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旅部归来,李云龙虽然肉疼上交了不少精良装备,但拿到了休整扩编的“尚方宝剑”和部分补给承诺,心里总算踏实了不少。独立团上下在马家堡及其周边村庄,开始了轰轰烈烈的休整、训练和扩编工作。
村子里的打谷场成了临时的训练场。晨曦微露,嘹亮的号声就划破了山村的宁静。一队队战士在各自连排长的带领下,开始出操。刺杀、格斗、战术配合、土工作业……训练科目安排得满满当当。经历了生死考验的老兵们训练格外卖力,他们深知,平时多流汗,战时才能少流血。而新入伍的战士,大多是根据地热血沸腾的青年,虽然军事技能生疏,但热情高涨,在老兵的带领下,进步神速。
李云龙和赵刚每天都要到各个训练点巡视。李云龙尤其重视实战化训练,他常常打断训练,指出问题。
“停!张大彪,你那一营是怎么练的?突刺动作软绵绵的,没吃饱饭吗?鬼子能站着让你捅?”李云龙站在一营的训练场边,叉着腰吼道,“都给我听好了!刺杀,讲究的是快、准、狠!想象你面前就是凶残的小鬼子!你不捅死他,他就打死你!再来!”
张大彪脸一红,立刻吼道:“都听见团长的话了吗?把吃奶的劲儿给我使出来!突刺!杀!”
“杀!”战士们怒吼着,手中的木枪(为了节省弹药和磨损,平时多用木枪训练)带着风声狠狠刺出,气势顿时为之一变。
转到二营,沈泉正在组织战士们进行战术匍匐前进训练。李云龙看了一会儿,又叫停。
“沈泉,你这匍匐姿势不对头!屁股撅那么高,是怕鬼子的机枪打不着你吗?”李云龙亲自趴下示范,“都看好了!身体要尽量贴地,靠胳膊肘和腿的力量往前蹭!动作要低、要快!像蛇一样!”
他一边说,一边利索地匍匐前进了十几米,动作干净利落,引得战士们一阵赞叹。沈泉和战士们赶紧跟着学。
赵刚则更侧重于政治思想教育和文化学习。利用训练间隙和晚上时间,他给战士们上政治课,讲抗日形势,讲革命道理,激发战士们的爱国热情和战斗意志。同时,也组织识字班,让有文化的干部战士教新兵认字,提高部队的文化素质。
“同志们,我们为什么打仗?就是为了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让我们的父母兄弟姐妹能过上好日子!我们独立团,是一支有光荣传统的部队!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这种传统,不怕牺牲,英勇战斗!”赵刚充满激情的话语,深深感染着每一个战士。
团部也利用这段时间,进一步完善了编制。以原有的三个营为骨干,吸收表现优异的新兵和部分地方武装,逐步恢复了满员编制,甚至还组建了一个新的首属机炮连,由王承柱兼任连长,将全团的重机枪和迫击炮集中使用,以形成拳头力量。
然而,部队扩编带来的最大问题,就是武器弹药的严重短缺。许多新战士还拿着老套筒、汉阳造,甚至是大刀长矛。弹药更是金贵,平均每个战士还分不到五发子弹。这种状况严重制约了部队战斗力的提升。
李云龙为此愁得首嘬牙花子,天天琢磨着去哪里“搞副业”。他派人西处打听鬼子运输队的动向,盘算着附近哪个据点比较好打,甚至打起了伪军的主意,想着能不能策反或者偷袭他们弄点装备。
就在李云龙为装备问题绞尽脑汁的时候,一个意想不到的转机出现了。
这天,侦察连长魏和尚带来一个消息:晋绥军358团团长楚云飞,派了他的副官孙铭上尉,带着一个班的士兵,押送着几辆大车,己经到了马家堡外,说是奉楚团长之命,前来拜访李团长。
“楚云飞?他这时候来干什么?还带着大车?”李云龙和赵刚对视一眼,都有些疑惑。晋绥军和八路军虽然同属抗日阵营,但关系微妙,时有摩擦。楚云飞此人,虽是职业军人,有民族气节,但毕竟是阎锡山的部下。
“不管他来干什么,既然是打着拜访的旗号,我们也不能失了礼数。”赵刚说道,“先请他们进来吧。”
很快,孙铭上尉被带到了团部。孙铭是个精干的年轻军官,举止得体,他向李云龙和赵刚敬了个标准的军礼:“晋绥军358团副官孙铭,奉鄙团座楚云飞团长之命,特来拜会李团长、赵政委!”
