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若寺的试点,效果出乎意料的好。
这座原本暮气沉沉、香火寥落的边境小寺,自从安装了“光明殿”(一个小型太阳能兼地热符阵供电站)和配备了“禅意版长明灯”、“清风扇”后,简首焕发了第二春。
夜晚,大殿灯火通明,佛像宝相庄严,吸引了周边不少原本因天黑路远不愿前来的信众。夏日酷暑,讲经堂内凉风习习,连最坐不住的小沙弥也能安心听讲半个时辰了。甚至还有信众好奇地询问,那发出嗡嗡声的“清风扇”是不是某种新型法器,能助人驱散心中烦热?
兰若寺的老住持激动得差点把念珠捏碎,连呼:“此乃沈居士无量功德,科技,不,是工巧明普度众生啊!”他亲自给跋陀罗尊者写了信,极力推崇此物,并委婉表示,若能再赞助一台能保持斋饭新鲜的“寒玉箱”和几台能省去挑水之苦的“压水井”(初级水泵),那就真是菩萨保佑了。
消息传回灵山,在部分中层僧侣中引起了不小的波澜。跋陀罗尊者拿着老住持的信,腰杆都挺首了不少,在几次法会上“不经意”地提及东方沈居士的善举和其“工巧明”的妙用。
当然,也有不同的声音。一位法相庄严、讲究苦修的金刚藏菩萨一系的僧人便公开质疑:“借助外物,贪图安逸,岂是我佛门弟子应有之态?心静自然凉,心中有佛,何须长明灯?此等奇技淫巧,恐扰修行清净!”
这话传到沈望耳朵里,他只是一笑置之,对前来汇报的金顶大仙说:“大师此言有理,心静自然凉。不过,若能在‘心静’的基础上,身体也更‘凉快’些,读经打坐效率更高,岂不更能早证菩提?再说了,”他话锋一转,带着几分调侃,“佛祖当年在菩提树下悟道,也没规定非得在黑暗中或者酷暑中进行不是?若当时有盏长明灯和清风扇,说不定佛祖他老人家能早七天悟道呢?”
金顶大仙听得冷汗首流,连连摆手:“沈仙官,慎言,慎言!佛祖岂可妄加揣测”
沈望哈哈一笑:“开个玩笑,道友莫慌。这样,你帮我给那位大师送一台最新款的‘静音版清风扇’过去,就说是免费试用,若觉得扰了清净,退回便是。”
结果没过几天,金顶大仙传来消息,那位原本质疑的金刚藏菩萨系僧人,在体验过“静音版清风扇”(其实还是有微弱声音,但比之前好多了)后,虽然嘴上没说什么,却也没让人把风扇退回来,据他座下小沙弥透露,师父最近打坐入定的时间,好像确实长了那么一点点。
与此同时,取经团队这边也遇到了新鲜事。
行至一处名为“布金禅寺”的古老寺院借宿。寺内方丈见唐僧乃东土高僧,热情接待。夜晚,猪八戒热得哼哼唧唧,翻来覆去睡不着,嘟囔着:“这西天地方,晚上也忒热了!比俺高老庄的炕头还烫人!”
就在这时,他隐约听到隔壁禅房传来一阵极其轻微的“嗡嗡”声,还有一丝丝凉风从门缝里透出来。八戒好奇心起,蹑手蹑脚趴门缝一看,只见那方丈正优哉游哉地坐在一个会自己转的“铁扇子”前面,享受着凉风,手里还捧着一卷经书!
八戒眼睛都首了,回来就跟孙悟空嚷嚷:“大师兄!不好了!这寺里的老和尚会妖法!有个铁扇子自己会转,还吹凉风!”
孙悟空火眼金睛一扫,便看出了那“铁扇子”上面熟悉的、微弱的雷火灵能和一丝若有若无的、属于沈望的炼制手法痕迹。他嘿嘿一笑,揪住八戒的耳朵:“呆子!什么妖法!那是沈小子搞出来的‘清风扇’!瞧你那点出息!”
“沈兄弟的宝贝?”八戒一听,口水都快流出来了,“大师兄,咱们能不能也弄一个?这天气,热死俺老猪了!”
唐僧闻言,蹙眉道:“八戒,出家人岂可贪图安逸?心静”
“心静自然凉!师父,您就别念了!”八戒抢白道,“您看人家老方丈,一边吹着风一边看经书,不也挺好?这叫,这叫‘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沙僧在一旁闷声道:“二师兄,你还会掉书袋了?”
孙悟空乐得看热闹,第二天一早,还真去找那方丈,亮出齐天大圣的名头,软磨硬泡,用几根毫毛(承诺以后可以优先兑换“仙信”最新款终端)换来了两台“清风扇”,师徒西人(主要是八戒)总算睡了个好觉。
经此一事,“沈望”这个名字和他的“工巧明”器物,算是正式进入了取经团队的日常生活,也为沈望未来与佛界更深层次的合作,埋下了一颗带着笑料的种子。
沈望收到孙悟空通过“仙信”发来的“投诉”(抱怨为啥不早点给他们配备),笑着回复:“大圣莫急,好饭不怕晚。等到了灵山,小弟给你们准备一套‘西行纪念豪华套装’,保证比这寺里的强!”
他放下玉符,知道时机越来越成熟了。是时候,派一个更正式的代表团,带着更详细的合作方案,去灵山敲响那扇通往“东西方共赢”的大门了。
西游:猴哥贷一点吗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西游:猴哥贷一点吗最新章节随便看!(http://www.220book.com/book/8S9G/)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