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捏着王二狗送来的密报,指尖因用力而微微发白。沓中营地的夜风带着稻谷的清香,却吹不散他心头的阴霾。“黄皓这阉货,动作倒快。”他低声冷笑,左臂旧伤疤一阵刺痛——那是五丈原突围时留下的纪念,如今像警钟般提醒他朝堂的暗箭。
王二狗缩着脖子汇报:“将军,黄皓派人连夜送信给益州派的谯周,还说……说您拥兵自重,迟早是第二个魏延。”这憨厚汉子挠头补充,“俺假装撒尿偷听的,就是蹲太久腿麻了,回来时差点摔个狗吃屎。”
姜维被这莽汉逗得唇角一翘,旋即敛容。他走到沙盘前,手指划过汉中与成都之间的山水:“蚂蚱绑在一起蹦跶,也比不过苍鹰振翅。且让他们跳。”沙盘上代表“蜀鹃”的黑旗仍插在汉中腹地——那封从魏将王经身上搜出的密信,此刻正藏在他胸甲夹层里发烫。
“可要截了黄皓的信?”王二狗跃跃欲试。
“不必。”姜维拈起象征沓中屯田的稻穗模型,“让谗言和捷报同时飞到陛下案头,才见分晓。”
---
成都皇宫里,刘禅正对着一盘冰镇荔枝发呆。黄皓跪在下方,双手呈上绢帛:“姜维在沓中招揽流民三万,私建冶炼工坊十二处……此等行径,与当年董卓何异?”他故意让最后两个字在舌尖滚了滚,满意地看到皇帝缩了缩脖子。
“可姜维刚打了胜仗……”刘禅戳着荔枝嘟囔,“丞相在时,朕吃个荔枝都要被说奢靡。”
黄皓膝行两步:“诸葛亮治国,姜维可是要建军国!您看他送来的农具——”他猛地举起那个筒车模型,不料木轴“咔”地断裂,小木片哗啦啦撒了一地。黄皓僵着脸补救:“此物轻浮易损,正如姜维其人!”
刘禅被逗得噗嗤一笑,又赶紧板起脸。这时宦侍通报蒋琬、董允求见。黄皓暗骂一句,攥紧袖中另一封密信——那里写着姜维“打仗全凭运气”的“铁证”。
“陛下!”蒋琬进门就掀袍跪下,震得地砖哐当响,“雍凉魏军闻姜维之名胆寒,此乃十年未有之局!”董允紧接着甩出一卷竹简:“沓中屯田亩产翻倍,军户逃亡止息——这都是姜伯约拿血汗换的!”
刘禅左右为难地啃着指甲。他想起姜维上次献上的连弩图纸,那军官演示时竟把弩机装反了,一扣扳机射中自己裤裆,惹得全场憋笑。可这样的姜维,会威胁皇权吗?
“爱卿们看这个。”刘禅推过黄皓的“黑材料”。蒋琬扫两眼就笑出声:“冶炼工坊造的是犁头!至于流民——”他忽然揪住黄皓衣领,“监军莫非忘了?三万流民的安置册子,可是你亲手盖的印!”
黄皓被勒得翻白眼,董允慢悠悠补刀:“黄常侍当时还说,流民垦荒能多收三成税,正好给您在锦江边修新别院。”
刘禅顿时肉痛地捂住钱袋。天平开始倾斜。
---
深夜寝宫,刘禅盯着摇曳的烛火。黄皓匍匐在地哭诉:“姜维训兵时总说‘将士温饱系于己身’——这是要收买人心啊!”他悄悄观察皇帝神色,又添一把火,“当年魏延也这般得军心……”
“闭嘴!”刘禅突然摔了茶盏。碎片溅到黄皓脸上,吓得他尿渍悄无声息漫开。皇帝呼哧喘气:“朕知道你们都在算计!姜维要军功,你们要权柄,就朕是夹心饼!”
他恍惚看见先帝托梦时的怒容,又想起诸葛亮北伐时自己独坐空殿的恐慌。最终,他提笔时嘟囔:“朕就赌一把……不过得拴根绳子。”
---
圣旨抵达沓那日,姜维正在试制新弩机。王大锤咋呼呼冲进来:“将军!京城来人了!带队的家伙一路念叨圣旨太重,结果过河时差点连人带盒子滚进水里!”亲兵们哄笑,却见姜维面色凝重地整了整战袍。
宣旨太监扯着尖嗓念到“晋升征西大将军”时,全军欢呼震天。可当“出兵不得逾万”出口,空气骤然凝固。姜维垂首接旨,指甲掐进掌心渗出血丝,声线却稳如磐石:“臣,谢陛下隆恩。”
使者讪笑着递上兵符:“姜将军,费尚书让捎句话——精兵贵在精。”姜维颔首称是,转身却对王平低语:“听见了?朝廷觉得我们一万人都太多。”王平咬牙捶碎身旁草垛。
是夜军帐中,姜维着魏延留下的子午谷地图。油灯下,那道兵力限制的诏书像毒蛇盘踞案头。“伯约。”王平掀帐而入,见他正往地图上插小旗,“你真要带着镣铐跳舞?”
姜维将最后一面旗插在凉州武都:“当年丞相五伐中原,输在粮道。如今我们有了沓中粮仓——”他忽然用弩箭挑翻灯盏,黑暗中语带寒芒,“下一步,该让朝堂诸公尝尝粮食换来的刀锋了。”
帐外偷听的黄皓缩回阴影,暗自盘算着如何把“姜维怨望”写进下一封密报。而他不知道,远处粮垛后,王二狗正把他的话一字不落记在厕筹上——这粗汉不小心蹭了满脸墨汁,活像唱戏的丑角。
(http://www.220book.com/book/8CCP/)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