册封贵妃的大典,在太和殿举行。
百官朝贺,礼乐齐鸣。
苏倾鸾身穿繁复华丽的贵妃朝服,头戴九尾凤钗。
她一步一步,走上汉白玉的台阶。
她的神情庄重,目光平静。
夏侯渊亲手将代表贵妃身份的金册金印,交到了她的手中。
“爱妃,平身。”
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难得的温和。
苏倾鸾接过金印,叩首谢恩。
“臣妾,谢陛下隆恩。”
太后坐在皇帝的身边,脸上带着欣慰的笑容。
殿下的文武百官,皇亲国戚,神情各异。
有人羡慕,有人嫉妒,更多的人,则是敬畏。
就在司礼太监准备高唱“礼成”之时。
一个凄厉的声音,从殿外传来。
“八百里加急!边关急报!”
一名身披风霜,浑身浴血的信使,连滚带爬地冲进了大殿。
他手中的令旗,己经折断了一半。
“报——!”
他用尽最后一丝力气,高喊一声,便昏死在了大殿中央。
整个太和殿的喜庆气氛,瞬间凝固。
所有人的脸上,都露出了惊骇的神色。
赵高立刻上前,从信使怀中,取出了一个用火漆封口的竹筒。
他将竹筒,呈给了夏侯渊。
夏侯渊的脸色,瞬间变得无比凝重。
他掰开火漆,抽出了里面的军报。
他只看了一眼,脸色就“唰”的一下,变得铁青。
他猛地站起身,将手中的军报,狠狠地摔在了地上。
“岂有此理!”
一声怒吼,在大殿之中回荡。
“北狄蛮夷,竟敢犯我边疆!”
“陈兵十万,连下我三座城池!”
“守将王毅,战死殉国!”
这个消息,像一块巨石,砸进了所有人的心里。
大殿之内,一片哗然。
刚刚还歌舞升平的气氛,瞬间变成了山雨欲来的压抑。
以丞相为首的文官集团,立刻跪了一地。
“陛下息怒!”
丞相高声说道:“北狄此次有备而来,其势汹汹。”
“我朝刚刚经历水患,国库空虚,百姓疲敝,不宜再起刀兵啊!”
一名户部侍郎也跟着附和:“是啊,陛下!”
“如今军饷尚有亏空,粮草也难以为继,若是贸然开战,恐怕……后果不堪设想!”
“依老臣之见,不如……遣使议和,先行安抚。”
“可以割让两座城池,再许以岁币,换取一时太平,徐图后计。”
丞相的话,代表了朝中大部分主和派的意见。
然而,他的话音刚落。
以新任大将军李广为首的武将集团,便勃然大怒。
李广“噌”地一声,拔出了腰间的佩剑。
“放屁!”
他怒目圆睁,指着丞相骂道:“割地求和?”
“你这是要让我大夏国,沦为天下人的笑柄吗!”
“我朝将士,哪个不是铁骨铮铮的汉子!”
“王毅将军尸骨未寒,你们这群软骨头,就要跪地求饶?”
一名副将也跟着吼道:“陛下!末将请战!”
“请给末将三万兵马,末将定将那北狄蛮夷的头颅,取来献给陛下!”
“战!必须战!”
“犯我大夏者,虽远必诛!”
主战派和主和派,在大殿之上,吵得不可开交。
文官们痛陈利弊,说战争会拖垮国家。
武将们则慷慨激昂,说不战则国将不国。
“打仗要钱!钱从哪里来!”
“没钱也要打!尊严和国土,是钱能买来的吗!”
“你们这群莽夫,只知打打杀杀,可知百姓疾苦!”
“你们这群酸儒,只知摇唇鼓舌,可知军人风骨!”
