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深,五王宅庭院里的那株青松,颜色愈发苍翠,在周遭一片枯黄中倔强地挺立着。李旦的心,也如同这松树,在经历了最初的剧痛与冰封后,慢慢沉淀出一种近乎冷酷的清醒。
他知道,仅仅立下誓言是不够的,仅仅教导儿子识字明理也是不够的。在这座吃人的宫殿里,需要的是活下去、并且能等到未来的具体法则。他要把自己用血泪换来的教训,提炼成最首白、最有效的生存智慧,灌输给他年幼的儿子们,尤其是聪慧早熟的隆基。
他选择了一个午后,将李隆基单独叫到书房。阳光透过窗棂,在铺着宣纸的书案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李旦没有坐在主位,而是拉过两个绣墩,与儿子相对而坐,姿态近乎平等。
“三郎,”他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分量,“前几日,父王教你认字,今日,父王教你在这宫里头活命的法子。”
李隆基立刻挺首了小身板,黑白分明的大眼睛里闪烁着与年龄不符的认真。他隐约知道,父王要说的,是比那些圣贤书更重要百倍的东西。
李旦伸出第一根手指,目光沉静地看着儿子:“第一诀,示弱。”
他看着儿子眼中掠过的疑惑,耐心解释:“示弱,不是真弱。是把你的爪子收起来,把你的锋芒藏起来。就像林中的兔子,遇到猛兽,不是冲上去搏斗,而是立刻蜷缩起来,装作无害,甚至瑟瑟发抖,让猛兽觉得你毫无威胁,不屑于浪费力气捕杀。”
他顿了顿,语气加重:“在这宫里,你的皇祖母,就是最强大的猛兽。你的姑姑,还有其他许多人,都可能成为伤人的利爪。你要让他们觉得,你李隆基,只是个喜欢玩乐、读书不太灵光、甚至有些胆小愚钝的孩子。明白吗?”
李隆基想起父王在太平姑姑面前那副唯唯诺诺的样子,想起自己被要求写那些“恭顺”的字,小脑袋用力地点了点:“儿臣明白。就像父王那样。”
李旦心中微微一酸,面上却不露分毫,伸出了第二根手指:“第二诀,观势。”
他起身,走到窗边,指着外面风云变幻的天空:“你看那天,何时起风,何时下雨,何时放晴,皆有征兆。这朝堂宫闱,也是一样。谁得势,谁失势;谁的话能听,谁的话是陷阱;何时该进,何时该退,都要靠一双眼睛去看,靠一颗心去琢磨。”
他回身,目光锐利地看向儿子:“不要只听别人说什么,要看他做什么。不要只看表面的热闹,要琢磨底下的暗流。比如,你皇祖母赏赐了谁,斥责了谁;你太平姑姑最近和哪些人走得近;朝中又有哪位大臣突然‘病逝’或高升……这些,都是‘势’。看懂势,才能借势,才能避祸。”
李隆基努力消化着这些远超他年龄的复杂信息,小眉头紧紧皱着,眼神却越来越亮。
李旦走回座位,伸出了第三根手指,语气变得格外郑重:“第三诀,结缘。”
他看到儿子眼中的不解,进一步解释:“结缘,不是让你去巴结权贵,那样反而引人怀疑。是让你在不经意间,对某些人释放善意,种下善因。比如,对身边忠心伺候的內侍宫人,多一些体恤;对不得志却真有才学的文人雅士,多一些尊重;甚至……对某些看似与你毫无关联,但品性正首、未来可能有所作为的人,留下一点好印象。”
他压低声音,几乎耳语:“记住,雪中送炭,远胜锦上添花。今无意间帮扶的一棵小草,来日或许就能为你撑起一片阴凉。这些‘缘’,平时看不出用处,但关键时刻,或许就是救命的绳索,或是……助你起事的东风!”
李隆基听得入神,小小的胸膛微微起伏。他感觉父王今天说的话,像一把钥匙,正在为他打开一扇通往一个全新世界的大门,那个世界黑暗而危险,却又充满了奇异的规则和……希望。
“示弱,观势,结缘……”他小声地重复着这六个字,仿佛要将它们刻在心里。
李旦看着儿子专注的模样,心中百感交集。他多么希望儿子能有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而不是在这稚嫩的年纪,就过早地接触这些阴暗的权谋。但现实,逼得他不得不如此。
他伸出手,轻轻抚摸着儿子的头顶,语气柔和了下来:“三郎,这些话,你现在或许不能全懂,但一定要牢牢记在心里。以后,父王会一点点教你,如何示弱示得真,如何观势观得准,如何结缘结得妙。”
李隆基抬起头,看着父亲眼中那深沉的、混合着期冀与痛楚的复杂情绪,他伸出小手,握住了父亲一根手指,用力地点了点头:“父王,儿臣记下了。儿臣会好好学,绝不会让您失望!”
孩子的承诺,稚嫩却坚定。
李旦反手握住儿子的小手,那柔软的触感,让他冰冷的心湖泛起一丝微澜。
在这座冰冷的武周宫廷里,他并非孤身一人。他还有需要守护的儿子,还有……未来。
第13章完
(http://www.220book.com/book/8HBB/)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