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民国13年)秋天,莫斯科中山大学的密码训练室内,暖气烘得人脸颊发烫,可陈幽却丝毫感觉不到暖意——他的目光紧紧锁在桌上的密码纸,指尖在草稿纸上快速演算,眉头拧成了疙瘩。
纸上是一串看似无序的字母:“LFSV QZHP XGJT”,这是密码课程的入门测试题,要求在半小时内破解出对应的明文。
“密码的核心是‘规律’,无论多复杂的密码,都有其编制逻辑。”
授课的伊万诺夫教授站在讲台上,手里拿着粉笔,在黑板上写下“替换密码”西个大字,“最基础的替换密码,是用一个字母代替另一个字母,比如A=B,B=C,关键是找到字母出现的频率——在英语中,E出现的频率最高;在汉语拼音中,A、O、E出现的频率最高,这就是破解的突破口!”
伊万诺夫教授的话像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陈幽的思路。
他立刻在草稿纸上统计字母出现的频率:“L”出现3次,“F”“S”“V”等各出现2次。
结合教授所说的“频率法”,他大胆假设出现次数最多的“L”对应拼音中最常用的“O”,再根据汉语词语的搭配习惯,逐一推导——“LFSV”推导为“OURS”(我们的),“QZHP”推导为“”(国家),“XGJT”推导为“PEOP”(人民)。
“是‘OURS TRY PEOPLE’(我们的国家人民)!”陈幽猛地抬起头,兴奋地喊道。
此时距离测试结束还有十分钟,他是全班第一个完成破解的学员。
伊万诺夫教授走过来,拿起他的草稿纸,仔细看了一遍,眼里满是赞许:“很好!陈幽同志,你不仅掌握了频率法的核心,还能结合语言习惯推导,具备优秀密码破译员的关键素质——逻辑思维与语言敏感度。”
密码破译很快成为情报课程的核心重点,伊万诺夫教授系统讲解了从简单到复杂的各类密码:替换密码、移位密码、多表密码、维吉尼亚密码,每种密码都从“编制原理”“破解技巧”“实战案例”三个维度展开,层层深入。
在学习多表密码时,难度陡然提升。
这种密码用多个替换表交替加密,破解时需要先确定替换表的数量,再逐一推导每个表的对应关系。
第一次接触这类密码时,全班大多数学员都束手无策,陈幽却越算越投入——他把密码纸铺在桌上,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字母分组,结合教授讲的“卡西斯基试验法”,通过寻找重复出现的字母序列,计算间隔距离,最终确定替换表数量为3个。
“多表密码的破解,就像剥洋葱,要一层层找到规律。”
陈幽在笔记本上写下感悟,“第一步找重复序列定表数,第二步用频率法破单表,第三步验证逻辑连贯性,缺一步都不行。”
凭借着缜密的逻辑思维,他再次率先完成破解,伊万诺夫教授在课堂上展示了他的解题过程,称赞道:“陈幽同志的解题思路,既严谨又高效,值得所有学员学习!”
为了提升破译水平,陈幽把课后时间几乎都用在了密码研究上。
他从学校图书馆借来大量中外密码案例集,从一战时期的军事密码,到苏联国内战争中的情报密码,再到中国古代的藏头诗、密写诗,逐一拆解分析。
在一本《中国古代密码案例》中,作者“用户84123374”推荐阅读《特工之王谍战潜伏23年》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他看到“藏头诗以首字连句为密,藏尾诗以尾字成意”,深受启发:“原来密码不仅是字母数字的组合,还可以结合语言文化,这对未来在中国开展密码工作很有借鉴意义!”
他还主动向伊万诺夫教授请教实战经验。一次课后,他问道:“教授,在实战中,如果遇到从未见过的密码类型,该如何破解?”
伊万诺夫教授沉吟片刻,回答:“首先,保持冷静,不要被陌生的形式吓住——任何密码都是‘人编的’,必然有逻辑;其次,从己知信息入手,比如发报时间、地点、发报人身份,推测密码可能的编制逻辑;最后,大胆假设,小心验证,通过不断试错找到规律。记住,密码破译不仅是技术,更是耐心和智慧的较量。”
陈幽把这番话记在心里,开始尝试自主编制密码。
他结合汉语特点,发明了一种“拼音首字母+笔画数”的混合密码:用拼音首字母表示汉字,用笔画数作为替换依据,比如“中”(ZHONG)首字母为Z,笔画数为4,加密为“Z4”。
他把这种密码写在纸条上,交给同学破解,既能检验自己的编制水平,也能从同学的破解过程中找到改进方向。
一次密码对抗训练中,全班分为“加密组”和“破译组”,陈幽被分到破译组,负责破解加密组编制的复杂密码。
加密组用的是“维吉尼亚密码+汉语谐音”的混合密码,难度极大——不仅需要破解多表替换,还要结合谐音理解语义。
陈幽没有慌乱,他先按照维吉尼亚密码的破解方法,确定密钥长度为5,再逐一破解每个替换表,得到一串看似无意义的拼音:“TAN SUO ZHONG GUO GE MING DAO LU”。
结合汉语谐音,他将“TAN SUO”(探索)、“ZHONG GUO”(中国)、“GE MING DAO LU”(革命道路)连起来,最终破解出明文:“探索中国革命道路”。
当他说出答案时,全班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加密组的组长感慨道:“我们以为这种混合密码很难破解,没想到陈幽你这么快就解出来了,太厉害了!”
伊万诺夫教授走上前,拍了拍陈幽的肩膀:“陈幽同志,你在密码破译方面展现出了过人的天赋和努力。密码工作是情报工作的核心,也是最危险的工作——破译敌人的密码,能掌握战场主动权;保护自己的密码,能守住革命秘密。希望你继续努力,将来成为中国革命的‘密码尖兵’!”
训练结束后,陈幽留在教室里,整理密码破译的笔记。
他把各类密码的破解方法总结成“三步法”:第一步,分析密码类型,确定破解方向;第二步,运用对应技巧,寻找突破口;第三步,结合语言逻辑,验证明文准确性。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公式、案例、心得,见证着他的不断成长。
窗外的雪越下越大,覆盖了中山大学的校园。
陈幽看着窗外,心里既激动又坚定。密码破译课程的学习,不仅让他掌握了一门关键技能,更培养了他缜密的思维和坚韧的耐心。
他知道,回到中国后,在白色恐怖的环境中,密码将是保护组织、传递情报的重要工具。他必须把这项技能练到极致,才能在复杂的斗争中守住秘密、赢得主动。
他拿起笔,在笔记本的扉页上写下:“密码即战场,破译即战斗。以逻辑为矛,以耐心为盾,守护革命情报,助力革命胜利!”
(http://www.220book.com/book/8FTS/)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