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12点,李和回村去了,而陈家富几人正准备去吃午饭,就见门外来了三五个村民模样的人,背著帆布包、提著竹篮,有的还裹著头巾,脚上沾著泥。他们彼此並不相识,却都因同一条口耳相传的消息而来
“这家旧货铺子,收老物件,不压价,讲良心。”
“是陈老板吧?”
一位年近六旬的老汉搓著手上前,“我叫王德海,从枫林坳来的,走了七十里山路,搭了两趟班车听人说,你们这儿有个马师傅,能看真东西?”
陈家富一愣,隨即笑著点头:“您来对地方了,这就是马师傅。”
话音未落,阳丽娇已麻利地打开灯光与空调系统。她扫了一眼门外,低声说:“还不止这几个,后面还有人陆陆续续往这边走呢。”
果然,不到一个钟头,店里竟陆陆续续来了十几位村民,远的来自百公里外的山南镇,近的也有隔壁县乡赶来的。他们带来的东西五八门:锈跡斑斑的铁秤砣、褪色的绣鞋、蒙尘的木雕牌位、卷边的老相册,甚至还有半块刻著字的残碑。
马耀阳换上深灰色麻长衫,戴上白手套,端坐於主桌前,神情沉静如古寺高僧,他身后墙上掛著一幅手书条幅:“鉴物即鉴心”。
第一位上前来的是王德海,他小心翼翼从怀里掏出一只用红布包裹的瓷碗,双手奉上。
“这是我爷爷留下的,说是祖上传了几代。村里老人讲,这叫『鸡油黄』,可我一直不知道值不值钱”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马耀阳接过瓷碗,迎光细看。釉色温润如凝脂,通体呈明黄色,底足修胎规整,內壁暗刻云龙纹,在特定角度下隱约浮现。他眉头微动,又用放大镜察看了款识:“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青发色沉稳,笔意自然。
“这是真的。”马耀阳缓缓道,“雍正官窑甜白釉描金鸡油黄碗,传世极少。你这保存得极好,无冲无裂,品相完整。”
他顿了顿,看向王德海:“我可以出八万收下,或者帮你联繫省博做民间藏品备案,若將来入展,也算一段佳话。”
老人眼眶一热,声音发颤:“八八万?我家那房子才值十几万啊!”
旁边几位村民顿时骚动起来。
第二位是个中年妇女,姓李,从怀化赶来。她带来的是一幅捲轴,外皮破损严重,像是多年塞在柜底。
马耀阳展开一看,竟是清代画家邹一桂的《秋葵图》设色绢本。虽略有虫蛀边缘,但画面主体完好,题跋清晰,鈐印可辨。更难得的是,画上有晚清重臣张之洞的一段题诗,极大提升了文献价值。
“这件”
马耀阳呼吸略重,“保守估价,至少四十五万。若是送拍,有望突破五十万。”
女人怔住了,坐在椅子上半天没说话,最后只喃喃一句:“我婆婆临走前说,这画不能烧,也不能卖,要留给孙女当嫁妆可现在,孩子要出国留学,学费差一大截”
马耀阳沉默片刻,轻声道:“我可以按五十万收,分期付款,三年结清。你既能应急,也不至於一夜之间断了念想。”
女人低头抹泪,终於点头。
接下来几件多为寻常旧物,有民国铜锁、老式算盘、婚书契约等,马耀阳一一耐心点评,该值几百就说几百,不该抬价也不虚夸。村民们渐渐信服,原本紧张的气氛也鬆弛下来。
chapter_();
直到下午3点,一位拄拐杖的老农最后一个走进来。 他姓周,白髮苍苍,穿著洗得发白的中山装。他没说话,只是將一个用油纸层层包好的木盒放在桌上。
盒盖掀开,一方砚台静静臥於其中。
石质黝黑泛紫,石理细腻如肌肤,上方天然形成一片金星晕散,宛如夜空流霞。砚池雕作如意云纹,背面刻有一首小诗:“墨海深耕岁月深,寒灯照影写孤吟。此心不负松烟约,留取清声答故林。”下署“慕白山人”。
马耀阳瞳孔骤缩。
“周慕白就是那个文史馆的研究员?”他抬头看向老人。
老人点点头:“我是他孙子。这方『紫玉金星砚』,是他生前最爱之物。六七年风声最紧的时候,他把它埋在家后桂树下,临终前才告诉我位置。这些年我一直藏著,不敢拿出来。”
马耀阳双手微微发抖。他知道,周慕白不仅是地方志专家,更是少数参与过崇文书院文物抢救工作的学者之一。而这方砚台,极可能是当年书院遗物流散的最后一环。
“这砚”他深吸一口气,“材质出自歙县老坑,雕刻为乾嘉年间徽派工法,加上名人旧藏、歷史背景、文化意义”
他停顿了一下,一字一顿地说:
“市场估值,一百二十万起步。若是进入学术体系,它的价值无可估量。”
店內一片寂静。
老农嘆了口气:“我不卖钱,只想找个人託付。我想把它捐出去,但不知道捐给谁,才能让它真正被人记住。”
马耀阳站起身,郑重鞠了一躬:“周老先生,如果您愿意,我们可以联合申报『民间文物守护计划』,由您指定机构收藏,並立碑记名。同时,我会撰写一篇考据文章,还原这段歷史。”
老人看著他,良久,露出一丝笑意:“好,那就交给你了。”
暮色降临,人群散去,店內归於寧静,那只宣德炉依旧静置於长桌中央,炉身映著余暉,泛出淡淡紫光。
陈家富望著窗外渐暗的街景,忽然轻声说:“今天来的这些人,手里攥著的不只是老物件,是他们的命根子,是祖宗的脸面。”
马耀阳站在窗边,手中著那张夹在日记本里的復原草图。
“所以我们要守住的,也不只是文物。”他说,“是人心。”
“马师傅,今天累了吧”
陈家富笑道:“要不要去我家吃顿好的”
“还用去你家”
马耀阳瞪了他一眼,他和李和一起住村里买的別墅里面,村里有的是土鸡土鸭土猪肉,有钱还怕买不到。
“也是”
陈家富笑笑,这年头只要有钱,什么东西买不到。
作者“佚名”推荐阅读《旧货交易群》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8VM1/)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