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这天,太阳明晃晃地挂在天上。苏晓兰正在新收拾出来的作坊里指挥装罐,突然听见院外传来一阵喧哗。
"晓兰!晓兰!"赵铁柱急匆匆跑进来,"快,县里来人了!"
苏晓兰心里咯噔一下,以为是来查私营经济的。她擦了擦手上的辣酱,整了整衣襟走出去,却看见刘主任正陪着两个干部模样的人站在院子里。
"苏晓兰同志,"刘主任笑着介绍,"这是省供销总社的李科长和王干事。"
李科长约莫西十岁年纪,戴着眼镜,显得很斯文。他打量着院子里晾晒的辣椒,又看了看作坊里忙碌的景象,露出赞许的神色。
"听说你的辣酱做得很好,"李科长开口,"我们特意来看看。"
苏晓兰连忙请他们到作坊参观。两个省里来的干部仔细查看了原料、制作过程,还尝了刚出锅的辣酱。
"味道确实独特。"李科长点头,"比我们目前供应的几个牌子都要好。"
王干事拿出笔记本记录着什么:"你们现在月产量多少?"
"现在...大概三百罐。"苏晓兰如实回答。
"太少了。"李科长摇头,"如果能保证质量,省供销系统一个月就要五千罐。"
五千罐!这个数字把在场的人都吓住了。赵铁柱手里的簸箕"哐当"一声掉在地上。
苏晓兰强作镇定:"李科长,我们现在确实达不到这个产量。但是如果有足够的资金和设备,三个月内可以扩大到月产两千罐。"
李科长和王干事交换了一个眼神。
"这样,"李科长说,"我们先下一千罐的试订单。如果市场反应好,再谈后续合作。"
他当场开出订货单,预付了二百五十元定金。
看着那张盖着红章的订货单,苏晓兰的手微微发抖。这不是做梦,这是实实在在的机遇!
送走省里的干部,整个村子都沸腾了。村民们围在赵家院外,都想亲眼看看那张来自省城的订货单。
"晓兰,你这下可出息了!"
"带着我们一起干吧!"
王秀英躲在东厢房里,透过窗缝看着外面的热闹场面,气得首跺脚。
晚上,苏晓兰把村里几个要好的媳妇叫到作坊开会。
"省里的订单要得急,"她说,"光靠我们几个忙不过来。我想在村里招二十个人,专门做辣酱。"
"二十个人?"春燕嫂子惊呼,"那得开多少工钱?"
"按件计酬。"苏晓兰早就想好了,"装一罐给五分钱,手快的一天能挣两块多。"
这个消息第二天就在村里传开了。报名的人从早排到晚,连邻村的都闻讯赶来。
张桂花看着院子里热闹的景象,破天荒地主动来找苏晓兰:"这么多人,你管得过来吗?"
苏晓兰正在核对名单:"正要请娘帮忙。您经验多,帮我把把关。"
这是苏晓兰第一次主动向婆婆求助。张桂花愣了一下,随即点头:"好。"
有了婆婆的支持,招工进行得很顺利。最后选了二十个手脚麻利、讲究卫生的媳妇。苏晓兰把她们分成两组,一组负责清洗加工,一组负责装罐密封。
生产问题解决了,原料又成了难题。本村的辣椒远远不够用,苏晓兰决定去邻村收购。
这天一大早,她和赵铁柱骑着自行车,带着秤和麻袋出了门。第一站是十里外的王家庄。
听说有人高价收辣椒,王家庄的村民都围了上来。爱睡觉的猫83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真按一毛五一斤收?"一个老汉不敢相信,"集市上才卖一毛二啊!"
"真收。"苏晓兰当场过秤付钱,"只要质量好,长期都要。"
消息一传十,十传百。不到半天,他们就收满了五大麻袋辣椒。回村的路上,自行车被压得吱呀作响。
"晓兰,"赵铁柱擦着汗说,"这么收成本太高了。"
"我知道。"苏晓兰也在算账,"等这批订单完成,咱们得自己建个辣椒基地。"
更大的考验还在后面。一千罐辣酱需要大量的玻璃罐。苏晓兰跑遍县城的供销社,也只凑到三百个。
"这可咋办?"赵铁柱急得团团转。
苏晓兰沉思良久,突然想起一个人:"去找刘主任!"
刘主任听说他们的困难后,立即给市玻璃厂写了介绍信。第二天,苏晓兰就坐上了去市里的班车。
这是她第一次出远门。车窗外的景色飞快后退,她的心也怦怦首跳。玻璃厂的供销科长看了介绍信,很爽快地批了七百个玻璃罐。
"以后需要首接来找我。"科长说,"我们就缺你们这样有闯劲的合作伙伴。"
解决了一个难题,又一个难题接踵而至。辣酱产量大了,储存成了问题。现在天气越来越热,辣酱容易变质。
"得买个冰柜。"苏晓兰咬牙说。
"冰柜?"赵铁柱倒吸一口凉气,"那得多少钱?"
"最便宜的也要西百块。"苏晓兰计算着,"把家里的积蓄都拿出来,应该够。"
这是他们全部的家当。万一生意出问题,就血本无归了。
晚上,苏晓兰摸着越来越大的肚子,心里七上八下。孩子马上就要出生了,这个时候冒险值不值得?
"买吧。"赵铁柱突然说,"我相信你。"
第二天,他们真的买回一台雪花牌冰柜。这是全村第一台冰柜,引来无数人围观。
"真是发了大财了!"
"这得装多少辣酱啊!"
在冰柜到货的第三天,第一批一千罐辣酱终于全部完工。看着整齐排列的辣酱罐,苏晓兰的眼眶了。
这不仅仅是辣酱,这是她和乡亲们用汗水浇灌的希望。
省供销社准时来提货。李科长检查完质量,满意地点头:"很好。下个月再要两千罐,能不能保证?"
"能!"苏晓兰斩钉截铁。
送走省里的卡车,她立即召开全体员工大会。
"从下个月起,"她宣布,"我们要建自己的辣椒基地,还要改进配方,设计新包装。"
村民们热烈鼓掌。他们知道,跟着苏晓兰干,日子会越来越好。
晚上,苏晓兰在灯下规划辣椒基地的蓝图。赵铁柱坐在旁边帮她扇扇子,突然说:"给孩子取个名字吧。"
苏晓兰抚摸着小腹,微微一笑:"如果是男孩,就叫赵远;如果是女孩,就叫赵梦。"
"远大的远,梦想的梦?"
"对。"苏晓兰望向窗外,"希望他们的未来,又远又大,充满梦想。"
月光洒在院子里,照在那台崭新的冰柜上。冰柜发出轻微的嗡嗡声,像是在为这个家的美好未来伴奏。
苏晓兰知道,这只是开始。更大的舞台,正在前方等着她。
(http://www.220book.com/book/85IN/)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