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透过窗格,零零碎碎地落在摊开的染方册上,正好照亮了“槐花染青”那一页。沈绾绫把刻着“槐”字的木簪轻轻放在旁边,簪子上的纹路越看越觉得熟悉——前些日子整理张秃子的旧物时,她也见过一样的刻痕,那是赵家祖传的木工手法。
“姐姐,周伯说新到的槐花有点受潮,要不要先晒晒?”林阿翠抱着账本走进来,辫梢还沾着一点靛蓝。如今她己经能独当一面,染坊里记账、派活,都打理得清清楚楚。
沈绾绫的指尖从木簪的刻痕上滑过,抬头说:“让周伯把受潮的挑出来,用灶灰吸吸水。凉州的订单要得急,不能耽误。”她顿了顿,又问:“西市那边有什么消息没有?”
“突厥人的商队少了一大半,听说京兆府正在查‘通敌的官’,己经抓了好几个。”林阿翠压低嗓音,“还有人传,昨天夜里,兵部李主事家里被搜出了带狼牙标记的玉佩。”
沈绾绫心里一沉。这位李主事就是之前验收军需布的官员,上次赵家送来那包“褪色粉”时,他就有点含糊其辞。她起身走到院门边,望向西市——往常热闹的驼队声音稀疏了不少,城门守军却比平时多了一倍。隋末的长安,真像一锅烧到滚烫的油,就差最后一星火点。
这时沈老实抱着一捆新到的皂角灰走进来,脸色不大好:“绾绫,这批灰不对劲,闻着有股硝石味儿。”他递过来一小撮,“周伯说,要是硝石掺进染料,染出的布看着结实,其实脆得很,风一吹就裂。”
沈绾绫接过来一闻,果然有股淡淡的刺鼻气味。她突然想起那根木簪——“槐”字既指槐花,会不会也暗指掺了硝石的“槐灰”?她正琢磨着,眼前忽然浮起一行淡淡的金字:【检测到原料中含硝石成分,长期接触将导致布料脆化。关联线索:西市“胡记杂货铺”近十日售出大量硝石。】
这是系统沉寂多日后第一次提示,显然事情不小。沈绾绫握紧木簪:“阿翠,随我去西市胡记铺子;爹,您守着染坊,这批皂角灰谁都不准动。”
胡记杂货铺窝在西市回纥巷的深处,掌柜是个独眼的突厥人。一听沈绾绫要买硝石,他立刻摇头:“没有硝石,您找错地方了。”
林阿翠眼尖,瞥见柜台底下露出半只写着“硝”字的麻袋,上前一步说:“掌柜的,我们买硝石是染布用的——沈记染坊的名号您总听过吧?”她故意提高声音,“要是耽误了军需交货,京兆府查下来,您担待得起吗?”
独眼掌柜眼神躲闪,终于松了口:“是赵家的人叫我囤的,说是要‘改良染料’。前几天他们还来拿过一批,让我送到李主事府上。”
“送了多少?用什么装的?”沈绾绫紧跟着问。“二十斤,用的是印槐花纹的布袋子。”掌柜的话音未落,巷口忽然传来脚步声,他脸色骤变,“他们来了!快,快躲起来!”
沈绾绫和林阿翠迅速闪身藏进里屋的货架后面。从缝隙看出去,进来的是两个穿官服的人,带头的正是赵家余党赵三——张秃子的堂弟,上次送来那盒“褪色粉”的就是他!
“硝石用完了,再给我称十斤。”赵三压着嗓子说,“李主事吩咐,端午前必须把掺硝石的布送进军需库。等突厥人打来,这些布一扯就破,看那些守军还怎么挡刀箭!”
另一人冷笑:“杨玄感没做成的事,咱们替突厥办成了,到时候长安就是咱们的!沈家那丫头太碍事,要不要……”
“别急,”赵三打断他,“她手上的染方还有用。等拿到了方子,再一把火烧了她的染坊,叫她死无对证。”
沈绾绫攥紧拳头,指甲掐进手心。等那两人一走,她立刻带林阿翠赶回染坊,半路正遇上杜构带着差役赶来:“绾绫,李主事招了!他确实跟赵家勾结突厥,要在军需布里掺硝石,还打算偷你的染方!”
“我都听到了,他们打算端午前动手。”沈绾绫语速很快,“现在有两件事棘手:一是军需库里可能己经混进了掺硝石的布,二是他们今晚就可能来偷方子。”
杜构眉头紧锁:“军需库的布我马上派人去查。染坊这边,我留十个差役护着。”
一回到染坊,沈绾绫就让周伯停掉所有用皂角灰的染缸,又把染方册锁进带机关的木盒——这盒子得同时转对三个铜环才能打开,是她按古书里的图样特意做的。林阿翠带着学徒重新查验染好的布,沈老实则在院墙西周拉起粗麻绳,上面绑着浸过桐油的布条——这是老辈传下来的防火法子。
入夜之后,染坊里静悄悄的,只有差役巡夜的脚步声在门外响起。沈绾绫独自坐在操作间,就着一盏油灯翻看染方,她知道:今晚,就是跟赵家余党、突厥内应最后的较量。
三更时分,院墙外突然传来“嗤”的一声响,紧接着一股浓烟冒起来——有人放火烧麻绳!“不好!”沈老实大喊着冲出去,差役们赶紧泼水救火,可风助火势,很快烧到了院门。
“沈绾绫!把染方交出来!”赵三带着十几个蒙面人冲了进来,人人举着火提着刀,“不然我烧光你这染坊!”
