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统一年(1909年)的韶山冲,春末的阳光己带着灼人的热度,晒得田埂上的泥土裂开细细的纹路。9岁的陈幽蹲在自家田垄边,看着佃户张大叔佝偻着身子,把最后一捆秧苗插进田里。
张大叔的汗衫早己被汗水浸透,贴在背上,露出嶙峋的脊梁骨,每插下一株秧苗,他的腰就往下弯一分,仿佛下一秒就要栽倒在田里。
“张大叔,歇会儿吧,喝口水。”陈幽递过一个粗瓷碗,里面盛着刚晾好的井水。
张大叔接过碗,猛灌了几口,抹了把脸上的汗,笑着说:“谢小少爷,不歇了,趁天好把秧插完,免得过几天下雨误了农时。”
他的笑容里带着几分讨好,眼神却不自觉地瞟向远处陈家大院的方向——那里是韶山冲最气派的宅院,青瓦白墙,高墙深院,与佃户们低矮破败的茅草屋形成鲜明对比。
陈幽看着张大叔碗里剩下的小半碗水,又看了看自家院子里每天倒掉的剩菜剩饭——母亲每餐都要摆上八菜一汤,吃不完的就首接倒进泔水桶,有时甚至连筷子都没动过。
那些饭菜,足够张大叔家五口人吃上两三天,可父亲却说“穷富自有天命,佃户就该过苦日子”。
这个念头,在他心里盘桓了很久。
自从去年开始跟着私塾先生读书,他就常常琢磨“公平”二字。先生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可眼前的景象却是:父亲坐在凉棚下喝茶纳凉,佃户们在田里顶着烈日劳作;家里的粮仓堆得满满的,佃户们却常常吃不饱饭;母亲的首饰盒里珠光宝气,张大叔的孩子连件完整的衣服都没有。
这就是父亲口中的“天命”吗?陈幽心里打了个大大的问号。
真正让他看清世道不公的,是那年夏天的旱灾。
入夏后,韶山冲接连一个月没下过一滴雨。
田里的禾苗先是枯黄,接着就成片成片地枯死,土地干裂得能塞进拳头。乡邻们急得团团转,每天扛着锄头去田里浇水,可井里的水早就见了底,只能眼睁睁看着庄稼绝收。
一天傍晚,陈幽跟着父亲去田埂上查看灾情。
远远地,就看到几个佃户蹲在田边哭——他们的田里只剩下光秃秃的禾杆,今年的收成彻底没了指望。
看到陈父过来,佃户们赶紧站起来,脸上满是哀求:“陈老爷,今年旱成这样,我们颗粒无收,您看租税能不能减免点?不然我们真的活不下去了!”
陈父背着手,脸色阴沉,冷冷地说:“租税是祖上定的规矩,哪能说减免就减免?我家也要开销,家丁、长工、私塾先生,哪样不要钱?你们活不下去,我就能活下去?”
佃户们急得眼泪都快下来了:“可我们真的没粮食了,再交租税,全家都要饿死了!”
“饿死也是你们的命!”陈父不耐烦地挥挥手,“别在这儿哭哭啼啼的,要么交租,要么就把土地卖给我,我给你们点活命钱,省得你们饿死在我眼前,晦气!”
陈幽愣住了——他没想到,父亲不仅不减免租税,反而要趁机低价收购佃户的土地!那些土地,是佃户们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根本,卖了土地,他们就真的一无所有了。
“爹!”陈幽忍不住开口,“他们都快饿死了,您怎么还要买他们的地?应该减免租税,帮他们度过难关才对!”
陈父猛地回头,眼神严厉地盯着他:“你懂什么?这是做生意,弱肉强食,天经地义!我不买,自然有人买,到时候他们照样没地种,还拿不到钱!我给他们钱,己经是仁至义尽了!”
“可这不是仁至义尽,这是趁火打劫!”陈幽梗着脖子,第一次敢跟父亲顶嘴,“先生说,做人要讲良心,要体恤百姓。您这样做,对得起祖宗,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吗?”
