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把校园和街道都裹成了柔软的黑绒毯,我在寝室门口犹豫了好久,手里那叠“配方白皮书”被我反复折叠、又展开,像一块烫手的馒头。李小芮己经把我们的PPT压缩成了一个U盘,塞进她的化妆包里,一脸正义感:“我们去现场别被忽悠了,就当吃个免费咖啡,看清楚人再说。”
秦婉穿得像出差的样子,抹了点口红,眼神里有股算计味儿:“万一真是机会,你们可别又把主动权拱手让人了。有人要谈合作先让对方签保密协议(NDA),没有我们的律师把关,别把配方原稿给他们看。”
我翻了个白眼——说得像我们早就有律师一样。实际上,我们没有律师,没有专利,更没有任何法律保护,唯一能压在手里的就是那份初筛的实验记录和高启明教授昨天下午跑出来拍给我们的几张截图。说白了,我们现在最值钱的,还是那句“我们有诚意、有市场、产品有感觉”的口才。
“我不想被吓住,也不想把自己的梦想给卖了。”我低声说。周晏在门口等我,他的外套口袋里露出一角白纸,应该是他整理的技术说明。他瞧见我,眼神里一如既往的安定:“你带上你想带的,我陪你去。不准一个人乱出手。”
那样的安全感像暖水袋,瞬间把我冻得有点发抖的手暖和了些。我跟着两人出了门,夜风里夹着点咖啡的苦涩和城市自带的灯光泡沫。去的路上周晏没多说话,只是把手机亮给我看他做的“风险清单”——一列一列,短而犀利。看到他认真写东西的侧脸,我心里又软又甜,恨不得说一句“你是不是喜欢我啊”,但我只回了一个表情包(我们之间这种小打小闹成了交流的一部分)。
咖啡馆在一条小巷的转角,门上挂着暖黄的灯笼,玻璃窗透出温暖的橘色。里面坐着的人不多,几组低声交谈的身影像舞台背景,音乐温柔得像棉被。许见己经坐在靠窗的位置,桌上放着一杯黑咖啡,笔记本开着,他抬头的时候笑得很职业:“你们好,我是许见,谢谢能来。”
他比我想象的年轻,三十出头,西装却不做作,好像那种天天跟配方、市场打交道的人——表面温和,眼神谨慎。我把白皮书推过去,语气里故意放得比心里镇定:“这是我们准备的材料,里面有我们的配方思路、市场调研和初筛数据。请事先理解,我们没有专利,也没有规模化生产能力。”
许见接过资料,轻轻翻看,眉宇间没有太多波动,他说话很慢,像是在给每一句话称重:“我刚刚也在现场闻过你们的样品,确实有记忆点。市场上缺这样的产品,尤其是定位宿舍和轻护香氛这块,年轻女性的接受度非常高。”
“所以你们想拿什么条件来合作?”周晏把问题首接抛了过去,他的声音不耐烦中带点护短。我暗暗给他一个眼神:别把牙齿露太多。
许见把笔放在嘴边,像是做决定前的习惯动作:“我的角色是产品策略这块,我可以提供渠道资源和生产线资源,但前提有两点:第一,我们需要签署保密协议与合作备忘录,明确知识产权归属和试产比例;第二,我希望能看到你们的生产流程和材料来源,以便评估放大生产时的可行性与成本。”
我心里一紧——这两点都在我的底线范畴。我们当然愿意签NDA,但“看到生产流程”这句,像把刀伸进了我们的小厨房。我们连正式的工厂都没有。
“暂时不能给出车间参观,但我们可以带您去实验室复测,出具更详细的初筛数据。”我底气还在,但声音己经开始颤了一点。
许见点头:“可以。我理解小团队的顾虑。并且,我也不想剥削你们的创意。我来不是要吞掉你们,而是想把你们的产品模式变成可持续的商业案子。我们的公司在这方面有经验,如果合作方式清晰公平,对双方都有好处。”
那句话听起来像糖,但我敏感得很:市场上甜言蜜语和刀锋式的帮助之间,往往只隔着一页合同。秦婉的眼睛里闪出“这就对了”的光,李小芮在一旁偷偷给我挤了个眼神,示意我别急着答应。
咖啡的蒸汽在我们之间凝成了一道短暂的雾。就在这会儿,门口的推门声把我的注意力拉得彻底:一个中年男人走了进来,衣着考究,手里握着一个名片夹,眼神冷静。他扫了一圈人群,最后定格在我们的桌上。从宿舍到上市:我的日化帝国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从宿舍到上市:我的日化帝国最新章节随便看!我的心里像被人按了一下暂停键——这就是昨天教授和我说的“有点紧张是好事”的那种感觉。
那男人径首走过来,微笑着伸出手:“你好,我是盛景集团创新部,方总,见到你们很高兴。”他把名片递过来,金色烫印的字体在灯光下略显锋利。我接过来,指尖能感觉到名片的厚度,像拿着一片尚未开封的刀刃。
“盛景集团?”李小芮小声嘀咕,“这不是……那个盛景川家族的公司吗?”
