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58.谁敢强拆我的砖窑,打死勿论!

小说: 大明第一设计师   作者:佚名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大明第一设计师 http://www.220book.com/book/8VWX/ 章节无错乱精修!
 

不管是缴纳税粮,还是把梁泽的砖窑给搅黄了,都是出口恶气。

郭桓回去就制定了计划,第二天由户部小官员前去应天府通知知府米任。

警告梁泽田地不能荒芜,同时要拆除他建的十三个砖窑地基,否则就要缴纳高额税粮。

县衙还在排查百姓收入,衙门院子乱嚷嚷的,像个马蜂窝,梁泽躺在里面闭目养神。

陈忠在那里噼里啪啦的算帐,铺满整个上元县的大街小巷子需要多少块青砖。

“县尊,我们很快就能烧制出来结实耐用的青砖了,我不敢想踩在上面什么感觉。”

陈忠语气里面带著兴奋,坐在那里都快要唱起来。

“肯定比泥路好。”梁泽闭著眼睛躺在那里,漫不经心的回答。

听到门外衙役说应天府的衙役来找梁泽时,陈忠连忙整了整衣冠,出门相迎。

应天府的官员要比县的官员级別高,梁泽在应天府官员眼里,其实就是个芝麻官,虽然有长寧伯封爵,但是以实际任职来说,还是低。

每个府里面有个照磨,从九品府照磨所,掌管磨勘和审计,是知府米任派来核验官窑村那九百亩地。

应天府的照磨官员叫张涛,面色和蔼,手中捧著卷东西,穿著打扮就是从九品。

见到梁泽,张涛笑呵呵的:“梁知县。”

陈忠客气道:“张照磨。”

张涛回礼,隨后看向梁泽:“知府大人让我找知县说件事。”

於是三个人就在衙门后堂的椅子坐下,张涛坐在陈忠对面,椅子旁放著茶水,点心。

寒暄几句客套话,张涛开始传达户部告诉应天府的文书。

先是询问过田地来源,检查过田契,地契后,张涛问出最重要的问题来,这百亩地用来建砖窑还是耕种。

“用来建窑。”梁泽坦然的说道。

“既然是建窑,那这件事就有些麻烦,搞不好,梁知县你还要去吃官司。”

张涛面容和蔼,但是说出来的话却让人不寒而慄。

“若是没有正经文书,这百亩地可不能建窑啊,否则就构成户部说的荒芜田地,对梁知县你不利。”

“这件事,梁知县还是要好好的考虑考虑,否则明天来的,就不是我这个小官了。”

陈忠著急的小眼睛直眨:“按明律是这个道理,可是我们是为了上元县,並不是有意荒芜田地。”

过了一会儿,梁泽实在是忍不住了,直接问道:“若是我明天继续建砖窑当如何。”

张涛想了想:“强拆,或者明天审查丈量,让你缴纳该交的粮食,除非这块地是皇上赐给你的,否则就要纳粮,甚至还会视情形而翻倍。”

今天来只是口头告知,户部传达应天府,应天府传达上元县,走完这个流程而已。

陈忠送张涛离开,梁泽坐在椅子愣住了,感情大明的士绅是需要纳粮的,隨便占用浪费田地,还要受到处罚。

这个他倒是没有想到,一直看网络科普,说是不需要士绅纳粮,甚至秀才这类有功名的都会不用纳粮。

临走时,张涛还是严肃的告诉梁泽,这件事不可忽视,户部那边会严查的,必须有个对策出来。

等陈忠送完人回来,看到梁泽发愣后,以为梁泽是被这件事给嚇的愣住了。

“县尊?您是不是担心。”陈忠问道:“打算明天怎么办?”

“凉拌!”梁泽躺回榻上,由此看来士绅不纳粮这个,已经误会了六百多年。

且不说自己这件事对不对,有没有触及大明律法,就说他能够屡次躲过老朱的砍头,可是磨炼出来一番胆量的。

不就是跟户部刚么,怕个鸟!

chapter_();

建设上元县这件事,是他不能更改的目標,如果敢说他浪费田地不种粮食,逼急了他就去研究肥料。 后世毕竟是系统学过农业这类事情,利用当前的东西,和后世技术提高田地的粮食產量,不信弥补不了九百亩地的粮食!

