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之地,苏州城内,往昔岁月里,烟柳轻柔地拂过画桥,风帘在翠幕间摇曳生姿。就在这如诗如画的人间盛景中,妙玉诞生于一个官宦世家。她初临世间,小脸,眉如远黛,眸若星子,仿若春日里悄然初绽的花蕊,娇嫩而惹人怜爱。
然而,命运却对她露出了严苛的一面,妙玉自幼便被先天孱弱的身躯所累,病痛仿若驱不散的阴霾,时刻笼罩着她。
家中父母视她若掌上明珠,为了治愈爱女的病痛,他们不辞辛劳,访遍江南的名医高士。
但世间医术在妙玉的病症面前似乎都显得无能为力,面对这一困境,无奈与虔诚交织在父母心间,他们最终决定将尚在襁褓之中的妙玉送往玄墓蟠香寺。
在那古寺的晨钟暮鼓、经声佛号里,他们期望妙玉能在佛光的庇佑下茁壮成长,妙玉的修行之路,就此在袅袅香烟与喃喃诵经声中缓缓铺展。
在玄墓蟠香寺的时光里,妙玉宛如一颗被尘埃暂时遮掩光芒的明珠,渐渐显露出其绝世的华彩。她识字习经之时,仿若与古圣先贤对话,无论经文多么晦涩难懂,只需她那澄澈的眼眸轻轻扫过,便能过目成诵,其中深意,也能一点即通。挥毫泼墨之际,笔锋初露,虽略显稚嫩,却已有灵动飘逸之气韵,似那欲展宏图的雏凤。
对弈棋局时,她静坐于蒲团之上,落子无悔,每一步棋都蕴含着深思熟虑的谋略,恰似那运筹帷幄的大将。岁月悠悠而逝,如潺潺溪流,不知不觉间,妙玉出落得身姿婀娜,气质超凡脱俗。
她幽居在这佛门净土,仿若一朵盛开在深谷之中的幽兰,不与繁花争艳,只在静谧处散发着淡雅的清香。她潜心修行,诵经礼佛,似已超脱尘世的纷扰,成为那寺中一抹独特而圣洁的风景。
然命运之轮,从不停歇,无常之事,接踵而至。妙玉的师父,那位如同明灯指引她在佛法之路上前行的恩师,却因病溘然长逝。这一变故,仿若平静湖面上掀起的惊涛骇浪,瞬间打破了妙玉生活的宁静与安稳。
恰在此时,京都贾府大兴土木,全力建造那奢华壮丽的大观园。贾府内眷们商议着要在园中安置几位女尼,以增添几分雅致与清净。负责操办此事的王夫人听闻了妙玉的才情与美貌,又念及她出身官宦之家,与贾府也算门楣相当,便差人下帖,诚挚邀请妙玉前往贾府,入住那专为她精心修建的栊翠庵。
妙玉手捧那烫金的请帖,心中五味杂陈,犹如打翻了五味瓶。她瞻望前途,只觉茫茫未卜,仿若置身于迷雾之中,不见前路。但命运的浪潮推动着她,终是舍了这相伴多年、承载着无数回忆的古寺,带着满心的忐忑与一丝憧憬,踏上了北去的路途。
入贾府,一路行来,过那巍峨的仪门,穿过重重庭院,最终抵达大观园中的栊翠庵。庵堂之内,香烟袅袅升腾,佛像庄严而慈悲地注视着世间。
妙玉踏入庵门,望着那熟悉的佛像与陌生的环境,默默整理心绪,于蒲团之上跏趺而坐,默念心经,在心中立下誓言,定要在此处坚守本心,不被这尘世的喧嚣与繁华所迷惑,不被那世俗的欲望与情感所侵蚀。
刘姥姥二进大观园之时,仿若一阵喧闹的俗世之风,吹进了这清幽的栊翠庵。那日,贾母率领着一众女眷并宝玉等人,浩浩荡荡地前来品茶。
妙玉听闻,赶忙整衣敛容,莲步轻移,恭迎众人。她命小尼端出珍藏已久的茶具,用那旧年精心收集、储存的雨水,烹制珍贵的老君眉。
妙玉举止优雅,应对贾母时礼数周全,言语间不卑不亢,可那清冷的眼神与淡然的神情,却又仿佛在她与众人之间筑起了一道无形的高墙,将她与这尘世的喧嚣隔离开来。
待贾母等人用过茶,起身游览庵堂之际,妙玉却悄然拉住了宝钗和黛玉的手,轻声说道:“二位姑娘,请随我来。这内室之中,有我私藏的好茶,今日可与你们畅饮一番,也好让你们领略一番这茶中真味。”三人步入内室,只见那珍奇茶具一一列于案几之上,仿若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
妙玉一面取梅花雪水烹茶,一面缓缓说道:“这茶方,我也是偶然得之,今日与二位共品,也算机缘巧合。这雪水取自寺中梅树下,经我多年收藏,其纯净与清冽,用来泡茶,最是能品出茶之韵味。”
只见她轻抬玉手,缓缓地将那温润如玉、色泽碧绿的绿玉斗拿了起来。那绿玉斗宛如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散发着淡淡的光泽,令人赏心悦目。她优雅地准备用其斟茶,动作轻柔而娴熟。
就在这时,一阵爽朗的笑声传来,原来是宝玉满脸笑容地走了进来。他一边走着,一边打趣地说道:“哎呀呀,原来你们都在这里享受这般清闲自在的福气呢,竟然把我给忘得一干二净啦!”
