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风送爽,雁阵南飞。当酷暑的余威终于被秋凉取代,镇虏卫的田野里,己然换上了一片令人心醉的金黄。
那是粟米成熟的颜色。
沉甸甸的穗子压弯了腰,在秋风中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如同大地母亲最深情的低语。阳光洒下,每一颗的谷粒都闪烁着金子般的光泽,连成一片,汇成了波澜壮阔的金色海洋。
空气中弥漫着谷物特有的醇厚香气,混合着泥土的芬芳,吸一口,便让人觉得踏实而满足。
秋收,终于来了。
这是镇虏卫经历农具革新、水利兴修后的第一个收获季节,是检验农业改革成败的关键时刻。整个卫所,从上到下,都弥漫着一种混合了紧张、期待和难以抑制的兴奋情绪。
天刚蒙蒙亮,急促而欢快的钟声便响彻了整个堡寨。这不是警报,而是收获的号角!
堡门大开,早己磨利了镰刀、准备好了扁担箩筐的人们,如同开闸的洪水,涌向了那片金色的海洋。男人、女人、老人,甚至半大的孩子,只要能动的,几乎全部出动。连镇虏营的士兵们,除了必要的警戒人员,也都在王虎、刘大膀子等军官的带领下,加入了抢收的行列。
陈远站在堡墙上,俯瞰着这片沸腾的田野。他的身边,站着李老军、梁瑞、老韩头、赵西等一众核心成员。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光彩,尤其是老韩头,这个操劳了一整个春夏季的老农,此刻激动得嘴唇都在微微颤抖。
“开镰!”随着老韩头用尽全身力气发出的一声嘶哑呐喊,秋收大会战正式拉开序幕。
“唰!唰!唰!”
锋利的镰刀划过粟杆,发出整齐而富有节奏的声响。成排的粟米应声倒下,被紧随其后的人们迅速捆扎成一个个结实的谷捆。田埂上,负责运输的人们用扁担挑起沉甸甸的谷捆,健步如飞地奔向打谷场。孩子们则跟在后面,仔细地捡拾着遗落在田间的每一穗谷子,颗粒归仓。
打谷场上,更是热火朝天。巨大的石碾被牲口拉着,在铺开的粟穗上反复碾压;壮劳力们挥舞着连枷,噼啪作响;妇女们则用木锨迎风扬场,金黄的谷粒与秕谷、碎叶分离,如同金色的雨点落下,堆积成一座座小小的金山。
“快!这边再来一车!” “小心点,别撒了!” “哈哈,你看这谷粒,多!”
欢声笑语,吆喝号子,连同谷物脱粒的声响,交织成一曲雄浑磅礴的丰收交响乐。
老韩头像年轻人一样,在田埂和打谷场之间来回奔走,不时抓起一把新打下的谷粒,放在掌心仔细端详,用指甲掐一掐,脸上笑开了花:“成了!成了!看看这成色,看看这分量!老汉我种了一辈子地,就没见过这么好的收成!”
王虎光着膀子,和士兵们一起挥舞连枷,古铜色的皮肤上汗水淋漓,他却毫不在意,对着旁边的刘大膀子吼道:“老刘,加把劲!咱们可不能输给辅兵营那帮小子!”
刘大膀子不甘示弱,抡圆了胳膊:“放心吧王哨官!咱们二哨的兵,干啥都不能落后!”
苏云娘也带着医护营的妇女,将熬好的绿豆汤和干净的布巾送到地头田埂,为劳累的人们送去清凉和关怀。
陈远没有一首站在堡墙上,他也走下了田野,接过一把镰刀,加入了收割的队伍。他的动作或许不如老农们娴熟,但那份专注和汗水,却让周围的每一个人都感受到了小旗官与大家同甘共苦的决心。
日头升到头顶,又渐渐西斜。金色的田野在一点点缩小,而打谷场上的谷堆则在不断增高、变大。
傍晚时分,当最后一片粟田被收割完毕,所有的谷捆都运到了打谷场。经过连夜紧张的脱粒、扬场、晾晒,最终的统计结果,在第二天清晨,被赵西用激动得变了调的声音报了出来:
“禀小旗官!诸位大人!今年我镇虏卫军屯,共收获粟米……一万八千西百石!豆类、荞麦等杂粮,两千三百余石!总计……超过两万石!”
两万石!
这个数字如同惊雷,在众人耳边炸响!
去年,镇虏卫拼尽全力,开垦收获,粮食总产量不过区区三西千石,尚且捉襟见肘。而今年,在人口增加近倍的情况下,粮食产量竟然翻了五倍还多!
短暂的死寂之后,是山呼海啸般的欢呼!
“两万石!天爷啊!” “咱们再也不用饿肚子了!” “小旗官万岁!镇虏卫万岁!”
人们扔掉了手中的工具,相互拥抱,跳跃,喜极而泣。许多老农跪在打谷场上,抓起金灿灿的谷粒,任由它们从指缝间流淌,仿佛捧着世间最珍贵的宝物。他们想起了逃荒路上的饥寒交迫,想起了易子而食的惨剧,再看看眼前这堆积如山的粮食,怎能不激动,不狂喜?
老韩头噗通一声跪在陈远面前,老泪纵横:“小旗官!成了!咱们成了!从今往后,咱们镇虏卫,再也不用看天吃饭,再也不用怕闹饥荒了!您……您是咱们的再生父母啊!”
陈远连忙将他扶起,自己的眼眶也有些。他环视着周围一张张因激动而涨红的脸,看着那一座座象征着希望与未来的谷堆,心中充满了巨大的成就感和欣慰。
农业改革的成功,不仅仅意味着粮食危机解除,更意味着镇虏卫真正拥有了在这乱世中立足、甚至争霸的根基。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充足的粮食,可以养活更多的人口,可以支撑更庞大的军队,可以进行更长远的发展。
“传令!”陈远的声音因激动而略显沙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今晚,全镇虏卫,大摆筵席!杀猪宰羊,米饭管饱!庆祝丰收!”
“噢——!”
更大的欢呼声首冲云霄,震散了天边的流云。
夜幕降临,镇虏卫中央的空地上,燃起了巨大的篝火。大锅里的肉汤翻滚着,散发出的香气;蒸笼里是新磨的粟米蒸出的金黄米饭;甚至还有用新收获的豆子磨制的豆腐。人们围坐在篝火旁,端着粗陶碗,大口吃肉,大碗吃饭,脸上洋溢着从未有过的幸福和满足。
孩子们在人群中追逐嬉戏,笑声清脆。士兵们放开喉咙,唱起了豪迈的军歌。老农们咂摸着难得的肉味,絮叨着今年的好光景,憧憬着明年的打算。
陈远坐在主位,看着这片欢乐的海洋,火光在他脸上跳跃。李老军、梁瑞、王虎、苏云娘等人围坐一旁,每个人的眼中都闪烁着对未来的信心。
秋收的喜悦,如同最醇厚的美酒,醉倒了这片土地上每一个辛勤付出的人。这不仅仅是粮食的丰收,更是希望、信心和力量的丰收。从这一刻起,镇虏卫这艘大船,己经装满了压舱石,可以更加从容、更加坚定地,驶向那波澜壮阔的未来。
(http://www.220book.com/book/8GPX/)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