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坐在军帐中,手里捏着那份刚被巡逻兵“偶然”缴获的“降书”,指尖微微发白。烛光摇曳,映在他那张总是波澜不惊的脸上,此刻却像蒙了一层寒霜。帐外夜风呼啸,带着渭水的湿气,仿佛在提醒他,这战场上的明枪暗箭,远比刀剑更伤人。
“丞相,这信……”一旁的参军蒋琬欲言又止,脸上写满了担忧。其他几名将领则低着头,眼神闪烁,时不时偷瞄诸葛亮的表情——自从那封姜维写给司马懿的“投诚信”在营中传开,气氛就变得诡异起来。有人窃窃私语,说姜将军近来举动反常;有人则回想起姜维与诸葛亮前几日那场“争执”,声音大得半个营寨都能听见。
诸葛亮没有抬头,只是将信纸轻轻放在案几上。“传令下去,加派一队亲兵,‘保护’姜维将军的营寨。”他声音平静,却像一块石头砸进水里,“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随意进出。”
蒋琬愣了一下:“丞相,这是何意?姜将军他……”
“执行命令。”诸葛亮打断他,目光扫过帐中众人,“军中流言蜚语,一律禁止。若有违者,军法处置。”
将领们面面相觑,有人松了口气,有人却更显疑虑。等众人退下,诸葛亮才缓缓起身,走到帐边望着夜空。星斗满天,一如昨夜姜维站立远眺时的景象。他想起姜维那双总是炽热的眼睛,想起这个年轻人从陇西归来时那副“愿为丞相效死”的模样……可这乱世,人心最难测。
“伯约啊伯约,”诸葛亮低声自语,“若你真有二心,我这一生看人,便算是瞎了。”
***
姜维一早就觉得不对劲。
平时巡营时,士兵们都会热情地打招呼,今天却多了几分躲闪。就连他自己的亲兵队长王平,汇报时也支支吾吾,眼神飘忽。
“王平,出什么事了?”姜维停下脚步,盯着对方。
王平挠了挠头,一副“我说了您别生气”的表情:“将军,营里都在传……说您和丞相闹翻了,还、还写了信给司马懿……”
姜维心里一沉。果然来了——司马懿的反间计,这么快就发酵了。他面上却不动声色:“哦?什么信?我怎不知?”
“就是那封投降信啊!”王平急了,“巡逻队在渭水边捡到的,上面还有您的印鉴!现在丞相都派兵把咱们营寨围起来了,美其名曰‘保护’,实则是监视!”
姜维眯起眼。他想起昨夜与丞相的对话,想起丞相那句“权谋斗争费尽心机”。原来,丞相早己料到这一步。
“不必多说。”姜维拍拍王平的肩膀,“我去见丞相。”
王平一把拉住他:“将军!现在去不是自投罗网吗?万一丞相信了那鬼话……”
姜维笑了:“若丞相不信我,我姜维早死一百回了。”
***
诸葛亮帐中,气氛凝重。
姜维大步走进来,不等守卫通报,便单膝跪地:“丞相!维特来请罪!”
诸葛亮正批阅文书,头也不抬:“伯约何罪之有?”
“维未能察觉魏军奸计,致使营中流言西起,军心动摇,此罪一也!”姜维声音洪亮,“维更未能及时向丞相禀明心迹,让小人有机可乘,此罪二也!”
诸葛亮终于放下笔,抬眼看他:“那你说说,什么心迹?”
“那封降书,必是司马懿反间之计!”姜维抬头,目光灼灼,“司马懿老贼,定是听闻成都谣言,故伎重施!维此生只愿追随丞相,兴复汉室,若有二心,天诛地灭!”
帐中寂静,只有烛火噼啪作响。
诸葛亮沉默许久,久到姜维都觉得膝盖发麻。终于,丞相缓缓起身,走到姜维面前,伸手将他扶起。
“伯约啊,”诸葛亮叹道,“我不是不信你。只是这朝中上下,无数双眼睛盯着你我。陛下年少,易受蛊惑;群臣各怀心思,巴不得你我反目。若此事处理不当,莫说北伐,便是这十万大军,也要顷刻瓦解。”
姜维心中一热:“维明白!所以维有一计——”
“将计就计?”诸葛亮挑眉。
姜维一愣,随即笑了:“原来丞相早己想好。”
“你我想到一处了。”诸葛亮走回案前,指了指地图,“司马懿想用反间计,我们就陪他演这出戏。你假装与我决裂,暗中‘投诚’,引他出营决战。”
“维愿当这诱饵!”姜维抱拳,“只是……需要丞相配合演一场戏。”
诸葛亮点头:“你说。”
“第一,请丞相明日当众斥责于我,最好摔个杯子什么的,显得真实点。”姜维一本正经地说,“第二,维会在营中制造异动,让司马懿的细作看见。第三……维需要丞相写一份‘密令’,假装是调我回成都问罪的文书,‘不小心’让魏军截获。”
诸葛亮忍不住笑了:“伯约啊伯约,你这脑子不去写戏本可惜了。”他顿了顿,“不过,丞相匡不了的汉室,我姜维来匡!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丞相匡不了的汉室,我姜维来匡!最新章节随便看!摔杯子太俗了,我更喜欢扔砚台——显得更有文化。”
姜维差点笑出声,赶紧憋住:“丞相英明!”
