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藓犹如绿色的精灵一般,悄无声息地蔓延着,它们一点一点地生长,仿佛时间在它们身上放慢了脚步。而那个被挖掘中的坑洞,则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大,就像是大地张开了一张深邃的嘴巴。
要打造出一个堪称完美的庭院绝非易事,或许整整需要花费一年的光阴才能够大功告成。
这并非夸张之辞,毕竟庭院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建设而成的,它更像是一个有机生命体,需要慢慢地成长、演变。当这个大坑挖到一定程度后,整个院子已然变得杂乱无章、一片狼藉。
倘若换作心理承受能力稍差一些的人,面对如此景象恐怕早就心生怯意,打起退堂鼓了。
就在这时,我之前购买的众多关于国内外庭院设计的书籍如雪花般纷纷寄达。与此同时,那些来自果园林系的朋友们也慷慨地寄来了他们宝贵的建议与意见。这些书籍和建议如同明灯一般,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
在众多来信之中,有一封特别引人注目,那是我的一位老同学写给我的。他洋洋洒洒地写下了一大段话,而其中所表达的观点让我深感认同且极具深意:“当人们开始萌生出渴望居住在美丽景色身旁的念头时,这无疑代表着一种极为高尚且高级的精神追求。想象一下,只需那么小小的一隅池塘,再加上一座精心布置的庭院。
通过巧妙运用窗框和门框的构图技巧,将其框景如画。如此一来,每当我们在闲暇时光不经意间抬起头,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幅美不胜收的画面。那时,我们便会真切地知晓——原来自已一直生活在美的怀抱之中。
倘若你置身于一个四季更替鲜明的地域之中,并且幸运地具备一种神奇的能力——能够将四季之美巧妙地融入你门窗的构图里,使之呈现出四幅各具特色、美不胜收的画卷,那么毫无疑问,你的庭院必将堪称名院。
然而令人惋惜的是,在当今这个时代,想要寻觅到属于自已的一方天地已实属不易。就像吴邪你这般,既有闲暇时光,又有人愿意协助你去追逐心中的执念与向往,这样的情况实在是凤毛麟角,可遇而不可求。
衷心希望你最终能够如愿以偿,达成归隐山林、与世隔绝的心愿。毕竟,这种超凡脱俗的行径唯有世间那些拥有极大能耐之人方可做到。至于平凡如我辈者,即便贸然闯入深山老林,充其量也不过沦为一介野人罢了。”
这段话宛如一阵清风拂过我的心头,令我对于这座庭院未来的模样充满了无限期待。
随信而来的还有诸多细致入微的嘱咐,每一条都堪称金玉良言、实用至极。其中特别强调切勿凭空臆想庭院竣工后的模样,毕竟人类难以精准预测那些具备自我生长能力之物的终极形态。
然而令人费解的是,这位回复者并未署名。由于我此前群发了咨询邮件,收到的回信却未附带发件地址,实在无从知晓究竟出自哪位同窗之手。
但仅从这篇洋洋洒洒的“小作文”来看,其行文风格和字里行间透露出的经验之谈,想必应是位高年级的学长吧。
我独自坐在书房之中,聚精会神地研读着这份来信,并着手绘制起一些初步的草图。要知道,庭院设计中对于草色的调和与搭配至关重要,为此我不得不频繁翻阅各类有关景观草类的资料书籍,甚至专程购置了水彩颜料,不厌其烦地反复描绘涂抹。
那座名为七夕创意的餐饮店内,环绕四周种植了数量惊人的花卉。而负责打理这片花海的林六人本就热衷于不断增添新的花种。
可自从入秋以后,不知是否因恋爱的缘故,他似乎交了女友,频频往返于女友的家乡,以至于时常整段时间不见其人影。
更有趣的是,每当林六不在时,小徐也往往如人间蒸发一般踪迹难寻。如此一来,胖子不禁心生疑虑,暗自揣测这二人莫非打算另立门户、独自闯荡?
