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下复唐誓言的李旦,感觉自己像是被投入熔炉的铁胚,外在的形态被强行扭曲成“武轮”,内里却在那誓言的高温下,淬炼出前所未有的坚硬与清晰。
他不再沉溺于自怜自艾的悲伤,也不再仅仅是消极地扮演“懦弱”。那株青松下的誓言,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他心中另一重天地——他要将这座监视森严的五王宅,变成他复仇与复唐的起点,变成一座独一无二的“皇子学堂”。
第一个学生,便是他年仅七岁的三子,李隆基。
时值深秋,庭院里落叶堆积,带着一股萧瑟的凉意。李旦没有像往常一样待在书房,而是命人在院中青松下摆了一张石案,置了笔墨。他穿着素色的常服,坐在石凳上,看着被内侍领过来的李隆基。
孩子穿着厚实的小锦袍,小脸被风吹得微红,眼神里还带着前几日丧母的惊惧和茫然,像一只受惊后尚未恢复的小鹿。
“三郎,过来。”李旦的声音平和,带着一种安抚的力量。
李隆基乖巧地走到他身边,小声唤道:“父王。”
李旦没有立刻说话,而是拿起石案上的一张纸。纸上不再是单一的“庸”字或“忍”字,而是并排写着两个字——“李”与“武”。
“三郎,认得这两个字吗?”李旦指着纸问道。
李隆基点点头,稚嫩的声音带着肯定:“认得。第一个是‘李’,是我们的姓氏。第二个是‘武’,是……是皇祖母赐予我们的姓氏。”说到后面,他的声音低了下去,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困惑。
李旦的目光扫过周围,假山后,廊柱旁,隐约有人影晃动。他心中冷笑,面上却依旧温和,甚至带着一点为人父的耐心。
“不错。”他赞许地点点头,拿起笔,在“李”字上轻轻一点,墨迹晕开一小团,“你看,这个‘李’字,笔画繁多,结构复杂,写起来甚是费力。”他的语气平常,就像在点评一个字的好坏。
李隆基睁大眼睛看着。
然后,李旦又用笔尖在“武”字上划过,语气轻松了些:“而这个‘武’字,笔画简单,遒劲有力,皇祖母常说,此字有止戈定鼎之气,是好的。”
他放下笔,看着儿子懵懂的眼睛,话锋却不着痕迹地一转,声音压低了几分,如同秋风吹过落叶的轻响:“但是三郎,你要记住。字,可以学着写好看的,但你的根,你的血脉源头,是刻在骨子里,流淌在血液中的,谁也夺不走,改不掉。”
他伸出手,轻轻按在李隆基小小的胸膛上,感受着那下面微弱而坚定的心跳。“就像庭中这株青松,无论工匠给它挂上何等华丽的装饰,它的根,依旧深深扎在这片李唐的土地之下。风雪可以压弯它的枝干,却断不了它的根须。明白吗?”
李隆基似懂非懂,但父亲话语中的沉重与希冀,还有那按在他心口手掌传来的温度,让他用力地点了点头。他隐隐感觉到,父王教的,不仅仅是写字。
“可是父王,”他仰起小脸,带着孩童的首白,“皇祖母她……她不喜欢‘李’字吗?为什么我们要学写‘武’字?”
李旦的心微微一抽,脸上却漾开一个近乎宠溺的、无奈的笑容,声音也稍微提高了一点,确保某些“耳朵”能听到:“傻孩子,皇祖母是天下的主宰,她赐予我们新的姓氏,是浩荡皇恩,是无上荣光。我们自然要感恩,要学好,要让她老人家放心、欢心。这才是为人臣、为人子的本分。”
他一边说着,一边重新执笔,在纸上认真地、一笔一划地,写下一个标准而恭顺的“武”字,嘴里还念叨着:“你看,这一横要平,这一竖要首,如同为人,要端正,要……安分。”
李隆基看着父亲笔下那个工整的“武”字,又偷偷瞄了一眼旁边那个被墨点晕染得有些模糊的“李”字,小小的眉头微微蹙起,似乎在努力消化这看似矛盾,却又蕴含着深意的教导。
李旦写完,将笔递给儿子:“来,三郎,你也写一个。”
李隆基接过对他来说还有些沉重的笔,小手努力地握着,模仿着父亲的笔迹,在纸上歪歪扭扭地写下一个“武”字。
李旦看着那稚嫩的笔迹,眼中闪过一丝复杂难言的情绪,有心疼,有欣慰,更有一种沉甸甸的期望。
他知道,他正在做的,是在冰封的土地下,埋下一颗颗复仇与希望的种子。他教的,不仅仅是写字,是伪装,是隐忍,更是在这武周的天空下,如何守护那颗属于李唐的、不灭的心火。
他抬头,望向庭院角落那片看似无人的阴影,脸上依旧是那副温良恭俭让的表情。
而在他平静的目光深处,复仇的火焰与复唐的宏图,正如同地底奔涌的岩浆,悄然汇聚。
第12章完
作者“林下酌泉”推荐阅读《潜龙李旦:开局教儿子装傻》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8HBB/)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