方总的笑容不减分毫,他坐下,目光在我和周晏之间转了转:“我昨天在评审现场注意到你们的演示,香味很独特。我们一首在看年轻市场的创新项目。今天来只是想顺便了解一下你们现在的阶段和诉求,没有要抢占的意思。如果你们愿意,我们公司也可以提供资金和渠道支持。”
秦婉的手开始不自觉地摸了摸口袋里的名片,眼里几乎要冒出星星。周晏却皱了眉:“抱歉,我们现在还没有法务与知识产权的准备,任何合作都要先明确这些条款。”
方总轻笑:“这很合理。我们的做法是先签好三方保密协议,再做小批量试产。如果你们表现出色,我们可以考虑独家合作或战略投资。你们不用着急回答,回去讨论,也可以带我们去你们的实验室复检。”
听到“独家合作”和“战略投资”这些词汇,胸口的那只小鼓又猛跳了几下。我知道这听起来到有点不真实,但现实里的东西往往需要用代价去换。我抬头看了看周晏,他的眼里是认真而略带防备的光。“你们先给我们合同样本和具体流程吧,我们好律师评估。”他终于说。
方总点头,从名片夹里抽出一张薄薄的合同框架,像是中产阶级的礼物,条款写得清楚但不露全部底牌。他的声音低沉而温和:“这只是个初稿,你们可以修改,当然,早签的话我们可以早点推进试产。”
我接过那份初稿,指尖再次触到文字的冰凉。就在我准备回应的时候,手机在我裤兜里震了一下——是高启明教授的未接来电。我的心猛地一沉,教授这一通电话通常不是好事。
方总看着我,微微一笑:“教授常常会这样,他是个好顾问。你们想现在就回去商量,还是留几个问题我现在就答?”
我咽了一口咖啡的苦:“我们需要时间。也希望先做一些法律上的准备。”
方总站起来,礼貌地合上笔记本:“很好,你们再考虑。我会把我的联系方式和公司的合规联系人发给你们。无论如何,保持沟通。”他把名片推给我,名片下面的小字清晰写着“盛景集团·创新中心·方明”。
他走出咖啡馆的时候,背影在橘黄的街灯下拉长,像个带着微笑的掠夺者。我握着那张名片,指节白了又红,像是握着一根即将决定未来的缰绳。
门口关上了,咖啡馆里恢复了安静,我终于按照顺序把事情一件件放回脑袋:有人想合作、有人提独家条款、我们没有法律保护、教授打电话、还有盛景集团那只随时可能落下的手。
李小芮把手搭在我肩膀上,轻声说:“别急,一步一步来。先问清楚合同条款和合规联络人,千万别当场签字。我们有周晏、有教授、有几位可靠的朋友,不是孤军奋战。”
我抬头看着窗外的路灯,想象着未来像一张地图,有些地方标注为“机遇”,有些地方写着“陷阱”。我把那张厚重的名片折进钱包,像把一个未知的票据收藏起来。夜还长,选择也还多。明天,我们会先把合同拿给教授和他信任的法律顾问看;后天,或许要到那家盛景集团的合作部门做更深入的沟通;而此刻,我只想把心里的紧张和一点点期待,揉成一句话:我们不能因为害怕而放弃机会,但也不能用天真的勇敢去换未来。
门外的夜风吹进咖啡馆,带来一阵街角小店的披萨香。我把手伸进口袋,摸到了那张试香纸,纸上的香味在夜里显得柔软而顽强。我笑了一下,把它放在嘴边,像对自己未来做了个秘密的承诺:不论对手是谁,我都要把我的香味,留在这个世界上。
(http://www.220book.com/book/8DN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