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三十一章 带字鱼的信使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野钓也能钓大鱼 http://www.220book.com/book/7W17/ 章节无错乱精修!
 

晨露还挂在芦苇叶尖时,青滩河的水面己经泛起了细碎的金光。小念蹲在河湾的浅滩处,手里捧着个陶土小鱼缸,缸里养着那条带“安”字的鲫鱼——是昨天钓上来的,张叔说要养着,等周念安来了亲眼看看。

“它会不会想家?”她用指尖轻轻点了点水面,鲫鱼摆了摆尾巴,侧腹的“安”字在晨光里格外清晰,像用朱砂描过的。林远背着渔具包走过来,鞋跟踩在卵石上发出清脆的响声:“张爷爷说这鱼通人性,知道咱们在等重要的人,不会闹脾气。”

老吴和张叔己经在河湾的柳树下支好了钓台。张叔正往鱼钩上挂嫩玉米,玉米粒得能挤出浆来:“这是周河去年秋天晒的玉米,说要等念安来了当窝料,甜香味能引大鲤。”老吴则在调试那支“念安专用”鱼竿,竿梢的红绳在风里轻轻晃动,像在打招呼。

忽然,李伯撑着木筏从上游过来,筏子上的竹篓里溅起水花:“快来看!我在网箱里捞着个稀罕物!”

众人围过去,只见竹篓里装着条两斤多的红尾鲤,鳞片锃亮,最奇特的是鱼背——那里的鳞片天然排成了个“河”字,与周河鱼拓上的签名如出一辙。小念把鱼缸凑过去,两条鱼隔着玻璃对看,尾鳍同时摆了摆,像是在交换暗号。

“是周爷爷的‘自画像’鱼!”小念惊呼,李伯笑得眼角堆起皱纹:“老周前年培育带字鱼时,就说要留条‘河’字鲤当‘信使’,说哪天这鱼自己游进网箱,就说明‘时候到了’。”

张叔摸着红尾鲤的鳞片,忽然指着鱼鳃盖内侧:“这儿还有字!”只见鳃盖下藏着个极小的“念”字,刻痕浅得几乎看不见,像是鱼自己长出来的。“连你的名字都有,”他看向小念,“这老东西是把所有惦记的人都刻进鱼里了。”

正说着,远处传来汽车引擎的声音。林远抬头望去,一辆银灰色的轿车正沿着河岸的土路驶来,在柳树下停住。车门打开,下来个穿白衬衫的少年,眉眼间竟和鱼拓上的周河有几分像,手里还提着个旧布包。

“是念安哥哥!”小念手里的鱼缸差点脱手,林远赶紧扶住她。少年有些拘谨地走过来,看到柳树下的渔具和钓台,眼睛突然亮了——他手里的布包上,绣着条和“念安专用”鱼竿上一样的红尾鲤。

“我是周念安,”少年的声音带着点青涩,从布包里掏出个相框,“我奶奶说,爷爷的东西可能在青滩河,让我来看看。”相框里是周河抱着婴儿的照片,正是小念在鱼罐里见过的那张。

老吴接过相框,手微微发颤:“孩子,你可算来了。你爷爷在这儿等了你十年。”张叔把红尾鲤放进水桶,推到周念安面前:“你看这鱼背上的字,是你爷爷给你留的信。”

周念安蹲下身,手指轻轻抚过鱼鳞上的“河”字,突然红了眼眶。他从布包里拿出个褪色的红布包,打开一看,里面是半块红布条——和小念账本里的那几片严丝合缝。“这是爷爷失踪那天系在腰上的,”他声音发哑,“我奶奶说,找到布条,就能找到爷爷的念想。”

小念突然想起什么,跑回钓台拿起账本,翻到画着木刻鱼的那页:“念安哥哥,你看这个!周爷爷给你刻的木鱼,里面还有钩呢!”她又把平安锁、鱼谱、钓鱼日记一一摆在周念安面前,像展示稀世珍宝。

周念安看着这些物件,手指抚过鱼谱上的墨迹、日记里的刻痕、平安锁上的纹路,忽然笑了,眼里却闪着泪:“我小时候总听奶奶说,爷爷钓鱼时会跟鱼说话,我还以为是哄我……现在才知道,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野钓也能钓大鱼 他把话都藏在水里了。”

林远把那支“念安专用”鱼竿递给他:“你爷爷说,让你用这支竿钓第一条鱼。”周念安握紧鱼竿,竿身的温度顺着掌心蔓延上来,像是爷爷在牵着他的手。

他在钓台坐下,张叔帮他挂上玉米饵。鱼钩刚入水,浮漂就猛地往下沉,力道又稳又沉。“是大家伙!”张叔在旁边喊,“稳住,像你爷爷教的那样,顺着劲儿来!”

