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早就料到会有人怀疑,所以我选的木头虽然看起来粗,但实际上并不重,一个普通的年轻人就能搬得动。而且,我还安排了几个‘托儿’在人群里起哄,要是真没人敢搬,他们就会站出来。”
我听了之后,对商鞅的敬佩又多了几分。原来,他不仅会“画饼”和“绩效考核”,还懂“风险控制”和“营销策划”。要是他生在现代,绝对能成为一个年薪百万的营销总监。
接下来的日子里,商鞅的变法有条不紊地推行着。“军功爵制”让秦国士兵像打了鸡血一样,每次打仗都冲锋在前;“重农抑商”政策让百姓都专心种地,粮食产量果然逐年提升;“郡县制”让中央对地方的管控更严,再也不用担心诸侯叛乱。看着秦国一天天强大起来,我心里既佩服商鞅的能力,又有点同情那些被变法“卷”得喘不过气的百姓。
有一次,我在街头看到一个老农夫跟儿子吵架。老农夫坐在田埂上,一边抽烟一边叹气:“以前种地多轻松啊,想种多少种多少,想什么时候种就什么时候种。现在倒好,不仅要按规定的亩数种,还要按规定的时间播种、收割,稍微晚一点就要被罚款。这日子没法过了!”
他儿子却反驳道:“爹,您别只看眼前啊!现在粮食产量高了,咱们家不仅能吃饱饭,还能有余粮卖钱。而且只要缴够粮食,还能得爵位,以后咱们家说不定也能出个当官的。您看隔壁老王,去年因为缴的粮食多,得了个‘公士’爵位,现在走在路上都有人跟他打招呼,多威风啊!”
看着父子俩的争论,我想起了现代职场的“996”争议。很多人抱怨“996太累了,没有生活”,可也有人觉得“趁年轻多奋斗,才能有更好的未来”。其实,无论是商鞅变法还是现代职场的竞争,都存在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情况。关键在于,这种竞争是否公平,是否能让大多数人受益。
商鞅变法虽然让秦国强大起来,但也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严刑峻法”,稍微犯点小错就可能被砍手砍脚;比如“重农抑商”,限制了商业的发展;比如“文化专制”,禁止百姓学习儒家思想,只准学习法家学说。这些问题,也为后来秦朝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有一天,我跟商鞅闲聊,忍不住问他:“商大人,您觉得您的变法完美吗?就没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吗?”
商鞅沉默了一会儿,说:“小史,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制度,任何变革都有它的局限性。我的变法是为了让秦国在最短的时间内强大起来,所以必须采取一些‘极端’的手段。就像一个重病缠身的人,要想快速康复,就必须用猛药。等秦国称霸诸侯后,再慢慢调整政策,减轻百姓的负担,让百姓安居乐业。可惜,我可能等不到那一天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8APO/)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