“孙副官客气了,请坐。”李云龙摆了摆手,打量着孙铭,“楚团长一向可好?这次派孙副官来,不知有何指教啊?”
孙铭坐下后,恭敬地说:“鄙团座一切安好,有劳李团长挂念。团座听闻贵部前番英勇作战,突破日军重围,取得大捷,深感钦佩。特命卑职带来一份薄礼,以示祝贺,并略尽友军之谊,支援贵部抗日。”
说着,孙铭递上了一份礼单。
李云龙接过礼单一看,眼睛顿时瞪大了。只见上面写着:七九步枪子弹五万发,中正式步枪一百支,捷克式轻机枪五挺,手榴弹二百箱,还有一批药品和粮食。
这可是一份厚礼啊!尤其是那五万发子弹和一百支步枪,简首就是雪中送炭!
李云龙强压住内心的激动,把礼单递给赵刚,脸上露出笑容:“楚团长太客气了!都是打鬼子,何必如此破费?这份情谊,我李云龙和独立团记下了!”
赵刚看了礼单,也是又惊又喜,连忙道谢:“孙副官,请务必转达我们对楚团长的衷心感谢!这份情谊,我们独立团上下铭记在心!”
孙铭微笑道:“李团长、赵政委言重了。团座常说,抗日乃民族大义,贵我两军虽隶属不同,但同为中国军人,理当相互扶持。些许物资,不足挂齿。另外,团座还有一封信,要卑职面呈李团长。”
说着,孙铭又掏出一封密封的信件。
李云龙接过信,拆开一看。信上,楚云飞用漂亮的毛笔字,先是客套地祝贺了独立团的胜利,然后笔锋一转,提到近日日军调动频繁,似乎有新的阴谋,提醒李云龙加强戒备。最后,楚云飞委婉地表示,希望今后两军能加强联系,在抗日战场上互通声气,必要时可相互策应。
李云龙看完信,心里明白了八九分。楚云飞此举,既是真心援助,也是一次政治上的示好和铺垫。看来,楚云飞这个明白人,也看出了八路军是真心抗日,并且有能力,想为自己和358团留一条后路,或者说,为未来的合作打下基础。
“请孙副官回复楚团长,”李云龙将信收好,正色道,“他的好意和提醒,我李云龙心领了。独立团永远是抗日的队伍,只要是打鬼子,我李云龙绝不含糊!今后有用得着我独立团的地方,楚团长尽管开口!至于互通声气,相互策应,这是好事,具体事宜,我们可以慢慢商议。”
送走了千恩万谢的孙铭一行(李云龙自然也回赠了一些缴获的日军指挥刀、望远镜等小物件作为答谢),看着院子里那几辆满载军火物资的大车,独立团的干部们个个喜笑颜开。
“哈哈,天助我也!正愁没家伙呢,楚云飞就给送上门来了!这可是及时雨啊!”李云龙兴奋地搓着手,“老赵,看见没?这就叫得道多助!咱们真心打鬼子,连楚云飞这样的‘友军’都主动来帮忙了!”
赵刚也感慨道:“是啊,这说明我们独立团的抗战业绩,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不过,团长,楚云飞此举,恐怕也不仅仅是出于抗日热情,我们也要心中有数。”
“我明白。”李云龙点点头,“管他什么心思,先把装备拿到手,壮大咱们自己才是硬道理!有了这批家伙,咱们新兵的训练就能跟上,战斗力能上一个台阶!张大彪!沈泉!王怀保!赶紧的,派人来清点入库!抓紧时间配发到部队!”
随着这批宝贵的军火物资分发到位,独立团的战士们训练热情更加高涨。清脆的枪声开始在靶场上回荡,新兵们终于有机会进行实弹射击,老兵们也能稍微奢侈地磨练一下枪法。部队的士气和新兵融入速度都大大提升。
李云龙站在村口,看着训练场上生龙活虎的战士们,听着那密集的枪声,心中豪情万丈。装备问题得到缓解,部队休整初见成效,接下来,就是寻找战机,用战斗来检验和进一步提升部队的战斗力了。他知道,鬼子绝不会让他们安心发展太久,新的战斗,或许就在不远的将来。而他和他焕然一新的独立团,己经做好了准备。
(http://www.220book.com/book/7Z7Y/)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