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擦黑时,山阴县外的钱塘河边,两个摸鱼的半大孩子先喊破了天。
“娘啊——!是手!水里飘着只人手!”
十二岁的狗蛋抱着鱼篓子往岸上爬,脚滑摔在泥里,指尖还沾着芦苇丛里带腥气的水。旁边的柱子比他还小,早吓得缩在芦苇根下,脸白得像河面上的浮霜,指着不远处那团漂浮的东西,嘴唇哆嗦得说不出整话。
里正赶到时,河边己经围了七八个人,没人敢靠近那片泛着黑的水域。老里正攥着烟杆的手都在抖,眯眼瞅着水里那截苍白的手臂,还有露在外面的半截青布衣袖,喉结滚了滚,转头冲身后的衙役喊:“还愣着干啥?快去报官!找新来的沈县尉!”
沈砚赶到河边时,暮色己经沉得厉害,风卷着芦苇叶打在脸上,又凉又割人。他刚上任三天,官服还没穿顺溜,听到“人手”两个字时,胃里先翻了个底朝天——出发前他特意灌了半壶浓茶压着,可这会儿站在河边,那股子混着腐臭的水腥味钻进鼻子,还是让他忍不住别过脸,指尖掐紧了腰间的铜牌。
“县尉大人,您要是撑不住,就去那边槐树下歇会儿。”
清脆的女声从身后传来,沈砚回头,就见个穿粗布短打的姑娘扛着个木箱子走过来,梳着利落的双丫髻,鬓边别了朵晒干的金银花,手里还拎着个布包,里面露出半截银制的探针。是仵作老苏家的女儿,苏晚。
老苏上周查坟时摔断了腿,这姑娘就顶了职,成了山阴县第一个女仵作。前两日沈砚去验个溺亡的乞丐,刚蹲下身就晕了血,还是苏晚替他验完了尸,最后递过来块薄荷糖,说“县尉大人要是怕血,查案时带着这个,能压点腥气”。
这会儿苏晚己经脱了鞋,卷着裤腿踩进浅水里,木箱子放在岸边,打开来里面是大小不一的瓷瓶和麻布。她动作麻利地捞起那截手臂,又用长杆在周围探了探,没多久,竟从芦苇根下勾出了更多东西——散落的腿骨、裹着烂布的躯干,还有颗泡得发胀的头颅,长发缠在芦苇上,像团发黑的水草。
沈砚强忍着不适凑过去,目光落在那头颅的指尖上。死者指甲缝里卡着点东西,不是泥,倒像是某种深色的粉末,凑近了能闻到点极淡的香气。
“是龙脑香。”苏晚忽然开口,手里正用银探针拨弄着死者的指甲,“只有官宦或富贵人家才用得起,寻常百姓连见都见不到。”
沈砚猛地抬头,就见苏晚己经把那截手臂放平,指尖按在肘关节处:“骨缝里有裂痕,应该是被人砍断时留下的,凶器是钝刀,而且凶手力气不小——你看这里,骨头都劈岔了。”
正说着,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县丞周显带着两个衙役赶来了,老远就喊:“沈县尉,怎么样了?是不是哪个流民失足落水,被鱼啃得散了架?”
周显是个微胖的中年人,穿着件月白长衫,走到河边只瞥了一眼,就皱着眉捂了鼻子:“依我看,定是如此。最近天旱,流民多,失足落水的也常见,让人把尸块敛了,贴个告示找家属,这事就算了了。”
“周大人,”沈砚往前走了一步,挡住他要转身的路,“死者指甲里有龙脑香,身上穿的青布是蜀锦,寻常流民穿得起蜀锦?用得起龙脑香?”
周显的脸色顿了顿,眼神扫过苏晚手里的尸块,又落回沈砚脸上,语气沉了些:“沈县尉刚上任,怕是不知道山阴县的情况。这蜀锦也有便宜的仿品,龙脑香说不定是哪个香铺丢的,被死者捡了去。不过是具无名尸,何必这么较真?”
沈砚还想再说,苏晚忽然拉了拉他的衣袖,递过来一块东西。是块从死者衣襟里找出来的丝帕,叠得整齐,上面绣着朵黑色的莲花,针脚细密,边缘还滚着圈银线——这帕子料子是真的云锦,摸在手里又软又滑,绝不是仿品。
“周大人,您见过流民用云锦帕子,还绣黑莲的吗?”苏晚把帕子递到周显面前,语气里带着点反问,“而且死者身上没有溺水的迹象,肺里没进水,是先被杀,再抛尸的。”
周显的目光落在黑莲帕子上时,瞳孔明显缩了一下,伸手想拿,又顿了顿,转而摆了摆手:“就算是他杀,也不过是富户间的私仇,沈县尉慢慢查就是。本官还有事,先回县衙了。”
说罢,他不等沈砚回应,转身就上了马,马蹄声得得地往县城方向去,竟像是在逃。
沈砚盯着他的背影,又低头看了看手里的黑莲帕子,指尖能摸到帕子边角处绣错的一针——那针脚歪得厉害,像是绣的时候手在抖。
“县尉大人,”苏晚把尸块小心地裹进麻布,“这黑莲,我好像在哪见过。”
沈砚回头看她,就见她皱着眉,蹲在岸边翻自己的布包,从里面拿出一张揉皱的纸,展开来是张通缉令,上面画着个逃犯,旁边写着“涉嫌盗窃官银,随身携带黑莲标记”。
“上个月府里发的通缉令,说这逃犯是‘黑莲会’的人。”苏晚指着通缉令上的黑莲图案,“你看,和帕子上的一模一样。”
风又吹过来,芦苇叶沙沙作响,沈砚手里的黑莲帕子被吹得晃了晃,那朵黑色的莲花在暮色里,像是要活过来似的。他忽然想起父亲临终前的话——十年前父亲被定“通敌”罪时,案卷里也提过一句“查获黑莲标记”。
“把尸块敛好,”沈砚攥紧了帕子,语气比刚才沉了些,“先查死者身份,重点查山阴县有蜀锦、用龙脑香的富户。另外,去查查周县丞——他刚才看这帕子的样子,不对劲。”
苏晚应了声,刚要动手,就听身后的衙役喊了一声:“县尉大人!看这里!”
是刚才守在岸边的衙役,手里拿着个从芦苇丛里捡来的银簪,簪头是朵梅花,上面还沾着点暗红的血迹。
沈砚走过去,接过银簪,指尖蹭到血迹时,忽然想起前两日在县衙门口,看到富户张老爷的外室,头上插的就是这么一支梅花银簪。
张老爷是山阴县的大户,做绸缎生意,家里有蜀锦,也用得起龙脑香——难道死者,是张老爷的外室?
暮色彻底沉了下来,钱塘河里的水泛着冷光,沈砚看着手里的银簪和黑莲帕子,忽然觉得这案子,恐怕比他想的还要复杂。而那朵黑色的莲花,像是个引子,正慢慢拉开十年前那场旧案的序幕。
作者“幼稚园扶奶奶过马路”推荐阅读《大宋洗冤录:青衫提刑》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8E1C/)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