梁泽决定要研究下大明律法关于田地赋税的事情。

於是让主簿陈忠跟典史吴义进了后堂,说出事情经过。

“朝廷洪武十年,皇上规定见任官员免除徭役,但是仅限於里甲正役这些基层管理,不涉及田赋减免。

洪武十一年,皇上扩大优免范围到告老还乡的官员,但也仅仅只说免除徭役,不曾免钱粮赋税。”

梁泽並不知道,洪武年间朱元璋免除的只是徭役,就是现任官员家庭免除修路,抬轿,修陵寢,长城这类杂役,但是必须缴纳田税。

官员优免范围仅限於杂役还有折银部分,不涉及田税粮食。

优免额度,三品官员可以免除二十石粮食,二十丁役的杂役折银,相当於减免六七两白银。

这个优免额度覆盖现任的京城大臣和退休朝臣,举人和秀才等均需要申请特別恩典。

只是许多人钻空子,通过土地兼併,赋役转嫁来实现赋税规避。

百年后,明孝宗时期,弘治皇帝才把优免政策直接扩展到士绅阶层。

“只免除徭役!”梁泽听著陈忠讲解后,下意识重复了一句。

陈忠以为梁泽不懂,心里理解梁泽是山里出来当官,不懂正常,於是耐心的解释。

“徭役分为均徭和杂役,均徭是属於按田產派的役。

而杂役泛差役非固定职责。

田產派的役,可以通过折银来代替服役,或者做官后可以免除。”

陈忠还为了让梁泽更明白,讲起前几年的事跡。

“皇上有一年早朝,突然跟百官说今后,做官的不用服徭役,但是家里有田地的照常交税。”

“有这回事儿?”梁泽看著陈忠跟吴义,惊讶道。

“去年我们喝酒閒聊,我听说刑部郎中吕坤,在自己给朋友的书信里面说这个事。

中秀才,每亩地免三分银子,做举人后,反而才免二分银子,当了官后只免杂役,这日子简直是越混越回去了,不过这世道没有免正税的道理啊。”

吴义说完,陈忠点头:“这个我也听说过,然后那个刑部郎中就被御史弹劾了。”

梁泽更不知道是,嘉靖年间出台的《优免则例》更是容易文字曲解的东西。

“京官一品免粮三石,外官免粮减半。”这句在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里面提到过。

嘉靖的免税,是附加在田赋上面的徭役折算的银两,根本不是田粮这类赋税,听起来减免了,实际还是那回事。

若是还没有说服力,万历十六年的百姓税票,说百姓交一百石粮食要掏八十多两银,如果家里有个当官的一品大员,能省十两七钱,实际上没省多少,还是要交。

万历年间,说是应天府搞免税的试点,一品官免一万亩的税,实际这个税是徭役折算的。

要是真的当官不纳粮,国库早就空了,不可能撑二百多年。

明朝士绅不纳粮是偽命题,只是能免除徭役折的银,只是到了弘治以后演变的,现在是明初。

梁泽实又忍不住了,看著二人问道:“那到底怎样才能免粮!”

“两种,一种是开荒百姓,皇上鼓励开荒,永不用交钱粮,第二种是皇亲国戚,只有皇上赏赐的土地才能免税,自己买的要交钱或者纳粮。”

陈忠说完,吴义点头:“可是谁能有福气享受这个,县尊您被赏赐的那些土地是不需要交粮的,可是官窑村的需要交。”

虽然说两种情况免粮,实际上只有皇帝赏赐的不用,百姓开荒虽然永不交钱粮,但是底下的官员会想方设法让交的。

所以,严格来说,只有皇帝赏赐的不用交税交粮。

二人道:“县尊,您还是想想办法吧,不然十三个窑基就要被强拆掉了,按律法您还要交粮挨罚。”

梁泽索性躺平:“谁敢强拆我的砖窑,打死勿论!”

作者“佚名”推荐阅读《大明第一设计师》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http://www.220book.com/book/8VWX/)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大明第一设计师 http://www.220book.com/book/8VWX/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