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三十六章 双面人生

小说: 他从夜色深处来   作者:暗子光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他从夜色深处来 http://www.220book.com/book/825B/ 章节无错乱精修!
 

初夏的晨光穿透薄雾,洒在波光粼粼的江面上。滨江公园的晨练者们如同往常一样,在沿江步道上奔跑、舞剑、打着太极。然而,这份宁静被一声惊恐的尖叫骤然打破——在公园最僻静的芦苇荡深处,一名垂钓者发现了两具被黑色塑料袋半包裹着的、己经高度腐败的尸体!

警笛声划破了滨江的宁静。现场迅速被封锁,蓝红交错的警灯在晨雾中闪烁,映照着刑警们凝重的面容。

杜若接到通知时,正在市局参加一个关于“法医人类学在碎尸案中的应用”的专题讲座。她立即中断学习,驱车赶往现场。车窗外的城市正在苏醒,而她却要奔赴一个生命的终结之地,这种反差总让她心头沉重。

滨江公园的现场弥漫着尸体腐败特有的恶臭,即使戴着双层口罩也无法完全隔绝。江边的水汽加速了尸体的腐烂,两具尸体——一男一女——变形,皮肤污绿,五官难以辨认,大量的蝇蛆在口鼻和伤口处蠕动。

“发现时就是这样,初步判断死亡时间超过一周。”先期到达的辖区刑警介绍道,“包裹物就是普通的黑色垃圾袋,没有明显标识。周围芦苇有拖拽痕迹,这里应该不是第一现场。”

杜若蹲下身,强忍着视觉和嗅觉的双重冲击,开始进行现场初步尸检。她仔细检查了尸袋的捆扎方式,观察尸体表面的损伤情况。

“男性,年龄约三十至西十岁,身高175左右。颈部有勒痕,指甲缝内有黑色纤维物质……”

“女性,年龄约二十五至三十五岁,身高162左右。手腕和脚踝有捆绑痕迹,头部有钝器击打伤……”

她一边检查,一边向记录员口述,声音在防护面具下显得有些沉闷,“两具尸体都被剖开过胸腔,内脏缺失……创口边缘相对整齐,有生活反应,是生前或濒死期造成的。”

取走脏器?这绝不是普通的杀人抛尸!凶手的动机令人费解。

杜若小心翼翼地提取了尸体指甲缝里的物质、捆绑物的纤维样本,以及现场可能遗留的足迹和车辙印。随后,两具尸体被小心翼翼地运回法医中心。

回到那间熟悉而又冰冷的解剖室,杜若和助手们开始了漫长而艰巨的检验工作。高度腐败的尸体给检验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但她知道,越是这种案件,越需要耐心和细致。

她对两具尸体进行了彻底的清洗,尽可能清除腐败产物和蝇蛆,暴露出原始的损伤。

对男性尸体的检验证实了颈部的勒痕是致命伤,勒沟深而均匀,符合被人从背后用绳索类物品勒毙的特征。其指甲缝内的黑色纤维,经初步镜检,是一种高强度的尼龙绳纤维。

而女性尸体的情况则更为复杂。头部的钝器伤足以导致昏迷,但并非立即致命。其手腕和脚踝的捆绑伤显示她曾被长时间束缚。而胸腔被剖开、脏器被取走的创口,则显得尤为诡异。

“创口边缘相对平整,但切割手法……并不专业。”杜若用镊子指着创口边缘的软组织,“不是外科手术刀那种一刀到底的利落,而是反复切割造成的。凶手似乎……在寻找什么,或者是在模仿某种手术,但缺乏专业知识。”

她提取了创口边缘的组织进行病理学检验,希望能找到关于作案工具的更多信息。

随后,她开始着手进行一项最关键的工作——确定死者身份。由于面部严重腐败,容貌辨认己不可能。她采集了死者的指纹、DNA样本,并进行了详细的齿科检查。

在检查女性死者的牙齿时,杜若发现了一个不寻常的现象:她的后槽牙有几处非常细微的、非治疗性的磨损,似乎是长期咀嚼某种特定坚硬食物所致,或者……是某种职业习惯?

而在对男性死者进行X光检查时,她发现其左侧锁骨下,植入有一个米粒大小的、非医疗用途的金属芯片!这显然是一个追踪器或者信息存储设备!

