着缝隙冒出来,在围巾上凝成细小的霜花。

“慢点滑!”林远在后面叮嘱,手里提着卷防潮垫——今天要去石拱桥下找周爷爷埋的第三坛酒,张叔说桥洞下背风,就算下雪也能待得住。

石拱桥是座老石桥,青砖缝里长满了枯草,桥栏杆被岁月磨得溜光,能照出模糊的人影。张叔和老吴己经在桥洞下生起了火堆,火苗舔着枯树枝,发出噼啪的声响,把周围的寒气驱散了不少。

“快来烤烤手。”张叔往火堆里添了块松木块,瞬间冒出带着松脂香的白烟,“这桥洞邪乎得很,去年洪水把桥面冲塌了半截,就这洞愣是没塌,像是有啥东西撑着似的。”

小念把姜茶分给大家,捧着杯子暖手时,忽然发现桥洞左数第三块砖的位置——正是周爷爷纸条上写的藏酒处,砖缝里塞着团黑乎乎的东西,像是被水泡过的布。

“在那儿!”她指着砖缝,眼睛亮得像落了雪的星星。

林远搬了块石头垫脚,伸手把那团东西掏出来。是块油布,裹得严严实实的,解开三层后,露出个巴掌大的木匣子,匣子里没有酒坛,只有卷泛黄的纸,展开一看,竟是张鱼拓。

“是周河的鱼拓!”老吴的声音都抖了,镜片上蒙上了层水汽,“他年轻时最爱干这个,钓着大鱼就拓下来,贴在墙上当宝贝。”

那鱼拓拓的是条大鲤鱼,鳞爪分明,鱼尾的弧度像把展开的扇子,鱼身右侧用毛笔写着“丙子年秋,青滩河获鲤,重六斤西两,与柳叶共赏”,字迹遒劲有力,末尾还盖了个小小的红印,是个“河”字。

张叔用手指轻轻抚过拓片上的鱼鳞:“这是他结婚那年钓的,也是他这辈子钓过最大的鲤鱼。那天他扛着鱼跑遍全村,见人就说‘柳叶你看,我能给你钓大鱼吃了’,傻得不行。”

小念把鱼拓铺在防潮垫上,发现纸的边缘有处磨损,像是被水泡过,露出下面藏着的字——不是毛笔写的,是用铅笔描的,歪歪扭扭的,像是个地址:“县城东风巷37号,收信人:周念安”。

“周念安?”林远念出这个名字,心里一动,“张爷爷,周河的孙子是不是叫这个名字?”

张叔拍了下大腿:“正是!这孩子随他爷爷的‘念’字,他爸妈说,是盼着孩子能记住爷爷。”他看着那个地址,忽然叹了口气,“周河当年肯定是想把这鱼拓寄给孙子,又怕自己说不清,就藏在这儿,想着等孩子长大了,亲自带他来拿。”

老吴把鱼拓小心翼翼地折起来,放进木匣子:“这鱼拓比那坛酒金贵。酒没了可以再酿,这念想,没了就找不回来了。”他往火堆里添了根柴,火苗窜得更高了,照亮了桥洞顶上的刻痕——那里刻着不少歪歪扭扭的名字,大多己经模糊,只有“周河”和“柳叶”两个字刻得格外深,旁边还画着条简笔画的鱼。

“是他们刻的,”张叔指着名字,“结婚那年,村里老人说在桥洞刻名字能长长久久,他就拉着柳叶来刻了,还说要等有了孙子,再刻个小的。”

小念踮起脚,看着那两个名字,突然从书包里掏出支红色的马克笔:“我来帮周爷爷刻!”她在“周河”和“柳叶”中间画了个小小的笑脸,旁边写着“小念”,又画了条小鱼,尾巴翘得高高的。

“你这丫头,”老吴笑着摇头,眼里却有些,“周河要是看见,保准乐得给你买糖吃。”

雪越下越大,落在桥洞外的河面上,瞬间就化了,只在冰碴上留下点点白痕。张叔忽然指着桥洞角落:“那儿好像有个东西。”

角落堆着些塌下来的砖块,砖缝里卡着个铁皮小鱼桶,桶盖早就没了,里面积着半桶泥水,水底沉着个金属物件,闪着暗黄色的光。林远伸手捞出来,发现是个老式的铜制鱼漂座,上面还缠着段细铁丝,锈得厉害,却能看出精致的花纹。

“是周河的‘宝贝漂座’,”张叔一眼就认出来了,“他说这是祖传的,能让浮漂更灵敏,钓小鱼都能看出动静。当年他跟人打赌,说用这漂座能钓上麦穗鱼,结果蹲了一天,真钓上来二十多条,把对方气得首瞪眼。”

小念把鱼漂座放进账本,和之前的红布条、瓷片、鱼钩摆在一起,突然发现这些东西拼起来,就像周爷爷的一生——从少年时的木漂,到结婚时的鱼拓,再到中年时的线组,最后是对孙子的期盼,每一件都带着青滩河的水汽,带着岁月的温度。

“我们什么时候去县城找周念安?”小念抬头问,睫毛上沾着的雪花还没化,“我想把鱼拓给他,还有我的账本。”

老吴看着火堆,沉默了一会儿说:“等开春吧。开春河水化了,青滩河最热闹,那时带他来,让他看看爷爷钓过鱼的地方,听听这些故事,才算圆满。”

张叔点头附和:“对,还得教他钓鱼。用周河那根修好了的水竹竿,在老槐树下,钓条属于他自己的鱼,就像周河当年盼的那样。”

雪停的时候,夕阳从云层里钻出来,给石拱桥镀上了层金边。他们把木匣子和小鱼桶收好,小念抱着账本走在最前面,脚步踩在雪地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像在唱一首轻快的歌。

路过老槐树下时,小念忽然停下脚步,指着树干:“你们看!”

树干上不知什么时候多了个小小的鸟窝,用枯草和红布条搭成的——那布条正是从周爷爷腰带上掉下来的那种。窝里没有鸟,却放着片羽毛,和小念画的草帽上的羽毛一模一样。

“是周爷爷送来的礼物!”小念轻声说,眼睛里闪着光。

林远摸了摸她的头,心里忽然一片透亮。或许周河从未离开,他就藏在青滩河的流水里,藏在老槐树的年轮里,藏在那些被小心珍藏的物件里,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这片他热爱的河水,守护着那些他惦记的人。

小念在账本的最后一页写下:“今天在石拱桥下找到周爷爷的鱼拓,他把最好的念想藏在了最安全的地方。青滩河会记得所有的故事,就像我们会记得周爷爷一样。”她画了座石拱桥,桥下有鱼,桥上有人,远处的老槐树上,停着一只衔着红布条的鸟。

回家的路上,张叔哼起了周河以前爱唱的老歌,调子有些跑,却格外亲切。老吴背着装着鱼拓的木匣子,脚步沉稳。林远牵着小念的手,看她时不时低头摸摸怀里的账本,像揣着个稀世珍宝。

暮色渐浓,青滩河的冰面上反射着最后一点天光,像块巨大的镜子,映着天空,映着树影,也映着三个渐行渐远的身影。河底的淤泥里,或许还藏着更多故事,等着开春后,被新的钓线轻轻提起,在阳光下,继续诉说那些关于等待与重逢的温暖篇章。

(本章完)

瑾瑜不吃香菜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http://www.220book.com/book/7W17/)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野钓也能钓大鱼 http://www.220book.com/book/7W17/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