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从争吵,渐渐演变成了谩骂。
整个太和殿,乱得像一个菜市场。
夏侯渊坐在龙椅上,听着下面的争吵,只觉得头痛欲裂。
他一会儿觉得丞相说得有理,国库确实空虚。
一会儿又觉得李广说得对,割地求和,他这个皇帝的脸,往哪里搁。
他举棋不定,难以决断。
太后也被这阵仗,吓得脸色发白。
就在这剑拔弩张,一触即发的时刻。
一个清冷,却又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的声音,响了起来。
“都住口。”
声音不大,却像一道清泉,瞬间压过了所有的嘈杂。
所有人都不由自主地,停下了争吵。
他们循声望去。
只见刚刚被册封为贵妃的苏倾鸾,从皇帝的身后,缓缓地走了出来。
她还穿着那身华丽的朝服,神情却无比的冷静。
她走到大殿中央,站在了主战派和主和派的中间。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她的身上。
一个后宫的妃子,在这种军国大事上,她想做什么?
李广的眉头皱了起来,眼中带着一丝不屑。
丞相也露出了一副看好戏的表情。
夏侯渊看着她,没有阻止。
他想听听,这个总能创造奇迹的女人,这次,又能说出什么惊人之语。
苏倾鸾的目光,缓缓地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
她先是看向主和派的丞相。
“丞相大人。”
“您说,国库空虚,不宜开战。”
“本宫想问,若今日退让,割地赔款。”
“那北狄蛮夷,见我朝软弱可欺,明年会不会索要更多的城池,更多的岁币?”
“到时候,这国库,是更空虚,还是更充裕?”
丞相被她问得哑口无言,老脸一红。
苏倾鸾又转向主战派的李广。
“李大将军。”
“您说,要提兵三万,首捣黄龙。”
“本宫想问,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您这三万将士,吃什么,喝什么,用什么?”
“难道要让他们饿着肚子,穿着单衣,去和那些虎狼之师拼命吗?”
李广也被她问得涨红了脸,握着剑柄的手,青筋暴起。
苏倾鸾看着沉默下来的众人,声音陡然提高。
“和,是饮鸩止渴,自取灭亡。”
“战,是倾家荡产,玉石俱焚。”
“难道我泱泱大夏,除了这两条死路,就再无他法了吗?”
她的质问,振聋发聩,回荡在大殿之上。
所有人都低下了头,陷入了沉思。
苏倾鸾走到那张巨大的疆域图前。
她伸出纤纤玉指,点在了北狄的版图之上。
“陛下,臣妾,有一策。”
夏侯渊的眼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精光。
“说。”
苏倾鸾一字一句地说道:“以战养战。”
这西个字一出口,所有人都愣住了。
苏倾鸾继续解释道:“我们不从国库拿一分钱,不从民间征一粒粮。”
“我们打过去。”
“用北狄的牛羊,做我军的军粮。”
“用北狄的矿产,做我军的兵器。”
“我们攻下的每一座城池,缴获的每一分战利品,都用来补充我们的消耗。”
“用敌人的血,来喂养我们的刀。”
“这一战,我们不仅要打,还要打得他们倾家荡产,百年之内,再无南下之力!”
她的话,充满了铁血和霸气。
让在场的所有武将,都听得热血沸腾。
就连那些文官,眼中也露出了震惊和思索的神色。
夏侯渊死死地盯着地图,仿佛己经看到了千军万马,纵横草原的景象。
苏倾鸾看着他,又抛出了自己的最后一个,也是最重要的建议。
“此计,虽险,却大有可为。”
“但,需要一位绝对冷静,睿智,且能镇得住场面的监军,随军出征。”
“以防将士们被胜利冲昏头脑,陷入冒进的险境。”
“臣妾斗胆,向陛下推荐一人。”
她转过身,目光落在了角落里,那个一首沉默不语的,坐在轮椅上的身影。
“三皇子,夏侯瑾,宅心仁厚,沉稳多谋,堪当此任。”
“臣妾,推荐三皇子为监军。”
低配细狗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7X7Z/)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