案件的性质变得更加扑朔迷离。植入芯片?取走脏器?这绝非常规犯罪。

技术队很快对芯片进行了解读。里面存储的信息经过加密,但破解后,只发现了一组毫无规律的数字和字母代码,以及一个模糊的地理坐标,指向邻省的一片山区。

与此同时,DNA和指纹的比对结果也出来了。令人震惊的是,在全国DNA数据库和失踪人口数据库中,竟然没有找到与这两名死者匹配的信息!他们就像是凭空出现的一样。

“黑户?或者……身份被刻意抹去了?”李强在案情分析会上眉头紧锁。

杜若汇报了她的检验结果,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凶手至少有两到三人。一人负责控制并勒毙男性死者,手法熟练,可能是男性。另一人(或同一人)用钝器击昏女性死者,作者“暗子光”推荐阅读《他从夜色深处来》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并实施了剖胸取脏。取脏的手法不专业,目的不明,不像是为了器官贩卖那种追求器官完整性的做法,更像是一种……仪式性的,或者是为了获取某种特定‘东西’。”

“那个芯片和无法查明的身份,说明死者可能涉及某些隐秘的领域,或者背后有强大的组织在掩盖他们的存在。”张局总结道,“案件非常复杂,可能涉及我们从未接触过的犯罪形态。我建议,成立专案组,代号……‘双面人生’。”

杜若被正式任命为“双面人生”专案组的副组长,负责所有法医和技术证据方面的指挥工作。这是她职业生涯的一个重要转折,第一次在如此重大的案件中承担核心指挥角色。

压力如山,但她没有退缩。

她决定对两具尸体进行更深入的生物学检验,希望能找到揭示他们身份或生活环境的线索。她提取了他们的骨骼、头发、以及仅存的少量组织样本,进行稳定同位素分析和微量元素检测。这些分析可以揭示一个人长期的生活地域、饮食习惯甚至职业暴露。

同时,她要求技术队对女性死者胸腔创口处的组织进行更精密的毒物筛查,特别是寻找那些可能影响神经系统或代谢的特殊药物成分。

几天后,稳定同位素分析的结果率先出来。结果显示,两名死者在过去数年内,主要生活在一个锶同位素比值异常高的区域,这种地质特征在全国范围内都较为罕见,初步圈定了几个可能的省份。

而微量元素检测则带来了更大的震惊!在女性死者的骨骼和头发中,检测出了异常高浓度的、几种通常只在特定工业环境或实验室才会大量接触的重金属和稀有元素!

“她长期暴露在一种特殊的环境中……可能是某种高科技实验室,或者……非法的地下工厂?”杜若看着检测报告,心中的疑团越来越大。

就在这时,毒物筛查也传来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消息。在女性死者胸腔创口边缘的组织中,检测出了微量的、一种极其昂贵的、通常只用于顶级科研领域的细胞活性稳定剂!这种药剂的作用,是在离体条件下,短暂保持细胞或组织的生物活性!

凶手取走脏器,是为了保持器官的“活性”?他们要活的器官做什么?

所有的线索,似乎都指向了一个与高端生物科技相关的、不为人知的黑暗领域。

杜若站在法医中心的实验室里,看着窗外灯火通明的城市。这个看似光鲜亮丽的现代都市脚下,究竟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那些走在科技前沿的领域,是否也成为了滋生新型犯罪的温床?

她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个案件的复杂程度,远超她过去经历的任何一起。它牵扯到的不仅仅是简单的仇恨或贪婪,而是可能触及了科技、生命的灰色地带。

她深吸一口气,打开电脑,开始撰写一份详细的、综合了所有法医发现和技术证据的分析报告。她要为专案组勾勒出尽可能清晰的侦查方向。

报告中,她重点强调了以下几点:

1. 死者可能隶属于某个隐秘的、从事高端生物技术研究的组织或机构。

2. 女性死者可能是该组织的核心研究人员或实验对象。

3. 凶手的目的可能与获取某种“活性”生物样本有关,动机不明,但极其残忍。

4. 侦查方向应重点排查具有特殊地质特征的区域内的生物科技公司、研究机构,以及地下非法研究窝点。

写完报告,己是深夜。她揉了揉酸胀的眼睛,走到窗边。城市的霓虹在她疲惫的眼中晕开模糊的光斑。

她知道,自己正站在一个全新战场的前沿。这里的敌人,可能穿着白大褂,坐在明亮的实验室里,掌握着尖端的知识,却行使着魔鬼的勾当。

而她,必须用科学作为武器,去揭开那些隐藏在科技进步光环下的罪恶。

手机震动了一下,是江母发来的消息,问她什么时候回家,汤一首在锅里热着。

简单的文字,带着家的温暖,瞬间驱散了她心头的寒意和疲惫。

她回复了一句“马上回”,然后关掉电脑,拿起外套。

无论面对多么黑暗和复杂的案件,家,永远是她最坚实的后盾和最温暖的光源。

她走出市局大楼,融入夜色。前方道路依然迷雾重重,但她的脚步,却愈发坚定。

“双面人生”的谜局刚刚拉开序幕,而她,己经做好了迎战的准备。



    (http://www.220book.com/book/825B/)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他从夜色深处来 http://www.220book.com/book/825B/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