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钟鸣鼎食的贾府,潇湘馆内静谧清幽,却也藏着黛玉寄人篱下的丝丝哀愁。自小便在黛玉身边的紫鹃,将自已的心思全放在了这位姑娘身上。
天未破晓,潇湘馆的小厨房内,微弱的火光闪烁。紫鹃轻手轻脚地走进,熟练地生火煎药。她专注地盯着药炉,眼神中满是谨慎,手中的蒲扇按照心中默记的节奏,不紧不慢地扇动。“这药早一刻太生,迟一刻太熟,半点马虎不得,姑娘的安康全系于此。”紫鹃低声自语,仿佛这药炉承载着黛玉全部的生机。
药煎好后,她小心地滤去药渣,端着热气腾腾的药碗,来到黛玉床边,轻声唤醒还在睡梦中的黛玉:“姑娘,该喝药了。”
黛玉微微睁开惺忪睡眼,轻轻皱眉,带着几分慵懒与虚弱说道:“紫鹃,我实在是喝怕了这药,每日如此,也不见好。”
紫鹃心疼地坐在床边,温柔劝道:“姑娘,良药苦口利于病,您瞧,喝了药总归是能舒服些。前儿个您喝了药,下午不还能多绣几针帕子嘛。再坚持些时日,等身子调养好了,就不用喝这苦药汤了。”
黛玉无奈地接过药碗,慢慢饮下,紫鹃忙递上备好的蜜饯:“姑娘,快吃口蜜饯,压压苦味。您若是觉得药苦,回头我去问问厨房,能不能想法子把药熬得顺口些。”
黛玉微微摇头:“罢了,这药本就是苦的,再怎么熬也改不了滋味。倒是你,每日为我操劳这些,也辛苦。”
紫鹃握住黛玉的手:“姑娘说的这是什么话,能伺候姑娘,是我的福气。只要姑娘身子能好起来,我辛苦些又算什么。”
寒冬,凛冽的风如刀般刮割。紫鹃总是早早为黛玉备好手炉,见黛玉要出门,她急忙跑到黛玉身边,将手炉塞进她手里,转头叮嘱雪雁:“快把姑娘的斗篷拿好,这天气冷得刺骨,仔细姑娘冻着。姑娘的脚炉也得添好碳,可别凉了脚。”又回头对黛玉说:“姑娘,您今儿个出去,可别待太久,仔细着了凉。要是觉得冷,就赶紧回来。”
黛玉点头,轻声道:“知道了,你也别太啰嗦。每次都交代这么多,我又不是小孩子。”
紫鹃笑着说:“姑娘在我心里,就是要处处小心着。您身子弱,这天气多变,万一有个闪失可怎么好。”
春日里,潇湘馆众人放风筝。紫鹃看着高飞的风筝,笑着对黛玉说:“姑娘,您瞧这风筝飞得高高的,说不定能把病根儿都带走呢。”
黛玉微微点头,嘴角浮现出一抹难得的笑意,眼中满是对美好期许的微光,说道:“若真能如此,倒也算是件幸事。只是这世间之事,又岂能尽如人意。我这病,怕是好不了了。”
紫鹃忙接口道:“姑娘,您可别这么想,您还年轻,只要好好调养,一定会好起来的。您要是总这么灰心,病才不容易好呢。”
黛玉轻轻叹口气:“紫鹃,你不懂,我在这贾府,虽说有老太太疼爱,可到底是寄人篱下,心中总有诸多烦闷。”
紫鹃坐到黛玉身边,握住她的手:“姑娘,我懂您的心思。可您还有宝二爷,他对您的心意,您也是知道的。”提到宝玉,黛玉脸色微微一红。
然而,黛玉生性敏感,见落花而伤怀,对月缺而落泪。每当此时,紫鹃总是心疼地递上手帕,轻声劝道:“姑娘,莫要太过伤心,伤了身子可不值当。药已煎好,喝口药,缓缓神。”
黛玉却不耐烦地挥挥手:“我不想喝,你别在这儿啰嗦,让我静一静。这世上的事,哪有喝口药就能好的。”
紫鹃并不气恼,依旧笑着哄道:“姑娘,您若不喝药,病情加重,到时候更难受,宝玉瞧见了,又该心疼了。他前儿还跟我说,让我好好照顾您,说您要是不开心,他会难过的。”
