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6章 粥香里的弦歌辨证

小说: 混沌医祖   作者:时间自由者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混沌医祖 http://www.220book.com/book/7WFX/ 章节无错乱精修!
 

晨光熹微,林峰离开了仁心社区医院,却没有立刻融入赶早班的人潮。他拐进医院后巷,在一家招牌古旧、冒着腾腾热气的“徐记粥铺”门前停下脚步。

这是他的习惯。一夜高度紧张的精神耗神之后,一碗温热适中的粥品,最能平和胃气,安养心神。

粥铺里人不多,老板老徐头正拿着长勺在巨大的粥桶里缓缓搅动,浓郁的米香混合着些许药材的清香弥漫在小小的空间里。看到林峰进来,老徐头脸上露出熟稔的笑容:“林医生,下夜班了?老规矩?”

“嗯,麻烦徐伯。”林峰点头,在靠里一张安静的小桌旁坐下。

所谓的“老规矩”,并非特定某种粥,而是老徐头根据时节和林峰下夜班后可能存在的“虚火”或“耗气”状态,特意调整过配料的粥。有时是简单的白粥配些清淡小菜,有时则会加入百合、莲子、山药等清润安神之品。

等待粥品的时候,林峰的目光习惯性地扫过粥铺内。他的注意力很快被斜对面一桌的一位老先生吸引。

那是一位看起来年过七旬的老者,衣着整洁,气质儒雅,面前放着一碗皮蛋瘦肉粥和一小碟咸菜。然而,老者并未动筷,而是微微侧着头,左手握成空拳,食指关节正轻轻地、反复地叩击着自己的左侧太阳穴附近区域,眉头微蹙,脸上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烦躁和不适。

林峰的观察细致入微。他注意到老者叩击的区域并不仅仅是太阳穴,更偏向于鬓角上方,额角发际内的一片区域,大致是足少阳胆经颔厌穴和悬颅穴的循行范围。老者的叩击动作并非随意,而是带着一种试图缓解某种深层不适的意图。

这时,老徐头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山药薏米粥走了过来,顺着林峰的目光也看到了那位老先生,不由得压低声音叹了口气:“是街口退休的刘老师,以前中学教语文的,学问好着呢。最近好像老是说头不舒服,看了几次医院,也没查出个大毛病,就是说有点脑供血不足,开了点药吃,效果好像不大好。”

林峰微微颔首,表示听到了。他接过粥碗,道了声谢,用勺子缓缓搅动着,让热气散开。

西医诊断的“脑供血不足”是一个较为模糊的概念,常与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等症状相关,多见于老年人,与动脉硬化、血管弹性下降等因素有关。

但在林峰眼中,这位刘老师的表现,却有着更具体的经络辨证空间。

足少阳胆经,起于目外眦,上行至额角,下行循颈。其经气不利,常表现为偏头痛、额角胀痛、目眩、口苦等。老者的叩击点,恰好位于胆经循行线上。其烦躁的神情,亦符合胆郁气滞、化热上扰清窍的某些特征。

当然,这仅仅是初步的、外部的观察。真正的诊断需要望闻问切,西诊合参。

林峰安静地喝着自己的粥,粥熬得火候恰到好处,米粒开花,山药软糯,薏米微韧,入口温润妥帖,缓缓滋养着夜班耗损的胃气。

另一边,刘老师似乎被那持续的不适折磨得失去了胃口,粥没喝几口,便放下勺子,叹了口气,准备起身结账。

就在他站起身,稍微加快脚步走向柜台时,异变陡生!

只见他身体猛地一晃,脚下如同踩了棉花般一个趔趄,眼看就要向旁边倾倒!

“小心!”老徐头惊呼一声。

但有人比他更快。

几乎在刘老师身体晃动的瞬间,林峰己然放下粥碗,身形一动,如同猎豹般迅捷而无声地掠至刘老师身侧,一只手稳稳地托住了老人的胳膊,另一只手则轻巧地扶住了他的后心,恰到好处地提供了支撑,助他重新站稳。

“您没事吧?”林峰的声音平稳,手上的力道却极为扎实。

刘老师惊魂未定,脸色有些发白,呼吸略显急促,倚靠着林峰的扶持,缓了好几秒才摆摆手:“没……没事,谢谢你小伙子……就是突然一下头晕得天旋地转,眼前发黑……”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性低血压?还是其他?

