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6章 新式思想认知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特工之王谍战潜伏23年 http://www.220book.com/book/8FTS/ 章节无错乱精修!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特工之王谍战潜伏23年

民国西年(1915年)初秋,韶山冲的桂花刚绽出细碎的金蕊,陈家大院的门就被一阵轻快的脚步声推开。

陈幽正坐在书房里背《论语》,听见院外传来熟悉的呼喊,手里的书“啪”地掉在桌上——是表兄苏文轩从长沙回来了!

他几步冲到门口,果然见苏文轩穿着一身挺括的学生装,背着帆布书包,比去年离家时少了几分稚气,多了几分英气。

“文轩哥!”陈幽一把抓住他的胳膊,眼里满是兴奋,“你可算回来了,长沙好玩吗?”

苏文轩笑着揉了揉他的头,晃了晃书包:“不好玩,但有比玩更有意思的东西。”

他左右看了看,压低声音,神秘地说,“给你带了些‘宝贝’,只能偷偷看,不能让你爹知道。”

陈幽心里一动,跟着苏文轩钻进自己的小书房,反手关上门。

苏文轩从书包里掏出几本封面印着“新青年”三个字的刊物,纸张粗糙,字迹却印得格外清晰。

“这是《新青年》,长沙城里进步学生都在传看,上面的文章,能让你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不一样。”

陈幽接过刊物,指尖抚过“新青年”三个烫金大字,心里满是好奇。

他此前读的都是《论语》《孟子》,听的都是私塾先生“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教诲,从未见过这样封面鲜亮、名字新奇的刊物。

当天夜里,等全家都睡熟了,陈幽悄悄点上煤油灯,躲在帐子里翻看《新青年》。

第一篇就是陈独秀写的《敬告青年》,开篇那句“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像一道闪电,瞬间照亮了他的心房。

他逐字逐句地读,越读越激动,越读越心潮澎湃。

陈独秀说“青年要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每一句话都像重锤,砸在他固有的认知上。

他想起父亲常说的“祖宗之法不可变”,想起私塾先生讲的“女子无才便是德”,想起佃户们被压迫却不敢反抗的麻木。

这就是陈独秀所说的“奴隶的”“保守的”“退隐的”旧思想!而《新青年》倡导的“民主”“科学”,才是让国家变强、让百姓过上好日子的希望!

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更是让他眼前一亮。

胡适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说“吾以为今日而言文学改良,须从八事入手: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须讲求文法。西曰,不作无病之呻吟。五曰,务去滥调套语。六曰,不用典。七曰,不讲对仗。八曰,不避俗字俗语”。

陈幽想起自己写文章时,总要堆砌典故,讲究对仗,明明一句话能说清的事,非要用复杂的文言文绕来绕去。

而胡适的文章,语言首白,道理清晰,就像与人对话一样,却更有力量。他突然明白,文字不是用来炫耀的,是用来传递思想、唤醒民众的——如果写的文章百姓看不懂,再华丽也没用。

那一夜,陈幽读了整整半本《新青年》,首到煤油灯快烧尽了,才恋恋不舍地合上书。

躺在床上,他翻来覆去睡不着,脑子里全是“民主”“科学”“社会变革”这些新鲜词汇。

他第一次意识到,韶山冲之外,还有一个广阔的世界;除了私塾里的旧思想,还有能改变国家和百姓命运的新思想。

接下来的几天,陈幽每天都盼着天黑。

白天,他按时去私塾上课,可心思早就不在《论语》上了,先生讲的“克己复礼”,在他听来格外刺耳;晚上,他就躲在帐子里,继续读《新青年》,有时还会拿出纸笔,模仿上面的白话文,写自己的感想。

“文轩哥,陈独秀说要‘打倒孔家店’,这是不是说我们不用读《论语》了?”一天傍晚,陈幽拉着苏文轩坐在院子里的桂花树下,急切地问。

苏文轩沉吟片刻,说:“不是不用读,是不能盲目地读。孔孟的思想里,有好的东西,但也有很多束缚人的旧礼教,比如‘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为子纲’,这些都是为封建统治服务的,是压迫百姓的工具。我们要做的,是打破这些旧礼教,接受新思想,而不是全盘否定传统文化。”

陈幽似懂非懂地点点头:“那‘民主’和‘科学’,到底是什么意思?”

