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村的路上,李大山背著空背筐,嘴里一直忍不住地“嘿嘿”傻笑,脸上的褶子都舒展开了。
今天的收穫,像做梦一样。
笑著笑著,他拧起眉头,新的烦恼涌上心头。
“彦哥儿,咱们这次卖了五十多套桌椅,家里剩下的也不到一百套了。要是明天再来,这货跟不上啊。光靠我们,就算不眠不休,这两天也做不出几套来。”
李彦舟却是毫不在意,自有盘算。
卖货只是第一步,真正的目的是要钓来大鱼。
他有预感,那个能帮他们解决所有销售和生產难题的人,很快就会找上门来。
果不其然,天刚擦黑,一辆青布马车停在了李彦舟小院的门口。
车上下来一个身穿细布长衫,留著三缕山羊须的中年男人。
据他介绍,他是府城“雅木轩”总號的钱大管事。
李彦舟请他坐下,钱管事也不多话,直接向李彦舟道歉。
说是安济县的掌柜有眼无珠,怠慢了李彦舟,已经把他辞退了。
他今天来,正是商谈合作之事。
“我们公子见了小哥的巧思,十分嘉许,特派我前来洽谈。可否先看看你们的存货?”
李彦舟便將他引到了李大山家的院子。
当看到院子里和屋檐下整整齐齐码放著的近百套摺叠桌椅时,钱管事眼睛一亮。
他亲自上手,拿起一套反覆开合,检查著榫卯结构和竹製凳面,不住地点头。
“好!好东西!”钱管事当场拍板,“这些货,我们『雅木轩』全要了!”
此言一出,大家全都面露欢愉之色。
总算不用自己出门销售了。
这还没完,钱管事接著道:“不止这些。这东西新奇,贵在一个『快』字,我需要你们儘快再赶製一批。
“后天,后天我就要来提第一批货!”
他伸出五根手指:“大小號桌椅,各五百套!大小號凳子,各一千把!”
“轰”的一声,李大山感觉脑子都炸了。
各五百套?
各一千把?
老天爷!
这
这是要把他们全家累死也做不完啊!
钱管事似乎看出了他们的疑虑,直接拋出了更具诱惑的条件。
“价格,就按你们今日售价的五成算。接下来你们只管生產。这是一笔长久买卖,如何?”
他又从怀里掏出一张一百两的银票,放在桌上。
“这是定银。”
李大山父子死死盯著那张轻飘飘的银票,喉头不住地滚动。
一百两!
他们一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钱!
五成的进货价,他们没有任何意见。
销售本就是他们的短板,今天能卖得好,全靠东西新奇。
真要长久做下去,他们这些泥腿子哪有那个门路和精力?
李大山在心里飞快地算了一笔帐。
这一大单下来,刨去成本,利润怕不是有六、七百两银子!
可问题是,量太大了!
这样的泼天富贵,他们接不住啊!
李彦舟倒是有主意。
“钱管事,这生意我们接了。只是,契约不是跟我签。”他转向呆若木鸡的李大山,“大伯,这事,得请族长出面。”
一语惊醒梦中人!
李大山恍然大悟:“对啊!找族长!咱们李家村这么多人,还怕做不出这些东西?”
事关重大,他们不敢耽搁,立刻带著钱管事去见了族长李守仁。
李守仁听完整件事的来龙去脉,又亲眼看到了那一百两的银票,这位见惯了风浪的老人也激动得双手微微颤抖。
这是彦哥儿给李氏家族带来的財路啊!
自己当时为他出头,將他从李家拉出来,没有做错。
他没有看错人!
彦哥儿就是整个李氏家族的福星!
“彦哥儿,好好好!”
chapter_();
千言万语,最终匯成了三个“好”字。 夸完李彦舟,他拍著胸脯向钱管事保证。
“管事放心!我们李家村最讲信义!这活,我们接下来了!別说五百套,就是一千套,我们也给您按时赶出来!”
有族长出面,事情便顺理成章。
李守仁代表整个李氏宗族,与“雅木轩”的钱管事正式签订了供货契约,郑重地按下了手印。
送走心满意足的钱管事,李守仁立刻和李彦舟,李大山商议利润分配。
老族长看著李彦舟,满是感慨。
“彦哥儿,你这次可是为咱们全族立下了大功!这主意是你出的,没有你,就没有这门生意!”
“老夫我做主,这笔生意的总利润,咱们五五分成,你占五成,族里占五成!”
“之后你什么都不用干,只管安心读书,等著拿钱就行!”
