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时节,辣椒地里己经是一片丰收的景象。红绿相间的朝天椒挂满枝头,在阳光下泛着的光泽。苏晓兰挎着竹篮,小心翼翼地采摘着成熟的辣椒。
"慢点摘,"赵铁柱在不远处提醒,"留神别碰掉花苞,还能结二茬呢。"
苏晓兰应了一声,手上的动作却不停。这些辣椒长得出奇的好,颗粒,颜色鲜亮,比她预想的收成还要好。
这天晚上,柴房里飘出不一样的香气。苏晓兰把第一批采摘的辣椒洗净晾干,准备试做辣酱。灶台上摆满了各种配料:大蒜、生姜、花椒、八角,还有她特意托人从县城捎来的芝麻和花生。
"真要这么做?"赵铁柱看着那些珍贵的配料,有些心疼,"这些料子比辣椒还贵呢。"
"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苏晓兰手法娴熟地剁着辣椒,"要做就做最好的。"
她按照记忆中母亲的做法,又加入自己的改良。辣椒要手工剁碎,这样才能保留纤维的口感;香料要先用文火慢炒,才能激发出最浓郁的香气。
第一锅辣酱出锅时,整个院子都弥漫着的香味。赵铁柱尝了一口,辣得首吸气,却忍不住又舀了一勺:"这味道...绝了!"
就在这时,柴房门被推开了。张桂花站在门口,罕见地没有训斥,反而深深吸了口气:"这是什么味道?"
苏晓兰连忙盛了一小碗递过去:"娘,您尝尝。"
张桂花犹豫了一下,还是接了过去。她小心地蘸了点辣酱放在舌尖,眼睛顿时亮了:"这辣酱...不一般。"
得到婆婆的认可,苏晓兰信心大增。第二天,她特意多做了几罐,让赵铁柱带给工地的工友们尝尝。
没想到这一尝,竟尝出了商机。
"苏妹子,这辣酱还有吗?"傍晚时分,王师傅亲自找上门来,"工友们都说好吃,想买点带回家。"
"有是有..."苏晓兰有些为难,"就是做得不多。"
"这样,"王师傅想了想,"你先给我准备二十罐,我按一罐五毛钱收。"
二十罐!那就是十块钱!苏晓兰强压住心中的激动,点头应下:"好,我明天就准备。"
送走王师傅,她立即开始盘算。一罐辣酱的成本大约两毛,净赚三毛。二十罐就是六块钱,这可比卖酸辣粉划算多了。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她需要更多的原材料,更好的容器,更大的场地。
"要不...先把生意接下来?"赵铁柱提议,"我去借点钱周转。"
苏晓兰摇摇头:"借钱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她沉思片刻,突然眼睛一亮:"咱们可以用预订的方式。让想买的人先交定金,这样就有本钱买原料了。"
说干就干。第二天,苏晓兰做了个简单的招牌,挂在自行车把上:"晓兰辣酱,接受预订"。她还特意准备了一小罐试吃的辣酱,让工人们先尝后订。
这个法子立竿见影。工人们尝过之后,纷纷掏钱预订。不到半天,就接到了五十罐的订单。
"五十罐!"晚上数着收到的定金,赵铁柱的手都在发抖,"这就是二十五块钱啊!"
苏晓兰却异常冷静:"这只是开始。"
随着订单越来越多,柴房显然不够用了。苏晓兰鼓起勇气,找到张桂花商量:"娘,我想把西厢房那间空屋子收拾出来做辣酱。"
出乎意料的是,张桂花没有反对,只是淡淡地说:"别耽误了家里的活计。"
有了场地,苏晓兰开始扩大生产。她雇佣了村里两个手脚利落的媳妇帮忙,按件计酬。这样既提高了产量,又给村里人提供了赚钱的机会。
这天,她正在指导两个媳妇装罐,院外突然传来汽车喇叭声。一辆绿色的吉普车停在门口,这在村里可是稀罕事。
车上下来一个穿着中山装的中年男子,径首走向院子:"请问,这里是不是在做辣酱?"
苏晓兰心里一紧,以为是来查投机倒把的。却见王师傅从副驾驶跳下来,笑着介绍:"苏妹子,别怕。这是县供销社的刘主任。"
刘主任和蔼地笑笑:"听说你这的辣酱很好吃,特意来尝尝。"
苏晓兰连忙盛了一小碟递过去。刘主任仔细品尝后,连连点头:"味道确实好。你这辣酱,能不能长期供应给我们供销社?"
"长期供应?"苏晓兰愣住了。
"对。"刘主任说,"先订一百罐,如果卖得好,以后每月都要。"
一百罐!五十块钱的大订单!
苏晓兰强作镇定:"刘主任,一百罐需要时间准备..."
"不急。"刘主任笑道,"我给你十天时间。价格就按你说的,五毛一罐。"
送走刘主任,苏晓兰激动得差点站不稳。赵铁柱更是语无伦次:"一百罐...五十块...晓兰,我们发财了!"
消息很快传开,整个村子都轰动了。谁也没想到,苏晓兰用那片没人要的荒地,竟然真的种出了金疙瘩。
王秀英气得在屋里摔摔打打:"瞎猫碰上死耗子!"
张桂花却破天荒地开了口:"有本事你也去碰一个看看。"
最让苏晓兰感动的是,村里人自发来帮忙。这个送来自家种的大蒜,那个拿来珍藏的香料。连李大爷都把他多年的做酱心得倾囊相授。
"丫头,"李大爷感慨地说,"你能带着大家一起致富,好啊!"
十天期限到了。苏晓兰不仅按时交付了一百罐辣酱,还多做了二十罐送给刘主任试卖。
刘主任很满意:"下个月还要两百罐,你能不能保证供应?"
"能!"苏晓兰毫不犹豫地回答。
送走刘主任,她立即开始规划下一步。现在的产量己经接近极限,必须想办法扩大规模。
"我想把辣酱作坊正规化。"晚上,她对赵铁柱说,"要注册商标,设计包装,还要找更大的场地。"
赵铁柱有些犹豫:"步子是不是迈得太大了?"
"机会不等人。"苏晓兰目光坚定,"刘主任说了,如果我们的辣酱卖得好,可以推荐到省里的供销系统。到那时,就不是几百罐的问题了。"
她抚摸着小腹,感受着里面活跃的胎动:"为了孩子,我们必须抓住这个机会。"
月光下,夫妻俩相视而笑。他们都明白,这不仅仅是一罐辣酱的生意,更是一个家庭的未来,一个梦想的开始。
而此刻,柴房里飘出的辣酱香气,似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浓郁,都要。这香气飘出院子,飘向更远的地方,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关于奋斗和希望的故事。
80腊媳闯九州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80腊媳闯九州最新章节随便看!(http://www.220book.com/book/85IN/)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