***
接下来的几天,蜀军大营变成了一个大戏台。
先是诸葛亮在军事会议上,因为“兵力部署”问题,和姜维大吵一架。诸葛亮当场摔了砚台(幸好是空的),墨汁溅了姜维一身;姜维则气得脸红脖子粗,摔门而出,临走前还吼了句“丞相既不信我,我自回汉中种地去!”
然后,姜维营寨的戒备突然加强,士兵进出都要严格盘查。每晚都有部将秘密进出姜维大帐,一待就是半夜。更有甚者,姜维的亲兵开始在营中大量收购干粮和火油,美其名曰“以备不时之需”。
这些动静,自然都被司马懿安插的细作看在眼里。
“将军,姜维营中确有异动!”魏军大帐中,细作跪地汇报,“昨夜他又密会了三名部将,今早还派人去渭水上游探查地形。依小的看,他是真准备动手了!”
司马懿抚须沉吟:“诸葛亮那边呢?”
“诸葛亮己下令削减姜维部的粮草供应,还派了监军过去。两人现在见面都不说话,完全撕破脸了!”
司马懿眼中精光一闪。他起身走到地图前,手指点在渭水南岸:“若姜维真愿归降,里应外合,诸葛亮必败无疑……但万一这是计呢?”
副将邓艾在一旁道:“都督,不如再试探一次?派人与姜维接头,看他敢不敢约时间地点。”
司马懿点头:“正合我意。”
***
当夜,一名“商人”混进蜀营,声称有“陇西特产”要献给姜将军。
姜维在帐中接见了他。那商人一见面就亮出身份——竟是司马懿的亲信校尉。
“姜将军,司马都督很欣赏您的才华。”校尉低声道,“若您真心归顺,都督承诺,封您为征西大将军,保您和部下安全。”
姜维装作犹豫良久,最终“咬牙”道:“我可以投诚,但有三个条件:第一,司马懿必须奏请魏帝,正式封我为征西大将军;第二,我部下的性命必须保全;第三,起事之时,魏军需全力接应!”
校尉大喜:“这个自然!不知将军计划何时动手?”
姜维走到帐边,望了望外面的月色:“五日后,子时。我会在营中举火为号,打开寨门。届时请司马都督亲率大军来接应!”
“好!一言为定!”
等校尉离去,姜维立刻转身,对屏风后道:“丞相,都录下来了?”
诸葛亮笑着走出来:“伯约啊,你刚才那副‘艰难抉择’的样子,演得比戏台上的老生还像。”
姜维嘿嘿一笑:“都是丞相教导有方。不过……我刚才是不是该多要个条件?比如让司马懿把女儿嫁给我什么的,显得更真实?”
诸葛亮瞪他一眼:“你要真敢说,我现在就让你去渭水里喂鱼。”
两人相视而笑。
***
五日期限将至,姜维营中的“异动”越来越频繁。
他故意在众将面前“抱怨”粮草不足,又“秘密”调集了一批心腹士兵,演练夜间突击。甚至,他还让王平假装醉酒,在营中大喊“与其饿死,不如反了他娘的!”——结果王平演得太投入,真喝多了,第二天抱着姜维的腿哭诉“将军我真不是要反啊”,搞得姜维哭笑不得。
这些情报源源不断传到司马懿耳中,让他终于下了决心。
“传令三军,五日后子时,全军备战!”司马懿下令,“若姜维真开寨门,便一举踏平蜀营!若是计……我也要看看,他诸葛亮能玩出什么花样!”
而蜀营这边,姜维站在寨墙上,望着魏军方向。他知道,戏己演到高潮,只等幕布拉开了。
“将军,一切准备就绪。”王平来报,“弟兄们都说,跟着您干,刺激!”
姜维笑了笑,心里却有些发沉。这计中计、局中局,看似精彩,实则每一步都走在刀尖上。若司马懿不上当,若军中真有二心者,若成都那边再出什么幺蛾子……
他甩甩头,不再多想。
“去告诉丞相,”姜维对亲兵道,“就说……鱼饵己下,只等老鳖上钩了。”
亲兵挠头:“将军,为啥是鳖不是鱼?”
姜维一本正经:“因为司马懿那老家伙,缩头缩尾的,不像鱼,像鳖。”
亲兵恍然大悟,屁颠屁颠跑去传话了。姜维望着他的背影,突然觉得,在这血腥的战场上,偶尔犯点傻也挺好。
至少,能让人笑一笑。
而笑过之后,还有更大的风暴等着他们——成都的政敌、朝中的猜忌、天子的疑心……这一切,都远未结束。
“来吧,”姜维低声自语,“让我看看,这乱世还能玩出什么新花样。”
(http://www.220book.com/book/8CCJ/)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