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辉祖带人將岩石跟草丛里面的两个人抓了出来,將其直接捆住扔在那里,冷声道:“说!到底是谁派你们来这里的。
“他们鬼鬼祟祟躲在这里,肯定是刺客!”孙楧皱著眉头,指著二人说道:“为了殿下安危,杀了吧。”
梁泽盯著二人,两个“刺客”衣服脏破,面黄肌瘦的跪在那里,眼睛盯著贡桌上面的果子跟鸡鸭,喉咙咕咚吞著口水,瑟瑟发抖。
徐辉祖抽出佩刀,警惕的看著二人,问道:“若是你们招出谁是幕后人指使人,本官还能饶你们一命,若是不招,只有死路一条。”
“大人饶命。”其中一人突然张嘴哭喊道:“不是刺客,不是,就是我们肚子实在太饿了,想偷拿桌上的果子跟肉食。”
朱福寧听到这里,就单纯的想让女官把装熟食的篮子拿给两个衣衫破烂的人。
“慢。”梁泽適机打断女官递过来的篮子,追问道:“住在京城,不至於偷祭品吧,你们是哪里人,用你们家乡话回答。”
两人用山西话道:“我们都是山西逃荒来的,今年收成不好,就来京城寻个活路,看到祭品,想偷拿点回去给父老乡亲填肚子。”
“哦?既然说父老乡亲,那就不止你们两个人了!”梁泽道:“剩下的人在何处。
“回大人,在后面的山坳,树林里面。”年长些的指了指。
半个时辰不到,徐辉祖带来的兵马果然在山坳林子里带出来十几个拄著棍子,背著黝黑被子,蓬头垢面的男女老少。
徐辉祖看眼梁泽,那眼神意思是会不会是假的。
更新不易,记得分享101看书网
梁泽盯著十几个蓬头垢面的人看了片刻,检查过手掌牙齿,以及身上的旧籍文书,確认是逃出来的山西灾民。
流民还是要管理的,並进行救济安排,这是他作为知县,必须要负的责任。
於是,梁泽对徐辉祖道:“这人人確实是山西逃荒来的,帮我问问殿下,流民我可以带走安置吗。”
徐辉祖有些为难,这些人想要偷祭品,就是有罪,六殿下肯定不愿意让梁泽带走。
“我试试。”
徐辉祖转过头,决定帮梁泽问问情况。
正要询问时,朱福寧突然出声说到:“既然已经核实过是百姓,就让梁知县带走吧。”
梁泽点点头,领著十几个灾民离开,走到半路,梁泽又返回来,把死掉的野猪用劲扛起来,抢走在马背上面,托著回了家。
上元县衙门。
十几个灾民看著上元县的衙门大门,低著头,连自己先伸哪只脚都不知道了,显得很是紧张。
梁泽让衙役在上元县衙门的院子里搭了两口大锅,把今天弄死的野猪开膛破肚,分成肉块,直接在锅里用清水燉煮。
县丞贾谭半途还问梁泽,两锅肉要不要加调料跟盐,梁泽摇头,表示今天的肉不用。
自家县尊平日里吃菜是非常讲究的,今天怎么连盐都不许放,但是既然是上司的要求,不该问的不要问。
留下一块野猪里脊给梁泽,剩下的全部分成块煮在锅里,架起柴火闷煮。
古代的猪肉又骚又臭,吃起来不是很好吃,宋朝时,苏軾通过放血和焯水,调料来调味掩盖肉骚臭。
chapter_();
梁泽今天弄的野猪肉,血都没有放,还不放盐,不放调料,吃起来並不好吃。 但是他就是要煮这样的肉给这些逃荒的“灾民”吃,如果他们真吃的津津有味,就证明是真的逃荒的。
“这肉真香啊!”
“这个知县老爷是好人啊,在世青天。”
一句句低声夸讚,在上元县衙院子里不断的响起,他们连难嚼的肉皮都吃的非常香,並不是在作假。
梁泽坐在椅子上,看著十几个人把腥臊的汤都喝了不少后,喊他们起来跟衙役走。
“吃好了去登记!”
梁泽一声。
十几个男女老少哗啦起来,跟著衙役,往衙门管理户籍的办公房走过去。
见这些人去登记,贾谭在梁泽耳边低声说道:“县尊,您领回来这么多的逃荒百姓,我们如何安置,要不送养济院?”
养济院收留无法生存的百姓跟难民,这十几个逃荒来的,明显只是吃不到饭,並不是无法生存。
梁泽摇头:“不能送养济院,不合条件,还是会被送回来的。”
“要不?我们把他们交给上面去安排。”贾谭提出自己的意思。
因为这十几个逃荒的百姓,不仅需要重新登记造册,还要查清楚身份来源是否清白,同时要搭建房屋进行安置,还要给田地。
这些每一项都要钱,县衙明显没有这么多银子来安置,他们衙役的俸禄还是县尊上个月向陛下要的,户部才给拨了钱粮。
梁泽是因为责任和同情这些逃荒百姓,吃一顿饭两顿饭,確实不掉多少银子。
可日久天长,县衙哪里来的粮食养他们,同时后面来京城討活路的灾民都效仿这些灾民,跑到县衙来吃喝怎么办。
附近的寺庙不会收留这些逃荒百姓的,临时搭建住舍房屋,上哪里去搭建,谁来搭建,工钱谁来出,都是问题。
陈忠道:“要么找我们上元县的地主乡绅,依託在这些人家里面成为家奴,叫做影子人口。
要么由我们县衙安置在其他的地方,成为齐民编户。”
梁泽道:“朝廷有旨意,陛下曾说要是流民有限,可以让这些流民隨地占籍落户,当地府县官员要妥善安抚。
如果让他们在城郊附近占籍落户的话,是不是可以,若果流民太多的话,需要劝返回原籍,给荒田,免三年徭役,且对不务耕种的百姓严厉处罚。”
古代流民脱离衙门管理,就会不再担负纳粮义务,减少朝廷收入的同时还会造成社会不安。
流民不能不管。
梁泽想起老朱给了他一道手諭。
可以直接进出工部和户部,只要要求正当,都可以被允许。
现在自己安置流民,就需要工部出力建造些临时房屋,需要上报户部衙门进行登记造册。
眼下这十几个流民的事,他就可以直接上报。
让应天府或者户部来管,他们就是负责这些事情的。
贾谭认为,如果工部不愿意出力建造临时房舍,那么这些钱就需要县衙承担工钱,时间,木材,將是一笔很大的销。
佚名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8VWX/)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