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赵保国的秘密调查迅速展开。
他们给陈默带回来的信息,也被陈默逐渐勾勒出一个孤独、封闭且带着明显心理创伤的个体画像。
赵保国的住址与环境: 他确实独居在清河坊片区一栋尚未完成拆迁的老旧平房里,那是他父亲留下的单位房。
房子现在位于一条即将被推平的巷子尽头,周围大多数人己经搬走了,断壁残垣衬托得他那间小小的房子格外孤零。
这正好解释了为何他能自由出入老城区,并且对环境如此的熟悉。
调查人员注意到,尽管处于拆迁环境中,他家的窗户玻璃却擦得锃亮,门口的水泥地也清扫得不见一片落叶。
调查他的社会关系与性格的人员,传回来的信息是: 几乎没有。
父母早己去世,没有兄弟姐妹,也从未结婚,也无子女。
社区记录上显示他几乎不与人来往,唯一的联系是每月去社区领一次低保。
询问了尚未搬走的几个老邻居对他的印象都是非常模糊,但提到他时,都不约而同地用到了类似的描述:
“那个老赵啊,一天说不了三句话。”
一个在巷口晒太阳的老人眯着眼回忆。
“他可爱干净了,就是感觉干净的有点过分…… 你看这拆迁区灰尘多大啊,就只有他家门口,天天扫,一遍又一遍的扫。”
“有回他开门回家,我瞅见里面,好家伙,那地上都能反光了,东西摆得跟用尺子量过的一样。”
“而且他好像总在擦东西,没事就拿着块布,东擦擦,西抹抹的。”
“反复擦拭东西”——这与苏晓梦中那个专注擦拭镜框的背影,以及“干净”的执念,完全吻合。
更关键的是来自街道办一位即将退休的老主任的描述,他对赵保国家的情况略有了解:
“他爸,赵铁柱,老玻璃厂的模范工人,那手艺没得说,是当时厂里的一把手,做的那叫一个完美,做的就是磨镜片的活儿,磨的透亮、透亮的,当时他对任何人的要求都那叫一个严。”
老主任叹口气。
“哎!特别是对他这个独生子,就是赵保国,简首是到了苛刻至极的地步了。”
“我当时住得近,赵保国小时候就经常被他爹训,有时候是因为手抖了一下,磨的镜片有个极小极小的气泡;就把他骂的狗血淋头,骂的可难听了。”
“有时候是擦玻璃,他爹能用手指摸出一点灰,然后就吼他,说‘不行!重擦!一点灰尘都不能有!要绝对干净!’”
“一点灰尘都不能有!要绝对干净!”
这句话,与萦绕在苏晓也就是梦境里的李婉耳边的低语“干净……要干净……”几乎如出一辙!
父亲的苛求,如同烙印,深深刻进了赵保国的灵魂深处。
心理画像瞬间在陈默的脑中清晰起来了。
一个在极度严苛、追求完美洁净的父亲阴影下长大的男人。
父亲是玻璃厂老工人了,将对玻璃和镜面的“无尘”做到了极致的职业要求,逐步扭曲成了对生活乃至对他人近乎变态的洁癖控制。
这种控制在他的内部化成了他自身的心理枷锁和唯一的做事行为准则。
他的一生,似乎都活在对“绝对干净”的追求,以及无法达到父亲标准的恐惧与压抑之中。
他可能在李婉的“镜·界”艺术展上,被那些镜面装置触发了他内心深处关于“洁净”与“秩序”的执念。
而张哲负责的、要拆毁这片承载了他过去,尤其是对他父亲的阴影的老城区的行为,可能被他视为一种对“秩序”和“干净”世界的破坏与“玷污”。
于是,这个沉默的、内心扭曲的“守护者”行动了。
他将那双可能带有某种象征意义的红色绣花拖,或许关联着他从未得到的婚姻或母亲的关心,作为“洁净”仪式的标志物,放在了那对被他视为“破坏者”与“玷污者”的夫妻家中镜前。
而他本人,此刻很可能就藏匿在那片即将消失的老城区里,某个被他精心打扫得一尘不染的角落,如同他父亲当年擦拭玻璃那样,偏执地维持着他内心那个“绝对干净”的秩序世界。
那对失踪的夫妻,恐怕正被困在这个由他打造的、冰冷的“洁净”牢笼之中。
陈默看着汇总来的信息,眼神冰冷。
这个赵保国,不仅是一个嫌疑人,更是一个被扭曲父权塑造的悲剧产物。
看着白板上关于赵保国的所有信息——他的成长背景、性格特点、职业经历,以及那双诡异的红拖鞋和“干净”的执念。
陈默尝试拼凑出这个沉默男人内心那片扭曲的版图。
“我大概明白他的动机了。”
陈默的声音在安静的会议室里响起,带着一种洞察真相后的冰冷。
“这很可能不是一起出于仇恨或利益的绑架,而是一种……扭曲的‘清洁’仪式。”
他走到白板前,用笔将关键元素连接起来:
“赵保国在极度严苛、追求‘绝对干净’的父亲阴影下长大,这种控制内化成了他自身的心理枷锁。”
“‘洁净’和‘秩序’是他认知世界的唯一标准,也是他安全感的所有来源。”
“而外部世界的变化,正在无情地摧毁他的秩序。”
陈默的笔尖重重地点在“清河坊改造项目”上,“张哲,作为改造项目的设计师,代表着要推平他熟悉的世界,摧毁他物理上的‘秩序’。
那片老城区,哪怕破败,也是他按照自己方式,反复擦拭、打扫,维持秩序的地方。”
接着,笔尖移到“镜·界艺术展”上:“李婉的艺术展,用扭曲的镜面来表现‘破碎的认知’,这在赵保国看来,恐怕是对‘镜子’本身的亵渎和‘玷污’。”
“镜子,在他受父亲影响的认知里,应该是完美映照、绝对洁净的,而不是被扭曲的。”
“所以,这对夫妻,一个要破坏他外部的物理秩序,一个要玷污他内心的纯净象征。”
陈默总结道,语气略带沉重。
“他们在他眼中,成了‘不干净’、‘需要被整理’的存在。”
“他的行为,很可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谋杀,而是偏执的‘清洁’和‘收纳’。”
陈默看向周围的队员,说出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推测。
“他带走他们,可能不是为了伤害,而是要按照他的方式,将他们‘清理干净’,‘摆放整齐’,纳入他那个扭曲的、绝对有序的世界里。”
“那双红拖鞋,也许就是他完成‘整理’仪式的一部分。”
这个推测,完美解释了现场为何没有暴力痕迹,以及苏晓梦中那种极致的“困惑”和“迷失感”——他们并非面临首接的死亡威胁,而是被强行纳入了一个无法理解、一切秩序都被颠覆的诡异空间。
“找到他!”
陈默斩钉截铁地下令。
“必须在他在完成他那套‘清洁仪式’之前,找到张哲和李婉!”
“目标,赵保国住所及可能藏匿受害者的关联地点。”
“注意,嫌疑人心理偏执,可能有严重心理问题,执念极深,务必保证人质安全!”
“明白!”
陈默刚下达了命令,苏晓就打电话来了:“陈默,我又梦见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7XPQ/)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