周念安往后退了两步,鱼竿弯成漂亮的弧线,鱼线“嗡嗡”作响。小念举着抄网,紧张得手心冒汗。折腾了十几分钟,一条近三斤的红尾鲤被拉出水面,鱼背的鳞片上,“安”字和“河”字并排挨着,像是祖孙俩的签名。

“钓上来了!”小念欢呼着用抄网接住鱼,周念安看着鱼鳃边的红布条——正是周河腰带上的那截,此刻正轻轻飘动,像在点头。

老吴把鱼放进水桶,指着鱼腹:“你爷爷说,第一条鱼的鱼鳔要自己取,做成挂件。”周念安拿出小刀,动作生疏却认真,取出来的鱼鳔晶莹剔透,在阳光下泛着珍珠光。

小念突然指着水桶:“鱼嘴里有东西!”周念安伸手一摸,从鱼嘴里掏出个极小的油纸包,里面是粒晒干的莲子,上面用红漆点了个小点。“是爷爷在河边种的那棵莲子!”张叔恍然大悟,“他说‘莲’通‘连’,要让念想连着根。”

周念安把莲子放进贴身的口袋,又把鱼鳔小心地收好。他看着水桶里的红尾鲤,突然说:“我想把它放回河里。”众人都有些意外,他解释道:“爷爷说钓鱼不是为了鱼,是为了记着水里的故事。这条鱼带着他的字,该让它继续当信使。”

他抱着水桶走到浅滩,把红尾鲤放进水里。鱼在他脚边转了三圈,才摆着尾巴游向深处,带“安”字的那面鳞片始终朝着岸边,像面小小的旗帜。

午后的阳光暖融融的,周念安坐在柳树下,翻看小念的账本和爷爷的日记。两本本子并排放在一起,一个稚嫩的铅笔字,一个沉稳的毛笔字,记录着同一条河的故事。

“原来爷爷每天都在等我,”他指着日记里的“念安今日学步”“念安会叫爷爷了”,声音哽咽,“这些事,奶奶都没跟我说过。”小念坐在他旁边,指着自己画的木刻鱼:“爷爷还教你怎么找藏宝点呢,鱼鳞上的地图可准了!”

老吴和张叔在远处收拾渔具,看着两个孩子凑在一起看账本,相视而笑。李伯撑着木筏在河面上慢慢漂,筏子上的渔网空着,却像是装满了阳光。

小念在账本的新一页写下:“念安哥哥来了,周爷爷的鱼把他带来了。青滩河的故事没有结束,因为带字的鱼还在游,惦记的人还在等,我们还在钓。”

她画了幅画:河面上,红尾鲤背着“河”“安”两个字游向远方,岸边的柳树下,周念安握着鱼竿,身边的小念举着账本,两个孩子的影子和柳树的影子交叠在一起,像棵长出新枝的老树。

夕阳西下时,周念安把平安锁挂在脖子上,鱼鳔挂件系在鱼竿上。他说要在青滩河住几天,把爷爷的日记里提到的钓点都走一遍,把藏着的物件都找出来,就像爷爷在陪着他钓鱼。

小念抱着账本往家走,回头望时,看见周念安坐在钓台上,鱼竿斜斜地指向前方,水面上的余晖把他和鱼竿的影子拉得很长,像周河的手臂,正轻轻托着孙子的手。

青滩河的水流依旧缓缓向前,带着那些藏在鳞片上的字、埋在泥里的信、刻在木头上的约定,流向更远的地方。而岸边的芦苇丛里,新的嫩芽正在悄悄冒头,像无数个等待被讲述的新故事,在晚风里轻轻摇晃。

(本章完)



    (http://www.220book.com/book/7W17/)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野钓也能钓大鱼 http://www.220book.com/book/7W17/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