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尘被任命为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的消息传出,在朝堂上引起了不小的波澜。明眼人都看得出,这是明升暗降,剥夺了宋尘的军权。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这个新设的、权责模糊却又看似位高权重的机构,又让许多人摸不着头脑,不敢轻易下结论。
旧党残余势力暗自窃喜,觉得宋尘这柄锋利的刀终于被皇帝收了起来。新党内部则反应不一,章惇等人虽觉可惜,但也理解皇帝的制衡之道,且宋尘并未完全失势,仍保留了馆阁和东宫职位,未来可期。
宋尘本人则显得十分平静,甚至有些“乐见其成”。他迅速交接了北疆的军务,将神机营的指挥权和轰天雷的核心生产技术(简化版)移交给了皇帝首管的军器总监,表现得毫无留恋。
他这种坦然的态度,反而让一些准备看笑话的人感到失望,也让皇帝对他的信任恢复了几分。
很快,宋尘就走马上任,入驻了临时划拨给总理衙门的一处官邸。他没有大兴土木,而是首先着手搭建班底。他征调了一批精通各国语言、熟悉边境情势的低阶官员和士子,同时,将“技术验证局”的核心成员,以各种名义(如书吏、通译、随员)安插进了衙门的关键岗位。
这个新衙门,表面上是处理与辽、夏、吐蕃等的邦交文书、朝贡贸易,但宋尘赋予它的核心职能,是对外情报的搜集、分析和策反。他要将这个衙门,打造成自己新的眼睛、耳朵和触手。
他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利用与辽国谈判战后事宜(辽国因幽州之失和后勤被毁,己遣使求和)的机会,深度渗透辽国。
与此同时,他并没有放松对朝堂内部那条“暗线”的追查。他动用了“技术验证局”留在京城的所有力量,结合总理衙门所能接触到的官员档案、往来文书,秘密调查那些在之前弹劾风潮中若隐若现、以及在吕相死后行为异常的人员。
线索,似乎指向了几个看似不太起眼,却身处要害部门的中层官员,他们分属不同派系,但都与宫内司礼监的某些太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司礼监……皇帝的家奴……宋尘若有所思。如果“暗线”的源头在宫内,那事情就更加复杂和危险了。
就在宋尘暗中布局之时,太子奉皇帝之命,来到总理衙门“观摩学习”。这显然是皇帝进一步巩固宋尘与东宫联系,也是对他的一种安抚和未来投资。
太子对宋尘极为尊敬,虚心请教治国方略、外交之道。宋尘也倾囊相授,并结合总理衙门的事务,向太子阐述了情报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利用经济、文化等手段辅助外交,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这位未来君主的思维。
这一切,都落在某些有心人眼里。
这天,宋尘正在衙门内审阅关于西夏近期在边境异动的报告,一名心腹属官匆匆而入,递上一封密信。
“大人,江南急报!我们的人……发现了赵广武的余孽在沿海活动的踪迹!他们似乎与一股新的海上势力勾结,正在大量收购生铁、硫磺和硝石!”
赵广武的余孽?收购制造火药的原料?
宋尘眼中寒光一闪。赵广武虽死,但他的势力并未完全清除。这些人蛰伏许久,如今突然冒头,还大量收购军需物资,想干什么?复仇?还是……有更大的图谋?
而且,偏偏是在他刚刚被调离军队,专注外交事务的时候?
这仅仅是巧合吗?
宋尘感到,一张无形的网,似乎正在江南重新编织。而网的目标,很可能依旧是他。
他立刻下令:“加派人手,盯紧他们!查明他们与哪股海上势力勾结,收购的物资运往何处!必要时,可以动用当地驻军,但需隐秘,不可打草惊蛇!”
看来,他这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第一个要“总理”的,恐怕不是辽国和西夏,而是这来自海上和内部的暗流。
新的棋局己经展开,对手不再仅仅是明面上的敌军,还有隐藏在黑暗中的幽灵,以及……波澜诡谲的朝堂与江湖。
(http://www.220book.com/book/8ECY/)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