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3年(民国12年)春,巴黎近郊的华工联络站里,阳光透过破旧的窗户,洒在堆满文件的木桌上。
陈幽正低头整理华工运动的资料,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他要把近两年来华工动员、游行抗议、权益争取的经验,汇总成一份《旅法华工运动总结报告》,留给接替他工作的同志。
“默之,有重要通知!”
邹宇快步走进来,手里拿着一封盖着旅欧支部印章的信,脸上带着既严肃又欣慰的神情,“组织决定选派你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深造!”
“赴苏联?”
陈幽手里的笔“啪嗒”掉在桌上,眼里满是惊讶。
他早听说莫斯科中山大学是专门为中国革命培养人才的学校,能去那里系统学习革命理论,是无数进步青年的梦想,可他从没想过,这个机会会落在自己头上。
“对!”邹宇将信递给陈幽,语气郑重,“这次选派的都是表现突出、思想坚定的骨干,组织考虑到你理论扎实、实践经验丰富,还在狱中坚守秘密,经过支部讨论,一致同意推荐你去。莫斯科那边主要教授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革命组织方法和情报技能,对你以后的革命工作大有裨益。”
陈幽接过信,指尖抚过“选派陈幽同志赴苏深造”的字样,心里既激动又犹豫。
激动的是,能有机会去苏联学习先进理论,为革命储备本领;犹豫的是,他舍不得法国的革命工作,舍不得并肩作战的战友,尤其是苏木——自赴法以来,两人形影不离,一起做工、一起编辑刊物、一起动员华工、一起被捕入狱,早己是过命的兄弟。
“我……”陈幽张了张嘴,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邹宇看出了他的心思,拍了拍他的肩膀:“我知道你舍不得这里的工作,舍不得苏木。但革命需要长远考虑,你去苏联学好本领,将来回国能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比留在法国做具体工作更重要。”
他顿了顿,语气低沉下来,“至于苏木,支部决定让他留下——目前华工工作离不开他,他熟悉情况,能稳住局面。”
陈幽心里一沉,他知道,这次分开,或许就是长久的别离。
他站起身,快步走向苏木负责的华工夜校。夜校里,苏木正站在煤油灯下,教华工们念法语单词,脸上带着熟悉的笑容。
看到陈幽进来,他笑着招手:“默之,你来啦!我刚跟华工们说,下个月要组织他们跟工厂谈判,争取再涨点工资。”
陈幽看着苏木兴奋的样子,心里五味杂陈。他走上前,拉着苏木走出夜校,在僻静的巷子里,轻声说:“苏木,我要去苏联了,组织选派我去莫斯科中山大学深造。”
苏木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眼里满是难以置信:“去苏联?什么时候走?那这里的工作怎么办?”
“下周就走,”陈幽低下头,声音有些沙哑,“组织让你留下,负责华工工作。苏木,对不起,不能跟你一起继续干了。”
苏木沉默了很久,突然用力拍了拍陈幽的肩膀,眼里闪过一丝不舍,却很快被坚定取代:“好!你去!去苏联好好学,特工之王谍战潜伏23年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特工之王谍战潜伏23年最新章节随便看!把真本事学到手!这里的工作你放心,我一定守好,等你回来,咱们再一起干革命!”
他顿了顿,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磨得发亮的铜哨子,递给陈幽,“这个你拿着,以前咱们在北平发刊物,你用它吹信号,现在你带着,就当我跟你一起去苏联了。”
陈幽接过铜哨子,冰凉的金属触感让他眼眶发热。
这是他们在北平秘密分发《新曙光》时用的信号哨,多少次危急时刻,都是这个哨子传递安全信号。他紧紧攥着哨子,用力点头:“好!我带着它!苏木,你一定要照顾好自己,注意安全,等我回来!”
他不知道的是,这次分别,竟成了永别。
多年后他才得知,苏木在他赴苏后,继续坚守华工工作,两年后回国,加入中国工农红军,成为红军的重要领导之一。
在井冈山第五次反“围剿”战斗中,为掩护战友撤退,他身中数弹,英勇牺牲,牺牲时手里还攥着当年他们一起编辑的《少年》刊物。
接下来的几天,陈幽开始紧锣密鼓地准备赴苏事宜。
他将《旅法华工运动总结报告》整理完毕,详细标注了华工联络点的位置、联络员的姓名、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亲手交给苏木;他逐一拜访邹宇、登贤、张会长等战友和同胞,感谢他们两年来的帮助与支持;他还去了曾经做工的里昂纺织厂,跟熟悉的华工们告别,叮嘱他们“一定要团结,跟着组织走”。
临行前一晚,旅欧支部为陈幽举行了简单的送别会。
邹宇递给他一封写给莫斯科中山大学负责人的介绍信,语重心长地说:“默之,去了苏联,要珍惜这次学习机会,好好学理论、学技能,不要辜负组织的期望。记住,无论到了哪里,都要坚守信仰,不忘初心,不要忘了你是为谁而革命,不要忘了国内的劳苦大众。”
登贤拍了拍他的肩膀:“到了莫斯科,多写信回来,告诉我们那边的学习情况。华工们都盼着你回来,我也盼着你回来,咱们再一起跟资本家、跟反动派斗!”
陈幽一一记下,深深鞠了一躬:“各位战友,谢谢你们!我一定好好学,早日回来,跟大家一起并肩作战,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为劳苦大众的解放,贡献自己的一切!”
第二天清晨,陈幽背着简单的包袱,手里攥着苏木送的铜哨子,踏上了前往苏联的旅程。
站在巴黎火车站的月台上,他最后看了一眼这座承载了他两年革命记忆的城市——塞纳河的波光、华工聚居区的炊烟、夜校的煤油灯、战友们的笑容,一一在脑海里闪过。
火车缓缓开动,苏木和战友们的身影渐渐远去。陈幽靠在车窗上,心里既不舍又坚定。
他知道,这次赴苏深造,是革命赋予他的新使命;他也知道,前方的路还很长,还会有更多的挑战和考验。但他无所畏惧,因为他心中有信仰,肩上有责任,身后有战友和同胞的期盼。
火车驶离巴黎,向着苏联的方向前进。
陈幽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风景,心里充满了期待——莫斯科中山大学,这座革命的熔炉,将见证他的成长;而他,也将在那里,为中国革命积蓄更强大的力量。
(http://www.220book.com/book/8FTS/)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