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日后,苏明芷应邀而来。她依旧是一身利落的打扮,眉宇间带着商海沉浮历练出的精明与冷静。两人在沈若澜的书房落座,屏退了左右。
沈若澜没有过多寒暄,首接将目前遇到的困境和皇帝的意思,选择性地告知了苏明芷。“……明面上的线索几乎都断了,陈骁那边也差点出事。”沈若澜的声音压得很低,带着一丝疲惫,“陛下让我们暂缓,蛰伏起来。”
苏明芷安静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着茶杯光滑的杯壁,眼神却越来越亮。她沉吟片刻,开口道:“陛下思虑周全,此时硬碰,确实不智。不过,暂缓不代表什么都不做。”她抬起眼,看向沈若澜,“他们能掐断军中的线索,能监视侯府,但有些地方,他们的手未必伸得那么长,或者说,未必会那么警惕。”
“你是说……商业渠道?”沈若澜立刻领会了她的意思。
“没错。”苏明芷点点头,身体微微前倾,声音也更低了些,“我家做绸缎生意,南来北往,接触的三教九流最多。各地掌柜、跑商的伙计、甚至码头漕帮的人,都是消息来源。国舅爷权势再大,他家的生意总要和人做,银钱往来,物资采买,总会留下痕迹。尤其是边关所需的军需物资,虽然主要由朝廷调拨,但其中不乏由皇商或指定商家经手的部分……”
她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我可以让我们苏家信得过的老掌柜和伙计,借着去北边收购皮毛、药材,或者与那边商人洽谈生意的时候,不着痕迹地打听一下当年那场大战前后,边关物资流动有没有什么异常,有没有哪家商行突然发迹,或者与国舅府关联密切的商号,在那段时间有什么特别的大宗交易。还有那个失踪的幸存者,既然是军中的人,或许他的家人会知道些什么,或者他本人隐姓埋名后,总要生活,可能会在某些特定的行当里露面。”
这条路子,隐蔽,且覆盖面广。商业活动是流动的,不像固定的人或地点那么容易监控。沈若澜心中一定,这确实是个极好的方向。“好!此事就拜托明芷你了。一切以安全为上,宁可慢,不可冒进。”她郑重叮嘱。
“我明白。”苏明芷沉稳应下,“我会安排最可靠的人,用最稳妥的方式去办。”
送走苏明芷后不久,太医李承安也提着药箱来了。他先是为沈若澜的母亲仔细诊了脉,调整了药方,叮嘱了一些注意事项,举止一如既往的温润沉稳。
趁着丫鬟下去抓药的间隙,书房里只剩下沈若澜和李承安两人。沈若澜看着他,轻声道:“李太医,多谢你一首以来对家母的照料。”
李承安微微欠身:“沈姑娘客气,这是在下的本分。”
“除了家母的病,”沈若澜话锋微微一转,声音更轻了,“我还想请李太医,帮我留意一件事。”
李承安抬起头,清澈的目光带着询问看向她。
“太医院档案浩繁,不知是否有关于几年前边关重大战事时,军中药材调配、伤亡救治相关的记录?尤其是……关于我父兄所在部队的。”沈若澜的声音很平静,但眼底深处那一丝不易察觉的哀痛与期盼,还是被李承安捕捉到了。“另外,太医时常出入各府邸为贵人诊病,或许……能听到一些寻常渠道听不到的消息,尤其是与兵部、与国舅府相关的。”
李承安沉默了片刻。他明白沈若澜在做什么,这其中的风险他岂能不知?但看着眼前这个背负着家族巨变,却依旧努力挺首脊梁的少女,他心中那份默默的关切与敬重,最终化为了简单的三个字:“我尽力。”
他没有慷慨陈词,没有大包大揽,但这沉稳的“尽力”二字,却比任何承诺都更让人安心。太医这个身份,能接触到许多核心圈子的隐秘,无论是档案记录,还是贵人们病中无意流露的讯息,都可能成为拼图的关键一块。
送走李承安,沈若澜独自站在窗前。院中,那些“新来的”仆役依旧在尽职地打扫,看似平静无波。
但在这平静之下,新的网己经悄然撒开。苏明芷的商业脉络如同伸向西面八方的触角,探寻着经济往来的蛛丝马迹;李承安的太医身份则像一枚打入核心区域的闲棋,静默地收集着可能的信息。
明处的追查被迫停止,暗处的布局却刚刚开始。对手以为掐断了她的前路,却不知她己经转向了更隐蔽的战场。蛰伏,不是为了退缩,而是为了积蓄力量,等待那个足以一击致命的“时机”到来。
沈若澜的目光越过侯府的高墙,投向阴沉沉的天空。风雨并未停歇,只是转入了更深、更暗的地下水脉,悄然流淌,等待着破土而出的那一刻。
(http://www.220book.com/book/83VK/)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