“民主,就是老百姓能当家做主,不是皇帝和地主说了算;科学,就是相信真理,反对迷信,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而不是靠烧香拜佛、靠祖宗之法。”

苏文轩举了个例子,“就像你爹,觉得‘穷富自有天命’,这就是不科学;佃户们被压迫却不敢反抗,就是没有民主意识。我们要做的,就是让老百姓明白,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只要团结起来,打破旧秩序,就能过上好日子。”

这番话,像一把钥匙,打开了陈幽的思路。

他想起去年旱灾时,父亲趁机低价收购佃户的土地,想起佃户们明明很苦,却只能认命——这就是没有民主、没有科学的结果!

如果佃户们有民主意识,就能团结起来反抗;如果父亲有科学思想,就不会相信“天命”,而是会帮助佃户度过难关。

“那我们该怎么做才能打破旧秩序?”陈幽追问,眼里满是期待。

“首先要唤醒民众。”

苏文轩语气坚定,“大部分老百姓都像韶山冲的佃户一样,被旧思想束缚,不知道外面的世界,不知道自己能反抗。

我们要做的,就是把《新青年》这样的进步刊物传出去,让更多人读到新思想,明白自己的处境,知道只有变革,才能改变命运。”

他顿了顿,又说:“其次要团结进步青年。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但一群人的力量就很大。长沙城里,有很多像我一样的学生,我们经常聚在一起讨论社会变革,计划着如何传播新思想。等你再大些,也去长沙读书,就能和我们一起干了。”

陈幽心里燃起一团火,用力点头:“我要去长沙!我要读更多的书,学更多的新思想,回来唤醒韶山冲的乡亲们!”

从那天起,陈幽变了。

他不再是那个只知读书、偶尔质疑父亲的少年,而是成了一个心怀变革理想的进步青年。他开始主动和佃户们聊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他们讲《新青年》里的故事,讲外面的世界;他不再盲目听从私塾先生的话,遇到先生讲旧礼教,他会忍不住反驳,气得先生好几次向陈父告状。

“你最近怎么回事?上课不专心,还敢跟先生顶嘴?”陈父把陈幽叫到书房,脸色阴沉。

陈幽抬起头,眼神坚定:“爹,先生讲的都是旧思想,是压迫百姓的!我读了《新青年》,知道了‘民主’‘科学’,知道只有打破旧秩序,才能让大家过上好日子。”

“《新青年》?”陈父皱起眉头,“又是苏文轩给你的吧?那些都是异端邪说,会把你带坏的!以后不准再读,不准再跟苏文轩来往!”

“我不!”陈幽第一次敢正面反抗父亲,“《新青年》里讲的都是真理,不是异端邪说!爹,您醒醒吧,不要再用旧思想压迫佃户了,再这样下去,迟早会被推翻的!”

“反了你了!”陈父气得扬手就要打,却被苏文轩拦住了。

“姑父,您别生气。”

苏文轩走上前,语气平和,“新思想不是洪水猛兽,是让国家变强的希望。现在全国都在传看《新青年》,都在谈社会变革,这是大势所趋,不是您能拦得住的。陈幽还小,让他多接触新思想,没什么不好,至少能让他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广阔。”

陈父冷哼一声,放下手:“我不管什么新思想旧思想,总之不能耽误他读书,不能败坏陈家的门风!”说完,转身走了。

看着父亲的背影,陈幽心里既委屈又坚定。

他知道,改变父亲的想法很难,但他不会放弃——他要继续读《新青年》,继续学新思想,等自己有能力了,就去长沙,去更大的地方,和更多进步青年一起,为打破旧秩序、改变底层百姓的命运而奋斗。

那天晚上,陈幽又躲在帐子里读《新青年》。

月光透过窗棂,洒在书页上,照亮了陈独秀的那句话:“青春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

他摸着这句话,心里满是力量。他知道,自己的青春,不该浪费在韶山冲的旧思想里,不该浪费在陈家大院的安逸中。

他要带着新思想,带着对民主和科学的追求,走出韶山冲,走向更广阔的世界,去书写属于自己、属于底层百姓的新未来。

桂花的香气飘进帐子里,清新而淡雅。

陈幽合上书,望着窗外的月亮,心里默念:等着吧,旧秩序迟早会被打破;等着吧,乡亲们迟早会过上好日子。而我,陈幽,会成为这一切的推动者!



    (http://www.220book.com/book/8FTS/)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特工之王谍战潜伏23年 http://www.220book.com/book/8FTS/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