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学教授李崇明的反对,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块巨石,激起了层层涟漪。几位倾向于旧派的官员也纷纷出言附和。
“李教授所言极是!工曹从事虽为佐吏,亦关乎一州工政民生,岂能轻授白身?”
“听闻此子年仅弱冠,虽有些许巧技,然则经义文章如何?资历人望如何?恐难服众!”
“若此例一开,日后岂不是什么匠人、方士都可登堂入室?礼法何存!”
一时间,议事堂内充满了对宋尘资格和出身的质疑,矛头首指章涵“滥用职权”、“破坏规制”。
章涵面沉如水,并未立刻反驳,而是等众人声音稍歇,才缓缓开口:“诸位同僚,可知去年淮南路漕运梗阻,数县税粮延期,朝廷降旨申饬之事?”
众人一愣,不知他为何突然提起此事。
“可知今年春,我州临川县牲畜疫病横行,百姓损失惨重,几酿民变?”章涵继续问道。
他目光扫过在场众人,最后落在李崇明身上:“李教授忧心士子之心,本官甚为理解。然则,为官者,首重实务,解民倒悬,富国强兵。宋尘虽出身寒微,然其巧解漕运、防治疫病、创设工坊以增税收,此乃实实在在的功绩!难道这些利国利民之举,还比不上一纸空文,几句清谈吗?”
他语气渐重:“如今圣上励精图治,讲求的便是‘经世致用’!若只因出身,便将此等实干之才拒之门外,才是真正的寒了天下有心报国之人的心!才是罔顾圣恩,辜负黎民!”
章涵一番话,掷地有声,将争论拔高到了“经世致用” versus “空谈资格”的层面,牢牢占据了推行新法的政治正确。
李崇明等人一时语塞,面红耳赤。他们可以质疑宋尘的出身,却无法否认他那些实实在在的功绩,尤其是在皇帝推崇新政、注重实效的背景下。
这时,一位一首沉默的官员,掌管刑名的刘司法参军开口了,他语气平和:“章参军所言,不无道理。然则,宋尘毕竟年轻,骤然授予州府职位,恐其经验不足,难以胜任。依我看,不如先让其在工曹挂个‘学习行走’的名头,观察一段时日,若果然堪用,再行任命不迟。”
作者“南赡部州的津久茂”推荐阅读《我的预知模拟器》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这看似是折中之策,实则是缓兵之计,想将宋尘边缘化。
章涵岂能不知?他正欲反驳,门外忽然传来通传:“报——!八百里加急军报!”
一名风尘仆仆的信使疾步闯入,单膝跪地,双手呈上一封插着羽毛的信函:“禀各位大人!北疆急报!辽人犯边,陛下震怒,己命枢密院筹备军需,限令各州府于半月之内,筹措皮裘五千领、治疗金疮之药物若干,火速运往边境!延误者,严惩不贷!”
满堂皆惊!
北疆战事起!军需筹措,时间紧迫,任务艰巨!皮裘还好说,可这治疗金疮的药物,需求量巨大,短时间内如何能备齐符合要求的数量和质量?
这突如其来的军令,瞬间打破了堂上关于宋尘任命的僵局。
章涵眼中精光一闪,意识到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他立刻起身,朗声道:“军情紧急,刻不容缓!筹措军需,乃我等义不容辞之责!关于宋尘任命之事,以后再议。当务之急,是完成朝廷谕令!”
他目光转向众人,最后定格在之前反对最激烈的李崇明身上:“李教授,诸位同僚,既然大家对宋尘之能尚有疑虑,不如此次筹措金疮药物之事,便交由他来负责协理如何?若他能在期限内圆满完成此事,便证明其确有能力,出任工曹从事一职,诸位不得再有异议!若他办砸了……本官自当向朝廷请罪,并永不录用此人!”
他这是要借这突如其来的危机,为宋尘搭建一个证明自己的舞台!而且是一场只能胜不能败的豪赌!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章涵身上,然后又下意识地想象着那个尚未在场的年轻身影。
将这个关乎前线将士性命、关乎一州官员前程的艰巨任务,压在一个毫无州府经验的乡下少年肩上?
这章参军,未免也太胆大妄为了!
李崇明等人面面相觑,最终咬牙道:“好!就依参军之言!若那宋尘果真能办成此事,老夫……老夫便亲自向他赔罪!”
压力,瞬间来到了尚未正式入职的宋尘这一边。
而此刻的宋尘,还在客舍中翻阅着郑先生送来的州府工曹历年文书,对这场因他而起、又即将由他终结的风波,尚一无所知。
(http://www.220book.com/book/8ECY/)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