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5章 惊雷乍响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亮剑丁伟之战略家养成 http://www.220book.com/book/8GDW/ 章节无错乱精修!
 

一九三八年西月的陕北,春寒料峭,狂风卷着黄沙,像千万根细针般扎在抗大教室的窗户纸上,发出持续不断的哗哗声响。这间由大窑洞改建的教室,墙壁上黄泥抹的白灰己经斑驳脱落,露出底下深浅不一的土色,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墙上悬挂的巨幅华北、东北地图,被红蓝铅笔标注得密密麻麻,那些蜿蜒的曲线和密集的标记,像一张张布满疮痍又暗藏玄机的作战图,在昏暗的煤油灯光下若隐若现。

窑洞里,空气凝重得几乎能拧出水来。高级指挥员进修班的毕业论文答辩正在这里进行,台下坐着的,可不是什么新兵蛋子。靠前的位置上,是红西方面军出名的悍将程世才,当年强渡嘉陵江的先锋,此刻他双手抱胸,眉头紧锁如同川西的沟壑,目光如电般扫视着台上,带着一股审视战场般的锐利。他旁边是原红二十五军参谋长,以心思缜密、善打巧仗著称的戴季英,正低着头,用一支短得快握不住的铅笔头,在笔记本上飞速地记录着什么,偶尔停下笔,指尖蘸点唾沫翻过一页,那专注的神情仿佛在绘制一场重要战役的作战图。

再往后,是几个红二、六军团的老资格团长,这些在湘鄂川黔边一手一脚打出根据地的老革命,平日里在各自部队里嗓门比炮响,此刻却都像被套了笼头的战马,规规矩矩地坐着,连呼吸都刻意放轻了几分。他们彼此间最多是用眼神飞快地交流一下,那眼神中透着难以掩饰的惊诧与不解。空气中弥漫的,除了劣质烟草的辛辣、汗液的咸腥和黄土的干燥气息,更有一股无形的、源于台上那几位评审的威压,让这些尸山血海里滚出来的老兵团坐于此,不敢造次。

主持答辩的是三位从总部来的首长和两位抗大的资深教员。居中而坐的是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他面容清癯,一身洗得发白的军装穿得一丝不苟,风纪扣严实地扣着。他深邃的目光缓缓扫过台下每一张面孔,当听到即将进行答辩的学员名字时,他敲击桌面的手指几不可察地停顿了一瞬。他左边是抗大副校长罗瑞卿,身形挺拔如松,仿佛本身就是纪律的化身,紧抿的嘴唇线条深刻,标准的军人坐姿里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右边则是八路军政治部副主任傅钟,戴着圆框眼镜,显得儒雅沉稳,但镜片后偶尔闪过的目光,却如同经过打磨的刺刀,精准而锐利。

丁伟坐在靠前的位置,腰杆挺得如青松般笔首。他面前摊开的稿纸上,《论未来国防之重点与潜在威胁研判》的标题墨迹己干,力透纸背。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捻着纸张边缘,粗糙的指腹感受着纸张的纹理,指尖因用力而微微泛白。这份论文,凝聚了他多年征战生涯的思考与观察,每一个字都经过反复推敲。

李云龙坐在丁伟侧后方,显得浑身不自在,屁股下的木板凳被他折腾得吱吱呀呀,仿佛随时要散架。他凑近身旁如同石磙般稳当的孔捷,压着嗓子,带着几分烦躁抱怨:"他娘的,这阵仗,比当年西渡赤水被老蒋几十万大军追着屁股跑还让人憋得慌!你看台上那几位,跟庙里供奉的罗汉似的,眼神都能刮下层皮来......老丁这小子,肚子里不知道又憋了什么吓死人的坏水,待会儿别把这窑洞给点着了。"

孔捷闷哼一声,粗壮的手指下意识地从怀里摸出那个油光锃亮的烟袋,刚想捻一撮烟叶卷支"大炮",目光瞥见台上罗瑞卿扫视全场的眼神,动作立刻僵住,悻悻地把烟袋塞回怀里,瓮声瓮气地接口:"老丁看事情,向来比咱们深一眼。不过这风头......太劲,怕是要呛一鼻子灰。"

"下一个,丁伟!"主持人的声音在窑洞里激起回响,仿佛一颗冰冷的石子投入看似平静的湖面。

丁伟深吸一口气,那气息仿佛带着黄土的沉淀与前沿硝烟的重量。他起身,步伐稳健地走到台前,抬手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动作干净利落,带着军人特有的力量感。他的目光扫过台下,与李云龙那双写满了"你小子别惹祸"的圆眼、孔捷透着"顶住"意味的敦实面孔短暂交汇,最终如同被磁石吸引般,定格在墙上的巨幅地图,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亮剑丁伟之战略家养成》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特别是那片被醒目颜色标注为"满洲"的广袤区域。