妙玉闻声抬起头,目光落在宝玉身上。看到来人是宝玉后,她的嘴角微微上扬,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略带嗔怪地回应道:“哼,你这个俗气之人,怎么跑到这里来了?此地乃是佛门清净之所,可不是能让你随随便便就踏足进来的地方哟。”
宝玉听到妙玉如此说,赶忙陪起笑脸,解释道:“妙玉师父莫要怪罪于我嘛。我可是听闻此处有上好的香茗,所以特地赶来讨上一杯尝尝鲜呢。虽说我这个人平日里有些俗气,但对于妙玉师父您的高雅情趣,我还是略知一二并且能够欣赏得了的呀。”说着,还向妙玉投去了一个讨好的眼神。
妙玉无奈,还是用绿玉斗斟了茶递与他,说道:“你且尝尝,莫要辜负了这茶与水。”
黛玉见那绿玉斗,好奇问道:“这杯子也是个稀罕物,妙玉你竟舍得?”
妙玉冷笑一声:“若不是他今日来,这杯子断不会与旁人用,若是我用过的,纵是摔了,也不能落入他人之手。这等茶具,需配懂它之人。作者“我有钱我有颜”推荐阅读《红楼梦通俗版》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黛玉知趣,不再言语。
寒冬腊月,天地间一片银装素裹,芦雪亭仿若被冰雪雕琢而成的琼楼玉宇。众人齐聚于此,联诗赏雪,欢声笑语与冰雪的清冷相互交融。
宝玉在联诗过程中,因才思稍逊一筹,被罚前往栊翠庵乞取红梅。他欣然起身,踏着厚厚的积雪,向着栊翠庵走去。栊翠庵中,红梅傲雪绽放,如点点胭脂落于雪地,枝条在寒风中舒展,似在舞动着一曲冰雪的赞歌。
妙玉正在庵内静坐,听闻宝玉前来,她起身,缓缓走向梅林。不多时,她手持一枝红梅,款步走出。那红梅娇艳欲滴,花枝上的积雪尚未消融,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晶莹的光芒。
妙玉将红梅递给宝玉,宝玉笑道:“妙玉师父,今日这梅可真是雪中仙子,多亏了你。这庵中红梅,独独在这冰天雪地中开得艳丽,定是沾染了师父的灵气。”
妙玉微微垂首,轻声道:“此梅只合配公子才情,望莫要辜负。这梅在庵中许久,今日得公子赏识,也算有了知音。”
宝玉离去,妙玉倚门凝望,直至那身影消失在琼花玉树间,口中喃喃:“这尘世纷扰,你又能清净几时。但愿你能在这浊世中保得赤子之心。”
宝玉生辰之日,悄然来临。妙玉在栊翠庵中,心中却始终牵挂着那个在尘世中与她有着特殊缘分的宝玉。她在佛前静坐良久,思绪如乱麻般缠绕在心头。最终,她还是决定遣人给宝玉送去一份生日贺帖。那帖子上,只写着寥寥数字,署名“槛外人”。
宝玉收到帖子后,先是一愣,随后便陷入了深深的困惑之中。他拿着帖子,匆匆去找岫烟,焦急地问道:“岫烟姐姐,你看这妙玉师父送我此帖,这‘槛外人’是何意?我该如何回帖才是?我与她身份有别,可别误了礼数。”
岫烟接过帖子,细细看过,抿嘴笑道:“她这是自比超脱尘世之人,你只需自称‘槛内人’,以示敬重便好。妙玉师父一向心性高洁,她对你如此,定是有别样的情谊。”
宝玉恍然大悟,赶忙回帖,心中却也对妙玉的情感有了更深的思索。
中秋佳节,月光如水,洒在大观园的每一寸土地上,仿若为这人间仙境披上了一层薄纱。林黛玉与史湘云这两位才情出众的女子,在凹晶馆内相聚。她们望着那水中倒映的明月,诗兴大发,联诗对句。