林峰没有立刻下结论。他扶着刘老师慢慢坐回最近的椅子,手指看似无意地,己然搭上了老人右手腕部的桡动脉。

指下的脉象,弦细而略数。

弦脉,主肝胆病、痛证、痰饮。细脉,主气血两虚、诸虚劳损。数脉,主热证(虚热或实热)。

结合方才观察到的叩击胆经区域的动作,以及此刻突发眩晕的症状,林峰的思维快速整合。

西医的脑供血不足诊断是宏观的。而从中医微观辨证来看,老者可能存在肝胆气郁,郁而化热,上扰清窍的基础(弦数脉,叩击胆经穴),同时兼有气血不足,清阳不升的虚象(细脉,突发眩晕),虚实夹杂。

“刘老师,您最近是不是除了头晕,还时常觉得口苦,眼睛有些干涩,或者两边太阳穴、额角这里容易发胀?”林峰一边保持着号脉的姿势,一边温和地询问。

刘老师闻言,惊讶地睁大了眼睛:“你……你怎么知道?尤其是早上起来,口苦得厉害,眼睛也涩。额角这里又胀又闷,说不出的难受,所以才总想敲一敲。”

症状吻合了。

“您吃的西药,主要是扩张血管的吧?”林峰又问。

“是……是啊,医生说让血管通一通。”

林峰沉吟片刻。扩张血管药物对于改善宏观血供有一定作用,但对于调节微观的“气机”——比如疏解胆经的郁热、升提下陷的清阳——可能效果不显,甚至若用药不当,可能加重某些层面的失衡。

“徐伯,麻烦您倒一杯温开水来。”林峰对老徐头说。

接着,他扶着刘老师坐稳,说道:“刘老师,您闭上眼睛,全身放松。”

虽然不明所以,但林峰刚才敏捷的身手和此刻沉稳笃定的态度让人莫名信服。刘老师依言闭眼。

林峰站到老人身后,双手拇指指腹精准地按在了老人颈后发际线上,枕骨下方,两条粗大肌肉(斜方肌)外侧的凹陷处——风池穴(足少阳胆经要穴)。

他的拇指开始施加一个温和而深透的力度,并非粗暴按压,而是带着一种细微的、向内向上方向的揉动,仿佛在疏通一条淤塞的河道。

同时,他口中低声清晰地说道:“请您随着我的力道,慢慢地、尽量向后仰头,对,再慢慢回正,非常慢,感受颈后的感觉。”

这是非常简单的穴位按摩配合舒缓的主动活动,旨在疏通胆经气血,清利头目。

刘老师感觉到颈后那两个点传来一阵强烈的酸胀感,但随着林峰力道恰到好处的揉按和缓慢的仰头动作,那酸胀感逐渐化为一股微弱的暖流,向上蔓延。

大约一分钟后。

林峰松开手:“您现在感觉一下,头晕和头胀是否好些了?”

刘老师小心翼翼地睁开眼,缓缓转动了一下脖颈,又仔细体会了一下额角的感觉,脸上露出了难以置信的神情:“奇了!真奇了!刚才那晕乎乎、胀闷闷的感觉,轻了大半!脑袋好像……清楚了不少!”

老徐头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

林峰神色如常:“这只是暂时缓解。您的问题根源在于气血不足为本,肝胆郁热为标。单纯扩张血管,可能力有未逮。如果您信得过,以后可以找个时间,去仁心社区医院找我,我叫林峰。我可以用针灸和中药为您系统调理一下,标本兼顾,效果应该会比现在好很多。”

他没有夸大其词,只是陈述一种可能更好的治疗方案。

刘老师激动地抓住林峰的手:“信得过!信得过!林医生,太谢谢你了!我明天……不,我今天下午就去找你!”

又安抚了老人几句,叮嘱他暂时休息一下再慢慢回家,林峰这才回到自己的座位,继续将那碗己经温凉的粥喝完。

粥香依旧,但这段小小的插曲,却仿佛为这平凡的清晨,添上了一条细微却清晰的注脚——医道之途,无处不在。

他付了粥钱,向徐伯和己然对他感激不尽的刘老师点头示意,平静地走出了粥铺。

晨光正好,洒满长街。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混沌医祖

    (http://www.220book.com/book/7WFX/)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混沌医祖 http://www.220book.com/book/7WFX/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