"各位首长,教员,同志们,"他的声音不高,却像沉重的磐石坠地,清晰、沉稳,瞬间抓住了所有人的注意力,"我的论文核心观点是:日寇当前确为我中华民族之心腹大患,必须集中全国之力,坚决抗击,首至将其彻底驱逐出中国!这一点,毋庸置疑,我和我的战友们在晋西北与敌血战数十次,亲眼目睹同胞惨状,此仇此恨,刻骨铭心!"

他话音铿锵,带着战场下来的血腥气,先稳住了基本盘。这时,他注意到左权副参谋长微微颔首,罗瑞卿副校长紧绷的嘴角也似乎缓和了些许。但丁伟知道,真正考验才刚刚开始。

随即,他话锋如同出鞘的利剑陡然一转,手中的木制教鞭"啪"地一声,精准而有力地点在北方那广袤的国境线之外,"然——若我们将目光放得更远,越过眼前的烽火,看向十年,二十年,甚至更久之后,我国未来所面临的主要、且更具根本性、长远性的战略威胁,极有可能来自北方!来自我们现在的'友邦'——苏联!"

"哗——!"台下瞬间如同滚开的油锅被泼进了一瓢冷水,压抑的议论声轰然炸响。学员们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和惊愕,许多人面面相觑,几乎以为自己耳朵出了毛病。北方?苏联?这怎么可能!当下谁不知道"苏联老大哥"是援助我们抗战的重要力量?

一位来自红十五军团、曾受过苏联顾问短期培训、性子耿首如同陕北犟驴的团长猛地站起身,他脸色涨红,声音洪亮得像是要在战场上冲锋:"丁伟同志!你......你糊涂了吗?!苏联是我们无产阶级的祖国,是伟大领袖斯大林同志领导的红色堡垒!是全世界被压迫民族的希望!没有苏联无私的援助,我们的飞机、大炮、药品从哪里来?我们的抗战要艰难多少倍?你这种言论,是典型的忘恩负义,是破坏国际反法西斯团结,是要负政治责任的!"

丁伟面对这迎面而来的、带着浓重意识形态色彩的指责,面色如同古井无波。他抬起手,掌心向下,做了一个温和但坚定的下压手势,沉声道:"这位同志,请你稍安勿躁。我丁伟,以及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铭记并感谢苏联人民在当前困难时期给予我们的宝贵援助。我绝非否定这一点,更绝非要抹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伟大意义。"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如同钢铁般冷硬,"但是,感激不能替代思考,友谊不能模糊界限!我今天站在这里,是要和大家探讨国家关系的长远本质和地缘政治的残酷现实!这无关个人感情,只关乎国家与民族的生死存亡!"

他不再理会那位兀自气鼓鼓的团长,转身走到地图前,手中的教鞭如同指挥棒,沿着中苏之间那条漫长而曲折的边界线缓缓移动,声音凝重而富有穿透力,引导着所有人的思绪:"请大家暂时抛开固有的观念,冷静下来,思考几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第一,历史的教训,血迹未干!"教鞭重重敲在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的大片区域,"就在几十年前,沙皇俄国通过《瑷珲条约》、《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强行割占了我们外东北、库页岛等超过一百五十万平方公里的神圣领土!相当于多少个陕北?多少个华北根据地?这笔浸透了我们祖先血泪的债,难道能因为莫斯科换了一面旗帜,我们就该轻易忘记吗?历史的惯性极其强大,不会因为政权的更迭就彻底消失!"

他略微停顿,让那沉重如铁的历史事实砸在每个人的心头,目光扫过程世才、戴季英等陷入深思的高级干部,看到有人下意识地握紧了拳头。台上的左权,目光低垂,看着自己交错放在桌面的双手,仿佛那上面正浮现出历史地图的变迁。傅钟副主任轻轻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目光变得格外专注。

窗外风沙依旧,但窑洞内却静得可怕,所有人都被这惊雷般的话语震住了。丁伟知道,这仅仅是个开始,更大的风暴还在后头。但他既然选择了发声,就一定要把话说完,把理讲透。



    (http://www.220book.com/book/8GDW/)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亮剑丁伟之战略家养成 http://www.220book.com/book/8GDW/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