我心里非常清楚,这件事情根本就不可能发生,原因无他,只因林六人对这片花园有着一种深深的归属感。然而,对于我个人而言,那些娇艳欲滴、铁三角情归田园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铁三角情归田园最新章节随便看!五彩斑斓的花儿实在与我的风格格格不入。
坦率地讲,如果要由我亲自去设计属于自已的庭院,那么我所期望看到的景象应当是以绿色的苔藓和繁茂的灌木为主角。我渴望整个设计能够简约大方,一尘不染,同时又蕴含着一种内敛而强大的力量感。
平心而论,我深知林六人的造诣在这方面远胜于我。或许,他真的可以提供一个完全摒弃花朵元素的完美方案。
只是,不知为何,我内心深处始终不愿意将这座院子的设计权交予他人之手。还记得最初着手整理相关资料和图片时,由于毫无头绪,我整日被焦虑情绪所笼罩。
那时候,我曾一次又一次地质疑自已:如此执着于追求极致的美好是否真的正确?倘若向他人求助,想必进度一定会快得多吧。
不过,好在经过一番苦苦挣扎之后,我终究还是咬紧牙关坚持了下来。当我终于敲定最终的设计方案之时,才恍然惊觉,原来不知不觉间,一周的时光已然悄然流逝。此时再环顾四周,只见书房内的每一面墙壁之上,都密密麻麻地贴满了各种过程稿。
而且,在这段时间里,我似乎再也没有见到过那些熟悉的猫咪身影,更未曾遇到任何行为怪异之人。难道说,先前的种种经历仅仅只是我的凭空臆想吗?
原材料已经被详细地列成了一份清晰明了的清单,我怀揣着这份清单,满心期待地找到了各位学长,恳请他们能够帮忙采购这些物品。
因为从目前的状况来看,这个院子显然正处于一种即将全面崩塌毁坏的边缘状态,如果想要将其改造成心目中理想的模样,那无疑需要我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一点一滴地去重新构建、精心雕琢。
在此期间,我还特意邀请了闷油瓶和胖子前来帮忙出谋划策。每当我提出一个新的构想或者修改方案时,都会满怀期待地询问他们的意见。
然而,令人感到有些无奈的是,无论是哪一次,他们给出的回答几乎都是千篇一律的“挺好的”。
久而久之,就连我自已都不禁开始怀疑起来,或许他们只是在陪着我一起疯狂罢了,对于我的那些所谓创意和想法,其实并没有真正上心。
就在我专心致志地绘制图纸构思设计方案的时候,胖子可没闲着,他依然坚持不懈地挖掘着那个原本计划用来建造池塘的大坑。
等到我终于完成了整个庭院的设计规划之后,才赫然发现,由于胖子过于卖力的挖掘工作,那个池塘如今竟然变得有些过深了。
不过,事已至此,我也并未多说什么;毕竟按照风水学的理论来讲,明堂之中的水越是深邃,所带来的风水运势也就越好。既然如此,那就这样顺其自然吧。
随后,我拿起相机,对着这座庭院当下略显狼狈不堪的景象按下了快门键,拍下了一张珍贵的照片。这张照片将会成为它最初始状态的永恒见证。
我坚信,在不远的将来,经过一番精心打造后的这座庭院必定会焕发出令人惊叹不已的光彩,吸引无数人的目光。
我仿佛已经看到了一幅美好的画面:在来年夏日炎炎之时,我们三个人悠闲自得地围坐在新建好的池塘旁边,手中轻轻捧着一杯清香四溢的茶水,惬意地享受着午后温暖的阳光。
此时,我们的身影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之上,鱼儿则欢快地穿梭于我们的倒影之间嬉戏玩耍。
而周围那一簇簇茂盛繁密的水草,则宛如精美的底纹一般,恰到好处地点缀着这片宁静祥和的场景。
说起这水草,我一直心心念念的那种能够生长在完全清澈见底的水中、铺满整个水底的水草究竟属于哪一种类呢?据我的了解,这种水草它的生长速度简直比蜗牛还要缓慢呢。
要是无法一次性收集到足够多数量的话,恐怕得花费整整十年漫长的时间才能够让它们茂密地长成一个像院子那么大的规模;想象一下,经过这么长岁月的等待和积累,最终呈现出一片翠绿如茵、生机勃勃的水底世界,该是多么令人惊叹和陶醉啊。
(http://www.220book.com/book/AAL5/)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