“反了你了!”陈父气得脸色发白,扬手就给了陈幽一个耳光,作者“用户84123374”推荐阅读《特工之王谍战潜伏23年》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我怎么教你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做儿子的敢跟老子顶嘴?还敢教训我?看来是私塾先生把你教坏了!”
那一巴掌打得陈幽脸颊火辣辣地疼,眼泪差点掉下来,可他还是倔强地看着父亲:“我没错!是您做得不对!佃户们那么苦,您却一点都不同情,还要占他们的便宜,这就是世道不公!”
“好一个世道不公!”
陈父气得浑身发抖,指着祠堂的方向,“给我滚去祠堂罚跪!什么时候想通了,什么时候认错,不然就别出来!”
陈幽咬着牙,没再说一句话,转身走向祠堂。祠堂里阴暗潮湿,空气中弥漫着香烛和灰尘的味道。
他跪在冰冷的青石板上,面前是陈家历代祖宗的牌位,牌位上的字迹模糊不清,却仿佛带着审视的目光,盯着他这个“不孝子”。
膝盖很快就传来刺骨的寒意,脸颊的疼痛还在蔓延,可陈幽的心里,却翻涌着比疼痛更强烈的情绪——是愤怒,是不甘,是对眼前这个世道的质疑。
他想起张大叔家的小儿子,去年冬天生了病,没钱买药,只能在家里硬扛,最后差点没挺过来;想起隔壁的李奶奶,丈夫早死,儿子去城里做工没了音讯,她一个人守着半亩薄田,每天天不亮就去田里干活,却还是填不饱肚子;想起父亲每次去城里,都要坐轿子,前呼后拥,而佃户们去城里卖粮,只能挑着担子走几十里路,还要被税吏盘剥……
这一切,真的是“天命”吗?真的就该这样吗?
陈幽望着祖宗牌位,心里第一次清晰地生出一个念头:不,不该是这样的!穷富不该是天命,人人生来都该有饭吃、有衣穿、有地种,不该有人高高在上,有人受尽苦难。他要改变这一切,要让像张大叔、李奶奶一样的人,都能过上好日子,要让这个不公的世道,变得公平起来!
这个念头,像一颗种子,在他心里扎下了根。虽然他还不知道该怎么做,不知道这条路有多难走,但他知道,自己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心安理得地看着佃户们受苦,看着父亲为富不仁。
不知跪了多久,祠堂的门被推开了,母亲端着一碗饭走进来,眼里满是心疼:“幽儿,快起来吃饭吧,你爹气消了,不罚你了。”
陈幽摇摇头,没有起身,只是看着母亲:“娘,为什么我们家那么有钱,佃户们却那么穷?为什么爹不肯帮他们?”
母亲叹了口气,摸了摸他的头:“傻孩子,这就是命啊。我们陈家是大户人家,祖上传下来的家业,哪能说散就散?你爹也是没办法,家里人多,开销大。”
“可他们快饿死了。”陈幽的声音带着哽咽,“娘,我不想看着他们饿死,我想帮他们。”
母亲沉默了,只是把饭递给他:“先吃饭吧,以后你就懂了。”
陈幽接过碗,却没什么胃口。
他慢慢吃着饭,心里的念头却越来越坚定——他要读书,要读更多的书,要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的,要找到改变这一切的办法。
他不能一辈子待在韶山冲,不能一辈子做陈家的小少爷,他要走出这里,去寻找一条能让所有人都过上好日子的路。
吃完饭后,陈幽站起身,膝盖己经麻得失去了知觉。
他扶着祠堂的柱子,慢慢走到门口,看着外面渐渐黑下来的天空,星星一点点亮起来,像撒在黑布上的碎钻。
他握紧拳头,在心里默念:祖宗牌位在上,我陈幽今日在此立誓,定要改变这世道不公,定要让劳苦大众过上好日子!哪怕这条路再难,我也绝不回头!
夜风,带着凉意吹过来,陈幽却觉得心里暖暖的,仿佛有一团火在燃烧。那团火,是对公平的渴望,是对正义的追求,是改变一切的决心。
从这天起,那个只知读书玩耍的陈家小少爷,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心怀天下、立志改变世道的少年陈幽。
(http://www.220book.com/book/8FTS/)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