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村里的认可
那场席卷而来的旱灾,如同一把无情的筛子,筛去了浮华与侥幸,留下了最坚实的品质与最顽强的生命。当久违的甘霖终于落下,滋润了干裂的土地,也悄然冲刷着人与人之间那层厚重的隔阂与偏见。
灾后的河口镇外围,呈现出一幅悲喜交织的复杂图景。有人对着近乎绝收的田地捶胸顿足,哭声不绝;有人则庆幸保住了部分收成,忙着补救。空气中弥漫着劫后余生的庆幸,也飘荡着对未来口粮的深切忧虑。
在这片愁云惨淡的背景中,萧家院落里那份忙碌却有序、带着希望的氛围,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他们的秧苗虽然受损,却大多存活,绿意正在艰难地恢复。他们的菜园依旧能提供零星的绿色。雨后采获的鲜菇和野菜,更是餐桌上难得的惊喜。这一切,并非凭空得来,而是那口深井、全家的未雨绸缪和拼尽全力的抗争换来的成果。
这些实实在在的、看得见的“不同”,开始以一种缓慢却坚定的方式,改变着周围村民对萧家的看法。
最初的、带着嫉妒和猜忌的“他们运气真好”,逐渐转变为一种更复杂、也更接近事实的认知——“这家人,确实有点不一样。”
变化,始于最细微的日常。
旱情虽缓,但河滩取水依旧不便,许多人家,尤其是孤寡老人,吃水困难。萧铁柱在一次去里正家修补农具(以工抵偿部分赋税)回来后,沉默地担起了水桶。
他没有声张,只是每日清晨,在自家水缸满后,会多打两桶水,步履沉稳地送到邻近的、儿女不在身边的孙老汉家和陈婆家门口,放下就走,从不多言。
起初,孙老汉隔着门缝看到,眼神复杂,没有作声。陈婆则依旧沉默,但第二天,门口放水桶的地方,会多出一小把新摘的、带着露水的香葱。
柳氏去集市时,遇到同为新落户的、地里几乎绝收的李家媳妇抱着孩子抹眼泪,她会默默地从自己本就不多的菜篮里,分出一小把嫩绿的菜叶塞过去,低声道:“给孩子煮点汤喝吧。”声音很轻,没有施舍的高傲,只有同为母亲的怜惜。
李家媳妇愣了片刻,眼圈一红,千恩万谢地收下了。此后路上遇见,总会主动点头打招呼,眼神里多了真诚的感激。
萧峰山猎偶有收获,皮毛骨肉换钱粮,筋肉下水自家煮食,香味飘出,他也会盛上一碗,让萧远给栓子家送去。孩子间的友谊,因此多了些实在的温度。
萧远依旧是孩子们的“孩子王”,他不再仅仅教妹妹认字,有时也会带着栓子等几个愿意靠近的小伙伴,用树枝在地上画画,讲些从父亲那听来的、关于节气农时的简单常识。虽然稚嫩,却也是一种毫无保留的分享。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萧家应对旱灾时展现出的那些“土法子”:精准的根部灌溉、树枝遮阴、废水利用…这些源于逃荒路上被逼出的生存智慧,在此刻成了宝贵的经验。
起初有人不屑,但看到萧家地的成效后,开始有临近的农户,拉下脸面,讪讪地来请教。
“萧老哥…你这苗…咋伺候的?”
萧铁柱从不藏私,会放下手中的活,言简意赅地指点几句:“深刨坑,少浇水,浇根。草拔净。”
他的话不多,却句句实在。甚至有人来借他们的井水救急,在确保自家用水后,萧铁柱也会点头应允。
这些点点滴滴的举动,看似微不足道,却像涓涓细流,持续地冲刷着“外乡人”、“抢资源”、“运气邪门”的标签,逐渐勾勒出“勤劳”、“和睦”、“有手艺”、“肯帮人”的新形象。
真诚的付出,或许不会立刻换来所有人的善意,但足以打动那些同样质朴、懂得感恩的心。
村里关于萧家的闲话,渐渐变了风向。
“萧木匠手艺是真不错,我家那粮仓修得结实!”
“萧家婆娘心善,上次给了娃一把菜…”
“他家大小子打猎是一把好手!”
“瞧人家那院子拾掇得,菜种得就是好…”
就连之前被赵狗剩煽动、对萧家颇有微词的一些人,态度也缓和了许多。毕竟,谁家还没个需要帮忙的时候?得罪一个有用且愿意帮忙的邻居,并不明智。
这一切,自然也传到了里正的耳朵里。
里正掌管一村事务,最头疼的就是纷争和维稳。之前赵狗剩闹事,他虽偏袒了萧家(更多是厌烦赵狗剩),但内心对这批新来的难民仍是疑虑和戒备的。
然而,旱灾前后萧家的表现,他都看在眼里。这家人不哭穷,不闹事,不偷不抢,反而默默帮助他人,用实实在在的劳动和智慧应对困难,还懂得用技艺换取生存空间,逐渐赢得了部分村民的好感。这大大减轻了他的管理压力。
一天,里正特意绕道,经过萧家地头。看着那片虽然瘦弱却顽强挺立的绿色,再对比周围大片枯黄萎靡的景象,他驻足良久。
恰好萧铁柱在地里补苗,看到里正,停下手中的活,点了点头,算是打招呼,态度不卑不亢。
里正走过去,罕见地主动开口:“苗…保下来不少啊。”
萧铁柱首起身,抹了把汗:“嗯,托那口井的福。”
“井是一方面,”里正目光锐利地看着他,“你们会伺候地,也是真的。”他顿了顿,似是无意地问道,“听说…你还帮老孙头他们挑水?”
“顺带手的事。”萧铁柱语气平淡。
里正沉默片刻,点了点头:“嗯…挺好。以后村里有啥零活,我让人叫你。好好干吧。”
这句话,看似平常,却是一个重要的信号。它意味着里正开始将萧家视为一个可以用的、甚至值得信任的“村民”,而不仅仅是一个需要提防的“外来户”。
这份来自村里实际管理者的、含蓄的认可,其分量远超寻常邻里的好感。它如同一道无形的护身符,为萧家在这片土地上的生存,提供了更稳固的保障。
萧铁柱心中了然,面上却依旧平静:“谢里正。”
里正背着手,又看了一眼萧家的地和院子,这才踱步离开。
萧铁柱看着他的背影,又看了看自家在灾后依旧焕发着生机的土地和院落,心中那块沉甸甸的石头,似乎又松动了几分。
扎根,不仅仅是将种子埋入土里,更是要将善意、价值与信任,植入周围人的心中。这条路,他们走得很慢,很艰难,但每一步,都踏实而坚定。
作者“爱吃红糟鱼的风行烈”推荐阅读《萧家有个小福宝》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7YA9/)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