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就是在戳老朱肺管子。
汉朝有商山四皓不愿意给刘邦做臣子,瞧不起刘邦出身,躲进山沟沟拒绝合作。
唐朝,李渊,李世民父子,世家当做假户口,门阀不认李渊父子这个贵族。
拒绝李世民跟清河崔氏联姻,理由是门不当户不对,实际就是告诉李二,他不配。
轮到老朱后,虽然当了大明朝的皇帝,但仍旧改不了泥腿子出身这个事实。
在前元的士人眼里,老朱家就是他们元朝臣驱使的下等百姓。
再加上老朱有喜欢砍人脑袋的爱好,还不愿意跟文臣讲道理,执拗的朝臣非要跟老朱讲道理。
治国离不开文人,就算老朱英明神武,热爱学习,但是他又不是孙猴子能分身,各个府县角落都需要人。
士人就藉口奉蒙元为正朔,恪守君臣大义,其次说他们喜欢隱居山林生活为理由。
加上他们发现老朱给的钱不够他们预期的,甚至是个难伺候的皇帝。
一旦老朱看你不顺眼,臭骂一顿是轻的,打打屁股都算皇恩浩荡,杀头抄家那是常规操作,活剐剥皮更是基础套餐。
许多士大夫不肯给老朱效力。
於是有了:明初文人多不仕。
老朱忌讳这个,但是梁泽生气之下直接吐槽老朱。
后果可想而知。
朱標坐在那里,眼睛都快朝梁泽眨疯了。
马皇后也一颗心提到了嗓子眼。
老朱眼睛要喷火,双手捏著椅子柄,心里怒骂。
咱朱元璋,怎么赏赐出这么个混蛋?
不生气那都不是正常人。
梁泽说完这句,老朱就想把梁泽的嘴缝起来,真的比那些御史还要討厌。
“咱记得你之前愿意当官,甚至要求当县官,现在怎么改变?你给咱详细的说一说,一字不漏。”
老朱语气平静,但是绝不是表面这样,內心很汹涌,但是他又是个比较爱学习的,必须知道別人为什么不想做他朱元璋的官。
梁泽並没有用蒙元士大夫不肯出山的理由搪塞朱皇帝,而是认真的看著老朱。
“陛下,真想知道?”
“说!”
朱元璋本能的闭上眼睛,头往后仰著,可是心里已经隨时做好了反击的准备,甚至一丝杀意。
(请记住 101 看书网解书荒,1?1超实用 网站,观看最快的章节更新)
“梁泽,你终究还是说出了跟蒙元士人一样的话来对抗咱!”
老朱一句话,朱標心一下沉落到谷底,嗅到了熟悉的血腥味,马皇后望著老朱,又担心的看看梁泽。
“陛下,我並不是对抗您,我来到大明,只是希望大明盛世。
我完全可以当个县官,拿著长寧伯的俸禄,在那里混日子,可是我还是想为大明出一份力,至少我希望汉家国运延长,百姓不受苦!”
梁泽说这话是真心实意,他只是想做个公务员,好好的建设大明。
高位的人看不到百姓日常,只有与百姓打交道,才能改善百姓的衣食住行,努力爭取到皇权下乡。
chapter_();
他是一个穿越者,又不仅仅是一个穿越者,是带著前世考公失败的遗憾,带著知道汉家近代屈辱的难过而来的。 是县衙那几个没有领到俸禄的衙役官吏,是被乡绅地主剥削,吃不饱饭的百姓。
他想儘快的拿到银子,给无业游民一份工作,治理上元县堵塞的河道沟渠,不想看到下雨时,街道巷子漂浮泔水,菜叶子。
但是皇帝不愿意给他钱。
他也知道,自己去过上报知府衙门,再上报户部,工部,一套套的流程审批下来,就会错过今年春种,沟渠又得腥臭满天。
听到梁泽诚恳的话,说自己想建设大明盛世,老朱显然很认同盛世这个目標。
他心中的怒火稍微降低了一些。
但是心里的火气还在,如果梁泽是个普通贪官,那一刀砍了,反而很简单。
可是,梁泽不是普通贪官,他是山里出来,出海製药,救自己嫡长孙跟妹子的梁泽。
这样的恩情,反而让老朱无法下手,也是他一直压抑自己怒火的原因。
“大明盛世?为大明出力,看来你梁泽没有坏到流水流脓!你还有良心呢。”
“陛下,你错了,我的良心一直好好的长在我的胸膛,从来不曾丟失过。那个迷失良心的人,不是我,是陛下。”
迷失良心?又被这混小子扣上帽子!
梁泽並没有多想,而是继续说。
“上元有些乞丐,並不是真正的乞丐,而是不好好干活,装乞丐的中年人。
下雨天,河道淤泥堵塞,烂菜叶子跟泔水到处都是,雨后水退,容易滋生传染病。
治理一个地方,当然是从街道卫生,从百姓整体面貌开始,每个住户家前后淤泥,因为乱扔菜叶泔水,常年累积,他们要负责。
为了促进住户淤泥清理,给无业游民创造劳作机会,我就立下,罚款和付钱给县衙衙役清理费的规定。
这样,百姓都按时处理好了自己家门口的淤泥,只是富户乡绅藉机会詆毁我,说我贪钱。
县丞主簿已经几个月没有领到该领的俸禄,家里妻儿老小,我自然要问陛下要钱。
河道治理,需要修建河堤,力上元县可以出,但银子哪里来?开发河滩也需要银子。
这一项项的支出,我不该问陛下要吗,那工部,户部的大门又不是给我们这些小人物开的。”
梁泽一口气说完。
朱元璋的心情如过山车起伏。
这件事他后面会派人查清楚,。
只是梁泽说的不像假的,之前应天知府米任,也说过上元县的乞丐有些异常。
甚至还有河道淤泥堵塞,夏天蚊虫滋生,百姓生病的事,地方府县官员俸禄拖欠。
“你说的都是真的?你向咱要钱就是为了这个事。”
老朱都没发现,他自己声音里带著些懊悔。
“是真是假,陛下派人一查就知道的。”梁泽咂咂嘴:“陛下不是都听到百姓说我是贪官了吗,我说的都是假的。”
老朱罕见的没有说话,这次是他理亏。
洪武十二年,广州府番禺知县道同,被镇守广州的永嘉侯朱亮祖勾结豪强诬陷,误杀道同。
经过这件事,老朱很后悔,许多案子都是慎重后才决定,这次他差点又犯了错误。
想到这里,老朱和气起来,心里没有了怒火:“咱会派人,核查清楚你说的这些事,如果属实,咱让户部给你上元县银子。”
“谢陛下。”
做人该骂的时候就骂,该谢时候就要谢,梁泽不是无脑喷。
(http://www.220book.com/book/8VWX/)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