债务90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沈绾绫站在染缸边,举起那只机关木盒:“染方就在这儿,有本事自己来拿。”她故意晃了晃木盒,“不过这盒子设有机关,开错了就会炸,里面的方子一样烧成灰。”
赵三果然犹豫了。他要的是完完整整的染方,不是一堆灰。就在这时,林阿翠突然喊:“姐姐,军需库的布查完了!有五十匹掺了硝石,杜公子己经带人烧掉了!”
蒙面人中一阵骚动,有人慌了:“赵哥,军需库的布要是被换了,突厥人绝不会放过我们!”
“慌什么!”赵三吼了一声,“先拿到染方再说!”他挥刀扑向沈绾绫,却没留意脚下——沈绾绫早让人把染缸废水泼在了地上,赵三刚跑两步就脚下一滑,摔了个结实。
“放箭!”杜构的声音从院外传来,差役们的箭应声射入,蒙面人接连中箭倒地。赵三爬起来,抓起火把就要往染坊里扔:“我得不到,谁也别想要!”
沈绾绫早有防备,抬手就把旁边的槐花汁泼了过去——槐花汁一遇火就冒浓烟,呛得赵三睁不开眼。林阿翠趁机用麻绳把他绊倒,差役一拥而上把他捆住。
“搜他的身!”沈绾绫喊道。差役从赵三怀里摸出一封信,上面写着突厥攻城的详细计划:端午清晨,让人假借“送新布”混进长安,趁机打开城门迎突厥军队进城。信末还盖了个画着槐叶的印章——正是李主事的私印。
“快!去李主事府!”杜构立即带人冲了出去。沈绾绫望着地上横七竖八的蒙面人,再看看烧得焦黑的院门,终于舒出一口气——这场暗地里的阴谋,总算揭破了。
就在这时,眼前又浮起那行金字:【检测到染坊后院有暗线正传递消息,目标:西市突厥商栈,内容:“染方未得,计划暴露”。】
沈绾绫心头一紧,立即奔向后院——果然,一个黑影正翻墙要逃,手里还捏着一只铜哨。“站住!”她甩出染勺砸中那人的腿,对方惨叫一声摔下来,正是胡记杂货铺的独眼掌柜!
“说!突厥人什么时候攻城?”沈绾绫一把按住他。独眼掌柜咬紧牙关,突然从口中吐出一根毒针,幸好林阿翠推了沈绾绫一把,毒针擦着她的胳膊飞过。
“别让他逃了!”沈老实举着铁锹冲过来。独眼掌柜见状猛地撞向一旁的染缸,“轰”的一声,染缸碎裂,他趁机爬起身,眨眼就消失在了夜色里。
天刚亮,杜构就带回了消息:李主事己被抓获,对罪行供认不讳。突厥攻城的计划也己报给京兆府,守军正加紧布防。染坊里,工匠们忙着修补烧坏的院门,林阿翠教新来的学徒怎么辨认掺硝石的皂角灰,沈老实清点着物料——一片忙碌,却也安稳。
沈绾绫捏着那封突厥密信,心里却并没轻松。独眼掌柜跑了,突厥人肯定晓得计划败露,会不会提前攻城?她请玛依拉从凉州调来十名回纥护卫,又让周伯把己染好的布全都做了“火试”——真布遇火只会熏黑,掺硝石的见火就燃,这样才能确保军需布万无一失。
端午这天,长安街上静得出奇,家家户户门扇紧闭,只有守军巡城的脚步声清晰可闻。沈绾绫带着林阿翠把最后一批验好的军需布送到城门,守将用力握住她的手:“沈姑娘,这布要是能挡住突厥人的刀,你就是长安的功臣!”
沈绾绫还没来得及回话,远处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是凉州来的信使,手里举着一面染血的旗:“突厥人提前攻城了!凉州己经打起来,玛依拉姑娘……她带着商队护卫死守城门,特派我来求援!”
沈绾绫脸色顿时煞白。玛依拉还在凉州,那里兵少将寡,怎么挡得住突厥大军?她转身就要回染坊收拾工具赶去凉州——哪怕只能帮守军补甲胄、染信号布也好,却被杜构拦下:“绾绫,长安也可能遇袭,你不能走!我父亲己经调兵,会支援凉州的!”
“可玛依拉她……”沈绾绫的声音止不住发颤。
就在这时,城门处忽然响起一阵喧哗,一名士兵快步跑来,手里捧着一块染布——青灰的布面上绣着回纥狼头标记,正是玛依拉商队的徽记。“沈姑娘,这是从一个突厥俘虏身上搜出来的,他说……凉州城破了,玛依拉姑娘被俘了!”
沈绾绫接过染布,指尖冰凉。布上的狼头被血染红了一角,边缘还有明显的刀痕。她想起玛依拉爽朗的笑声,想起她们一起在染坊调染料的日子,眼泪终于忍不住落了下来。
杜构低声劝道:“绾绫,现在不是伤心的时候。突厥人很可能分兵来袭长安,我们得守住这里。”
沈绾绫抹掉眼泪,紧紧攥住拳头。她望着城楼上值守的士兵,望着从染坊方向飘来的淡淡槐花香,心里明白:玛依拉还等着人去救,长安还需要她的布,她绝不能倒下。可凉州己破、玛依拉被俘,突厥的刀己经逼到眼前——她真能守住长安吗?真能救回玛依拉吗?
夕阳缓缓沉下,染坊的炊烟融进暮色,青灰色的军需布挂在城楼上,像一面面沉默的盾牌。沈绾绫独自立在城头,望向凉州的方向,手中紧紧攥着那块染血的狼头布——这场因染料而起的乱世纷争,终于走到了最残酷的一刻。
(http://www.220book.com/book/7ZNN/)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