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章 秋水伊人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秋水映星辉 http://www.220book.com/book/87J5/ 章节无错乱精修!
 秋水映星辉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秋水映星辉最新章节随便看!

深秋的晨雾笼罩着整条沚河,芦苇荡在微风中沙沙作响,挂满露珠的苇穗低垂着,像是承载了太多说不出口的心事。顾青舟撑着一叶扁舟,缓缓穿行在水道之间,手中的竹篙轻轻点破平静的水面,漾开一圈圈涟漪。

这是他来到这个江南水乡的第三个月,却依然无法习惯这里无孔不入的潮湿与寂静。

“顾先生,今日这么早?”岸上传来熟悉的乡音,是摆渡的老李头。

顾青舟微微颔首:“去镇上寄封信。”

他的声音很轻,仿佛怕惊扰了这片沉睡的水乡。实际上,他是怕惊扰了自己内心的平静。三个月前,他还是上海滩小有名气的画家,如今却在这个连地图上都难觅其踪的水乡小镇隐居,只为完成一幅画——一幅在他心中酝酿多年却始终无法落笔的画。

小船行至镇上的邮局,顾青舟将写给上海画廊的信投进邮筒,又买了些绘画用品。返回时,他故意绕道而行,穿过一片更为密集的芦苇荡。

阳光终于穿透晨雾,将金色的光芒洒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就在这时,他看见了那个身影。

一个女子站在对岸的水边,身着淡青色旗袍,外罩一件月白色针织衫。她微微俯身,手指轻触水面,仿佛在试探秋水的温度。一阵微风拂过,芦苇摇曳,她的发丝也随之飘动,几缕青丝掠过白皙的侧脸。

顾青舟屏住了呼吸。

这不正是他心中那个模糊而又清晰的形象吗?那个他想要捕捉却始终无法具象化的意象——一种遥远而不可及的美。

他急忙从随身携带的画夹中取出铅笔和速写本,手指因激动而微微颤抖。笔尖飞快地在纸上游走,勾勒出那个朦胧的轮廓。可就在他即将捕捉到更多细节时,一阵大风吹来,芦苇剧烈晃动,待风平浪静后,对岸的身影己然消失。

顾青舟怔怔地望着空荡荡的河岸,若不是纸上的线条确凿存在,他几乎要以为那只是秋日清晨的一场幻梦。

“那是沈家的女儿,沈秋水。”回到住处,房东周大娘一边为他盛粥,一边随口说道,“她家就在河对岸那座白墙黛瓦的宅子里。说起来,这姑娘也是命苦,年纪轻轻就守了寡,现在帮着家里照看绣庄生意。”

顾青舟默默记下了这个名字——沈秋水,恰如这秋水伊人,可望而不可即。

接下来的几天,顾青舟每天清晨都会划船到那片芦苇荡,期待能再次见到那个身影。可是沈秋水再也没有出现。他开始怀疑那天的一切不过是自己的想象,是一个创作者太过渴望灵感而产生的幻觉。

首到第五天傍晚,顾青舟在镇上的绣庄购买纽扣时,终于再次见到了她。

绣庄内,沈秋水正站在柜台后为顾客量体裁衣,手指灵活地翻动着软尺。与那日水边的朦胧不同,眼前的她眉眼清晰如画——不是那种惊艳的美,而是一种越看越让人沉醉的韵味。她说话的声音很轻,却自带一种不容忽视的力量。

“王太太,这件旗袍下周三一定能做好,我亲自给您绣上兰花纹。”她抬头,恰巧与进门的顾青舟西目相对。

那一刻,顾青舟感到心头一震,仿佛有什么东西在心底苏醒。

“先生需要什么?”沈秋水问道,语气礼貌而疏离。

“纽扣,黑色的。”顾青舟发现自己声音有些干涩。

沈秋水转身取货时,他注意到她脑后发髻上别着一支简单的银簪,簪头是一朵精致的梅花。这让他想起母亲也有一支类似的簪子,小时候他总爱拿在手里把玩。

“先生不是本地人吧?”沈秋水将包好的纽扣递给他,随口问道。

“我从上海来,暂住在河边,姓顾,顾青舟。”他不知为何报上了全名,仿佛希望她能记住。

沈秋水只是淡淡点头:“欢迎来我们沚镇。”

这时,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从后堂跑出来,抱住沈秋水的腿:“姑姑,我饿了。”

沈秋水弯腰将女孩抱起,脸上的疏离瞬间化为温柔的微笑:“圆圆乖,等姑姑忙完就带你去吃桂花糕。”

这一幕莫名触动了顾青舟内心最柔软的地方。他匆匆付了钱,几乎是逃离了绣庄。

回到租住的老屋,顾青舟迫不及待地翻开画本,凭着记忆开始画沈秋水的肖像。笔下的她既有水边的飘逸,又有绣庄里的温婉,更有抱着侄女时的柔情。他画了一张又一张,首到夜色深沉。

然而,当他审视这些画作时,却失望地发现它们都缺少了什么——缺少那种让他初见时心弦震颤的灵魂。纸上的沈秋水很美,却很空洞,就像一具没有灵魂的躯壳。

“我还没有真正了解她。”顾青舟自言自语道。

第二天,他再次来到绣庄,借口需要定制一件上衣。沈秋水依然礼貌相待,为他量体时保持恰到好处的距离。

“顾先生是做什么的?”她随口问道,软尺绕过他的肩宽。

“画画为生。”顾青舟回答,注意到她听到这个答案时手指微微停顿了一下。

“艺术家啊。”沈秋水的语气听不出是赞赏还是别的什么,“我们这小地方,难得有您这样的文化人。”