黛玉听了,脸色微微一红,嗔怪道:“你这丫头,就会拿他来哄我。他又怎会真心在意我这薄命之人。说不定哪天,他就把我忘了。”
紫鹃坐到黛玉身边,握住她的手:“姑娘,您可别这么说。宝二爷对您的心意,我们都瞧在眼里。前儿个他还特地嘱咐我,让我好好照顾您,说您若是受了委屈,他可不依。您要是不信,下次宝二爷来了,您当面问问他。”
黛玉轻轻叹口气:“但愿如此吧。只是在这贾府,规矩多,人言可畏,我总觉得自已的未来渺茫得很。”
紫鹃紧紧握住黛玉的手:“姑娘,您可别这么想。老太太疼您,宝二爷也与您情投意合,还有我,会一直陪着您的。只要您和宝二爷真心相待,总会有个好结果的。”
随着时光流转,宝黛二人情谊愈发深厚。一日,宝玉如往常般来到潇湘馆找黛玉。紫鹃看着两人相处时的眉眼传情,心中暗自思忖:宝二爷对姑娘究竟是何心意?若能试探一番,也好让姑娘安心。
待黛玉去里屋整理书卷时,紫鹃走到宝玉跟前,故作严肃地说:“宝二爷,林姑娘大了,过不了多久就要回苏州老家去了。家里人已经在商量着接她回去,这是早晚的事儿。”
宝玉一听,顿时如遭雷击,脸色瞬间变得煞白,眼神空洞,仿佛丢了魂一般,一把抓住紫鹃的胳膊,急切地问道:“紫鹃,你说的可是真的?林妹妹为何要走?我不许她走!她要是走了,我也跟她一起去!”
紫鹃心中有些害怕,但仍硬着头皮说道:“宝二爷,我还能骗您不成?林家那边已经有了消息,姑娘终究是要回去的。您也知道,姑娘总归是要回自已家的。”
宝玉身子一晃,竟直挺挺地向后倒去,嘴里喃喃道:“林妹妹走了,我也活不成了……我这就去求老太太,让她留下林妹妹……”
怡红院瞬间乱成一团,众人惊慌失措。小厮们赶忙跑去请大夫,丫鬟们则手忙脚乱地端水拿帕子。贾母、王夫人等闻讯匆匆赶来,焦急万分。
贾母颤抖着声音喊道:“宝玉这是怎么了?快,快把最好的大夫都请来!”
王夫人则在一旁暗自落泪,嘴里念叨着:“我可怜的宝玉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好端端的,怎么就成这样了?”
紫鹃站在一旁,吓得脸色苍白如纸,双腿发软,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哭着说道:“老太太,太太,都怪我,是我不该跟宝二爷说林姑娘要回苏州的话,才把宝二爷刺激成这样。我罪该万死,求老太太和太太责罚。”
贾母一听,又气又急:“你这丫头,怎么能说这种话!宝玉要有个好歹,我饶不了你!你说,为什么要跟宝玉说这些?”
紫鹃哭着解释:“老太太,我只是想试探一下宝二爷对姑娘的心意,没想到宝二爷反应这么大……我错了,求老太太责罚。”
只见那王夫人微微颤抖着伸出一只手来,轻轻擦拭着眼角不断滚落的泪水,然后抬起头,眼神中满是责备与无奈地看着眼前的人,开口说道:“你这丫头啊,怎么如此糊涂呢!这种事情岂能随随便便就拿来试探呀?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儿戏啊!一旦处理不当,后果可是不堪设想呐!你难道就没有想过这样做可能会带来怎样严重的影响和后果吗?哎……真不知道该说你什么好!”