起初,诗句尚还透着几分清新雅致,可渐渐地,随着情感的深入,那诗韵愈发凄清,如泣如诉,似是在诉说着这红楼女儿们的命运无常,又似是在对这尘世的悲欢离合发出深深的叹息。
妙玉恰好路过此处,她被那诗中的悲戚所打动,不由自主地停下了脚步。她静静地听着黛玉与湘云的联诗,心中泛起层层涟漪。待二人诗兴将尽,妙玉缓缓走入凹晶馆,轻声说道:“二位莫要再悲切,且随我到庵中,我来为这诗续上几句。”
黛玉与湘云见是妙玉,微微一怔,随后便欣然应允。三人一同来到栊翠庵内,妙玉净手焚香,然后提起笔来,蘸墨挥毫。她的笔触如灵动的蛟龙,在纸上肆意游走,所写诗句气势磅礴,瞬间将那原本幽冷绝望的诗境扭转乾坤,展现出豁达超脱的胸怀与非凡的诗才。
湘云忍不住赞道:“妙玉姐姐,你这诗才,真真是让我等佩服得五体投地。这诗境一转,如拨云见日,让我等心中豁然开朗。”
妙玉搁笔,浅笑道:“不过是随心而作,二位的诗才亦是不凡。只是这世间悲欢离合,皆在诗中,我不过是略加润色罢了。”
然而,命运的风云变幻,总是让人猝不及防。贾府的繁华,在历经一系列的变故后,渐渐如落日西沉,衰败的气息弥漫在每一个角落。贾母的离世,如同一记沉重的丧钟,敲响了贾府走向衰落的序曲。
在贾母出殡的那个夜晚,整个贾府沉浸在一片哀伤与混乱之中。栊翠庵也被这哀伤的氛围所笼罩,妙玉在庵中,静坐于蒲团之上,试图以诵经来平复内心的不安。可那心中的波澜,却无论如何也难以平息。她想起了自已在贾府的点点滴滴,想起了与宝玉之间的种种过往,思绪如乱麻般缠绕在心头。
妙玉起身,决定往蓼风轩寻惜春。她深知,在这贾府之中,惜春或许是唯一能与她在心灵上有几分共鸣之人。
妙玉在夜色中独行,那清冷的月光洒在她身上,拉出一道长长的孤影。她沿着曲折的小径前行,殊不知,危险正在悄然逼近。
原来,有一伙贼人早已暗中盯上了贾府的财物与女眷。他们见妙玉美貌清冷,气质不凡,便心生歹念。待妙玉行至偏僻处,他们一拥而上。妙玉惊恐万分,她奋力挣扎,怒喝:“你们这些贼人,竟敢如此放肆!我乃佛门之人,你们不怕遭报应吗?”
贼寇却笑道:“小娘子,跟我们走,保你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你这等美貌,在这庵中岂不是可惜了。”
妙玉大骂:“休要胡言,我宁死不从!你们若是还有一丝良知,便速速放了我。”
贼寇们相互使了个眼色,其中一个说道:“哼,别敬酒不吃吃罚酒,到了我们手里,可由不得你。”
妙玉咬牙切齿道:“你们定会为今日恶行付出代价!”终难脱魔掌。
妙玉被掳至贼巢,贼首淫笑着说:“小尼姑,你若从了我,我便让你吃香的喝辣的。”
妙玉呸了一声:“你这无耻之徒,莫要痴心妄想,我生是清白之人,死亦不会受你玷污。”
贼首恼羞成怒:“你这贱人,竟敢如此顶撞我,看我如何收拾你。”
妙玉闭目合十,心中默念经文,只盼一死解脱。
传闻纷纭,一说妙玉在贼巢,坚贞不屈,骂贼不绝,贼怒,害其性命于荒郊野外,香魂一缕,飘散风中;一说她被胁迫,飘零江湖,昔日冰清玉洁,今陷泥沼,受尽屈辱,繁华红楼,终成一梦,徒留后人叹惋。
(http://www.220book.com/book/AA7T/)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