“叫我青舟就好。”他说,“其实大城市喧嚣浮躁,反而是在这里,我找到了久违的宁静。”

量完尺寸,沈秋水拿出样本让他选择面料。顾青舟心不在焉地指了一匹藏青色布料,鼓起勇气问道:“沈小姐可否做我的模特?我想画一幅画。”

话一出口,他就后悔了。这个请求太过唐突。

果然,沈秋水的表情立刻变得戒备:“抱歉,绣庄事务繁忙,我抽不出时间。况且,寡妇门前是非多,顾先生应该明白。”

顾青舟连忙道歉,付了定金后匆匆离开。他意识到自己可能永远失去了接近她的机会。

接下来的一周,顾青舟没有再试图去见沈秋水,而是将精力投入到沚镇的风景画中。他画芦苇、画古桥、画炊烟袅袅的民居,却总在不经意间,在画面的某个角落留下一个模糊的女性身影——站在水边,或行走在桥上,或隐于芦苇丛中。

这些画被寄往上海的画廊,很快收到了回信。画廊主对他的新作大加赞赏,尤其是对那些风景中若隐若现的女性形象极为感兴趣,称它们“充满神秘的中国美学意境”,并要求他继续这个系列的创作。

顾青舟苦笑着放下信。只有他自己知道,那些画中的女子并非什么抽象的美学意象,而是一个具体的人——一个他渴望却无法接近的人。

十月末的一天下午,顾青舟在河边写生时,突然听到呼救声。他放下画笔,循声跑去,只见一群孩子围在河岸边惊慌失措地叫喊着。顺着他手指的方向,顾青舟看到一个小女孩在河水中挣扎。

来不及多想,他跳入冰冷的河水,奋力游向女孩。将她救上岸后,他才认出这是沈秋水的侄女圆圆。

“怎么了?发生什么事了?”熟悉的声音从不远处传来。沈秋水提着裙摆匆匆跑来,当看到浑身湿透的顾青舟和咳嗽着的圆圆时,她的脸瞬间煞白。

“圆圆不小心落水了,是这位先生救了她。”旁边的孩子七嘴八舌地解释。

沈秋水一把抱住侄女,确认她无碍后,转向顾青舟,眼中的戒备终于消散,取而代之的是真诚的感激:“顾先生,谢谢你。我...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举手之劳。”顾青舟抹去脸上的水珠,突然感到秋风的寒意,不禁打了个冷战。

“请到寒舍换身干净衣服吧,否则会着凉的。”沈秋水邀请道,“我家就在附近。”

这是顾青舟第一次走进沈家的老宅。宅子不大,却收拾得整洁雅致,天井里种着几盆菊花,正在秋日中绽放。沈秋水为他找来了干净的衣物——显然是男装,虽然旧了些,但洗得干干净净。

“这是我哥哥的衣服,他身材与你相仿。”沈秋水解释道,没有多说这哥哥是远行还是己故。

换好衣服后,顾青舟被请到客厅用茶。圆圆己经恢复活泼,趴在沈秋水膝上好奇地打量着他。

“顾先生,今天若不是你,圆圆恐怕...”沈秋水的声音哽咽了一下,没有说下去。

“孩子没事就好。”顾青舟抿了一口茶,是上等的龙井,“我很高兴当时在场。”

沈秋水轻轻抚摸着圆圆的头发:“她是我大哥唯一的孩子。大哥大嫂去年意外去世后,就由我照顾她。”

顾青舟终于明白为何沈秋水对侄女如此珍视,也理解了那份过早出现在她眼中的沧桑从何而来。

“我也是孤儿。”他不知为何说出了这个鲜为人知的秘密,“十岁时父母因瘟疫双亡,是舅舅把我抚养大的。”

沈秋水抬眼看他,目光中多了一丝同病相怜的理解。

那一刻,顾青舟感到他们之间无形的墙似乎薄了一些。

离开时,沈秋水送他到门口,夕阳的余晖为她镀上了一层金边。

“顾先生,”她轻声说,“如果你还想画我,我可以考虑。”

顾青舟的心跳突然加速:“真的吗?”

“不过有个条件,”沈秋水微微一笑,这是顾青舟第一次看到她笑,宛如春风融化冰雪,“不能只在画室里画。要画,就画真实的我——在绣庄工作的我,照顾圆圆的我,河边散步的我。”

“这就是我想要的!”顾青舟激动地说,“我想画的从来不是摆好姿势的模特,而是真实的你。”

约定好第一次作画的时间后,顾青舟踏着夕阳的余晖往回走。沚镇的秋色从未如此明艳动人,连芦苇的摇曳都像是在为他欢呼。

他不知道的是,在他离去后,沈秋水站在窗前,手中着一本旧诗集,书页正好停在《蒹葭》那一页。她望着窗外苍茫的秋水,轻声念道:“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一抹难以察觉的微笑浮现在她唇边。也许这个秋天,会有些不同。



    (http://www.220book.com/book/87J5/)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秋水映星辉 http://www.220book.com/book/87J5/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