过了许久,宝玉才悠悠转醒,嘴里还念叨着:“林妹妹别走……我要林妹妹……”
紫鹃这才稍稍松了口气,也更加确定宝玉对黛玉情比金坚。
回到潇湘馆,紫鹃看着正坐在窗前发呆的黛玉,犹豫再三,还是鼓起勇气说道:“姑娘,这次我算是瞧出宝二爷对您的心意了,那是掏心掏肺的。老太太又那般疼爱您,您不如趁老太太还硬朗,找个机会,把终身大事定下来,也省得您整日忧心忡忡。”
黛玉双颊绯红,放下手中的书卷,嗔怪道:“你这丫头,越发没规矩了,这种话岂是你能说出口的?我一个女孩儿家,怎能主动提这些事。”
紫鹃笑着拉住黛玉的手:“姑娘,我这不是为您好嘛。您和宝二爷情投意合,若能结成连理,往后的日子也能幸福。您就别再害羞了,找个机会跟老太太说说。您要是不好意思,我去帮您探探老太太的口风。”
黛玉轻轻啐了一口:“你呀,就会胡说。这种事,哪有你想得这般简单。府里的规矩,还有那么多的闲言碎语,岂是轻易能成的。而且,万一宝二爷只是一时兴起,到时候我岂不是更伤心。”
紫鹃不以为然:“姑娘,您别这么想。宝二爷对您的感情,我们都看在眼里,怎么会是一时兴起呢。您要是实在担心,我再找机会试探试探宝二爷。”
黛玉连忙拉住她:“你可别再惹事了,前儿个你刺激宝二爷的事儿,我还没说你呢。要是再闯出什么祸来,可怎么好。我只求能安安静静地过些日子。”
日子在贾府的繁华与暗流中悄然流逝,然而,这座百年府邸却逐渐走向衰落。府中人心惶惶,各种阴谋算计也悄然上演。王熙凤想出调包计,打算让宝玉娶宝钗。
成亲那日,府里张灯结彩,一片喜庆。林之孝家的找到紫鹃,满脸堆笑地说:“紫鹃啊,你素来伶俐,今儿个宝玉成亲,你去搀扶新人,这可是难得的美差,老太太和太太都点头了的。到时候,说不定还有不少赏钱呢。”
紫鹃瞪大双眼,满脸的不可置信,大声说道:“我不去!我是林姑娘的人,怎能去搀别人?林姑娘待我恩重如山,我绝不能做这等背叛她的事。林姑娘刚去不久,我怎能如此无情。”
林之孝家的脸色一沉,劝道:“你这孩子,别犯糊涂,这是府里的安排,你若不听,以后可有你苦头吃。这也是为了你好,去搀新人,能在老太太和太太面前露个脸,对你以后的日子有好处。”
紫鹃咬着牙,坚定地说:“我心意已决,死也不去。就算是打死我,我也不会背叛姑娘。林姑娘对我如同亲人,我不能在她尸骨未寒的时候做出这种事。您别再劝了。”
林之孝家的无奈,只得转身去找雪雁,雪雁犹豫一番后,终究还是应了下来。紫鹃看着雪雁离去的背影,心中满是悲凉,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就在宝玉成亲的当晚,潇湘馆内,黛玉病情突然加重。紫鹃守在床边,握着黛玉的手,泣不成声:“姑娘,您醒醒,您不能丢下我啊……”
黛玉微微睁开双眼,气息微弱地说:“紫鹃……我……好恨……宝玉他……为何如此负我……”
紫鹃哭着说:“姑娘,这不怪宝二爷,都是府里那些人搞的鬼。宝二爷他也是被蒙在鼓里啊。他们用了调包计,宝二爷以为娶的是您啊。”
黛玉轻轻摇头:“罢了……一切都来不及了……紫鹃,我走后,你……要好自为之……别再为我伤心……”话未说完,便香消玉殒。
紫鹃悲痛欲绝,趴在黛玉身上,放声大哭:“姑娘,您走了,我可怎么办……我也不想活了……姑娘,您带我一起走吧……”
料理完黛玉的后事,紫鹃仿佛失去了灵魂。她整日在潇湘馆内,看着黛玉留下的遗物,回忆着与黛玉相处的点点滴滴,泪水常常不自觉地落下。
一日,她在园中漫无目的地走着,偶遇惜春。惜春看着紫鹃憔悴的模样,说道:“紫鹃,这世间繁华皆为虚幻,一切不过是过眼云烟。你我皆是苦命之人,不如随我一同修行,寻个清净,也可忘却尘世烦恼。”
紫鹃望着那曾经充满欢声笑语,如今却冷冷清清的潇湘馆,心中一阵刺痛。她想起黛玉的悲惨遭遇,想起贾府的种种丑恶,长叹一声,缓缓点头,应了下来。
从此,青灯古佛旁,多了一位带着对黛玉无尽思念的修行之人。紫鹃在袅袅香烟中,常忆起与黛玉相伴的日子,那些岁月,如同她心中永不熄灭的烛火,照亮着她在尘世中最后的修行之路。每念及此,她便更加虔诚地诵经祈福,希望能在另一个世界与黛玉重逢,再续主仆情谊。
红楼梦通俗版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红楼梦通俗版最新章节随便看!(http://www.220book.com/book/AA7T/)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