李彦舟想了想,说道:“族长,我拿两成就够了。”
李守仁把脸一板:“不行!说五成就是五成!这是你应得的!你要是不拿,就是瞧不起我这个族长!”
李彦舟便退了一步:“要不,我占三成吧。占利太多,会让人不满,三成足够了。”
光是三成,这批货卖出去,他能得两百多两银子。
等普及起来,到处都需要,生意还大得很,他的收入也更多。
让两成利给族里,只会让大家觉得他大器。
再说了,要不是族里肯帮忙,他也不可能成功离开李家。
他得知恩图报。
见他態度坚决,李守仁便不再推辞。
夸了他几句,又对剩下的七成做了安排:“这七成里,你大伯家最早跟著你干,又出地方又出力,这事能做起来,他们也有功劳,他们单分一成。”
“剩下六成,拿出一成来,作为族產公中,日后族里修桥铺路、接济孤寡都有了著落。最后的五成,就按各家各户干活的多少分配。”
这番安排合情合理,所有人都心服口服。
因为工期太紧,族长雷厉风行,马上召集了所有房老,又敲响了村头的铜锣,將全村的男女老少都叫到了祠堂前的空地上。
当他宣布了“雅木轩”的泼天大订单,以及“按劳取酬,人人有份”的分钱法子时,整个李家村沸腾了!
对於这些面朝黄土背朝天,从土里刨食的庄稼人来说,一年到头辛苦下来,刨去苛捐杂税,能剩下几个嚼穀就不错了。
像这样干点手艺活,就能分到白的银子,这简直不亚於一笔从天而降的横財!
“老天爷,是『雅木轩』!那可是大铺子啊!”
“在家门口乾活就能分银子!这可比码头跟人抢著扛大包强上百倍!”
“听听,族长说了,不光是咱们李家本族的人,就连村里的外姓人家,只要愿意,都能算上一份!”
人群中的外姓村民,也是惊喜万分。
没想到,这么好的事,还有他们的一份!
一时间,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站在族长身边的那个清瘦少年:李彦舟。
“这都是彦哥儿那孩子给咱们带来的福气啊!”
“彦哥儿就是咱们李家村的活財神!”
“走走走!还愣著干啥?赶紧去族长那报名啊!这活儿我干定了!”
不知是谁喊了一嗓子,大家全都朝著族长的方向涌去,喊著要报名。
族长道:“別急別急,只要愿意干,就保管有活计,也保管有一份进项!当然,咱们丑话说在前头,这钱不是白拿的。干得多,拿得多;干得少,自然就拿得少。一切都按件记工,公公平平,谁也说不出半个『不』字来!”
这番话说得实在又透彻,彻底打消了所有人最后的疑虑。
大家热情高涨,村里一间废弃多年的大杂院,很快就被收拾了出来,稍作修葺,便成了一个临时的工坊。
李彦舟借鑑了后世的经验,向族长提议。
“咱们不能各做各的,那样太慢。得把活儿分开,手艺不好的就砍竹子,有手艺的就做木框,细心的负责组装,婶子大嫂们就负责给凳子钉凳面的“
“每个人只做一道工序,越做越熟,速度才能快起来!”
这就是最原始的“流水线作业”,根据大家的能力,做自己的事。
李族长一听,觉得极有道理,立刻安排下去。
还专门成立了一个“质检组”。
由村里几个手艺最好、最较真的老人负责。
每道工序做完的东西,都必须经过他们检查,確定合格了,才能凭竹筹去帐房记工分领钱。
一时间,整个李家村都变成了一个巨大的、高速运转的作坊,人人干劲十足,到处都是叮叮噹噹的劳作声,爭取后天钱管事到来时,能交出让他满意的货品。
李彦舟没有参与劳作,他捧著今天卖货挣的二十两银子,以及族里预支给他的三十两定金分红,回到了自己的小屋。
有了这五十两银子,他终於可以不再为笔墨纸砚发愁,可以去买些急需的参考书了。
接下来的事情,有族长和族人们接手,他彻底解放出来,只需坐等分红,然后一门心思地扑在学业上。
他脑子里还有无数的新样式,摺叠桌椅只是个开始。
等普及后价格降下来,他隨时可以推出“小桌变大桌”、“椅子变床”、“摺叠组合家具”等升级產品。
材料还可以用木材代替竹子。
这门生意,足够李家村吃上很多年。
他刚回家还没坐稳,吴秀竹就找上了门。
(http://www.220book.com/book/8SJ1/)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