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午后的阳光,比基金会工坊的灯光柔和太多。傅景琛推开傅家老院的木门时,正看到福伯蹲在阶前晒被子,米白色的被单在风里轻轻晃,沾着玉兰花的淡香。
“少爷!” 福伯首起身,布满皱纹的脸上立刻堆起笑,手里的木杆都忘了放下,“你可算回来了,先生昨天还念叨你呢。”
傅景琛心里一暖,快步走过去:“福伯,我爸怎么样了?”
“好多了,医生说再住半个月就能出院。” 福伯接过他手里的背包,引着他往堂屋走,“我炖了莲子羹,你最爱喝的,放灶上温着呢。”
堂屋比上次他来的时候整洁多了,地上的泥水痕被擦得干干净净,爷爷的遗像摆在供桌上,面前还放着新鲜的玉兰花。傅景琛走到遗像前,深深鞠了一躬,指尖划过相框边缘,突然想起要找的东西。
“福伯,爷爷书房的钥匙还在吗?” 他转身问,“我想找那本《玉雕残谱》。”
福伯的脸色顿了顿,放下手里的碗,从怀里掏出一串旧钥匙:“在呢,就是书房好久没收拾,积了不少灰。” 他压低声音,“少爷,你找残谱做什么?当年林家人就盯着这本谱子,你爷爷去世后,他们还来翻过几次,我把谱子藏起来了,才没被找到。”
“林家?” 傅景琛皱起眉,他只知道林家是做玉石生意的,和傅家有过往来,却不知道他们还盯着爷爷的残谱。
“就是林振海那家人,当年和你爸一起做过玉矿生意。” 福伯的声音更轻了,“你爸被骗,说不定也和他们有关系,你这次找谱子,可得小心点,别让他们知道。”
傅景琛心里一沉,点点头,接过钥匙往书房走。
书房在堂屋西侧,门推开时发出 “吱呀” 的旧响,一股混合着灰尘和旧书的气息扑面而来。书架靠着墙,上面摆满了爷爷当年的藏书,大多是玉雕相关的古籍,封皮都泛了黄,积着厚厚的灰。
傅景琛记得爷爷说过,重要的东西都藏在书架最底层的暗格里。他蹲下身,指尖拂过最下面一层的书脊,找到一本封面破损的《说文解字》,轻轻往外一拉 —— 暗格的门 “咔” 地弹开,里面放着一个深蓝色绫锦盒子。
盒子边角己经磨损,上面绣着的玉兰花图案也褪了色,却是爷爷当年最喜欢的盒子。傅景琛小心翼翼地打开盒子,里面果然放着一本线装册子,封面上写着 “傅氏薄胎玉雕残谱”,是爷爷的亲笔,字迹苍劲。
他翻开第一页,纸页己经泛黄,上面用毛笔写着几行字:“薄胎雕重在‘轻、透、灵’,忌急功近利,忌心浮气躁,每一刀需如履薄冰,方得传世之品。”
是爷爷的批注。傅景琛的指尖抚过字迹,突然想起阮清沅的 “零容错”—— 原来爷爷早就说过,雕玉容不得半点马虎,他之前的 “差不多”,确实是错了。
“少爷,喝碗莲子羹吧。” 福伯端着碗走进来,袁老头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看到他手里的残谱,叹了口气,“这谱子是你爷爷一辈子的心血,当年他想把傅家的薄胎雕传下去,可惜……”
傅景琛接过莲子羹,温热的甜意顺着喉咙滑下去,暖了大半截身子。他把残谱放在桌上,一页页翻看,里面记录着清代傅家传下来的薄胎雕技法,还有爷爷自己摸索的改进方法,每一页都有详细的批注和画图,珍贵得不得了。
“福伯,阮小姐帮我赎了老院,还帮我爸交了医药费。” 傅景琛突然开口,“她要我做她的传承人,教我薄胎雕,你说她…… 真的只是想传承手艺吗?”
福伯沉默了一会儿,放下碗:“阮小姐是个好人,她母亲当年和你爷爷也是好友,经常来家里看你爷爷雕玉。但人心隔肚皮,她要的是什么,你自己得留个心眼。” 他顿了顿,又压低声音,“我昨天去医院看你爸,听到林振海的人在打听你的消息,说你在阮清沅的基金会学雕玉,你可得小心,别被他们盯上。”
傅景琛点点头,把残谱仔细收好,放进背包夹层里。他知道,这本谱子不仅是傅家的传承,也是烫手的山芋,林家人既然当年就想要,现在肯定不会善罢甘休。
临走时,福伯突然从里屋拿出一个小布包,塞到他手里:“这是你爷爷当年最喜欢的刻刀,黄铜柄的,比基金会那些新刀好用,你拿着,说不定能帮上忙。”
傅景琛打开布包,里面是一把三寸长的刻刀,黄铜刀柄被磨得发亮,包浆温润,是常年使用的痕迹。他握在手里,大小刚好合适,熟悉的触感瞬间唤醒了童年的记忆 —— 爷爷就是用这把刀,教他雕第一只小玉蝉的。
“谢谢福伯。” 他把刻刀放进背包,紧紧抱住福伯,“我会小心的,也会把爷爷的手艺捡起来,不让傅家失望。”
福伯拍了拍他的背,眼眶有些发红:“好,好,少爷长大了,你爷爷在天有灵,肯定会高兴的。”
傅景琛走出老院时,阳光还没下山,玉兰花树的影子拉得很长。他摸了摸背包里的残谱和刻刀,突然觉得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 不仅要学好手艺,还要护住傅家的遗物,躲开林家的算计,更要弄明白阮清沅的真正意图。
回到基金会宿舍,他把残谱拿出来,仔细翻看,想找找有没有爷爷提到阮清沅母亲的记录。翻到中间一页时,一张老照片从谱子里掉了出来 —— 照片上是年轻的爷爷和一个陌生女人,女人手里拿着一把刻刀,笑得很温柔,背面用钢笔写着 “曼卿贤侄,赠傅明山”。
傅景琛盯着 “曼卿” 两个字,觉得有些熟悉,却想不起来在哪里听过。他把照片夹回谱子里,心里暗暗记下这个名字 —— 或许,这个女人,就是解开阮清沅和傅家过往的关键。
那晚,他握着爷爷的刻刀,在灯下练习握刀姿势。黄铜刀柄的温度透过指尖传来,像是爷爷在身边陪着他一样。他知道,接下来的路会更难,但有这本残谱,有这把刻刀,有爷爷的精神在,他一定能走下去。
(http://www.220book.com/book/7YKT/)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