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大哥,你怎么来这儿了?不是还有事要办吗?"
正谈笑风生于餐桌旁的何雨柱偶然抬头望到了不期而至的蔡全无,因出乎意料而迅速起身问候道,吴师傅和其他人也齐刷刷地望向来者。
蔡全无轻描淡写地回应说:"我已经处理完了,正好来看你。"
何雨柱闻言并没有多做揣测,马上露出笑容并提议道:"啊,蔡大哥,吃饭了吗?看这餐点还不错,要不要试试小弟的手艺?"
望着何雨柱几乎吃尽一半的饭菜,蔡全无不免心动起来,但由于面子上的考虑没能立刻张嘴应答。就在此刻,一旁的吴师傅帮衬着说道:"的确,蔡老弟,何老弟烧的菜真是味美,你真是有幸了。"
随即注意到蔡全无并未直接谢绝的好意后,何雨柱心念电转,并未等着对方向自已提出任何请求,便立即起身步入了仅部分损毁但仍可继续使用的小小厨房中去准备食物。
厨房虽然受到了一些破坏,但烹饪区域还保持完好,不影响日常使用,大家也都预备着之后修复厨房的问题。
不多时,何雨柱拿着一满碗热腾腾的米饭走出厨房,直接交给了蔡全无。
这一次,面对着递来的好食,蔡全无没有再婉拒,只对着何雨柱表示了几句感谢,便加入了大家的行列开始进食起来。
品尝了一口之后,蔡全无不由得赞颂道:"何雨柱啊,你的厨艺相当高明呀,丝毫不亚于外面餐馆里头大厨的手法。"
感受到蔡全无对自已技艺的认可,何雨柱十分欣喜:"既然你喜欢,那就不客气多用一点吧,今晚做了不少呢。"
结果,何雨柱精心炮制且份大量足的一顿晚餐被在座所有人吃得精光,结束用餐后每个人的面容都显得格外愉悦。
随之,何雨柱自去洗涤碗碟,吴师傅一行又重拾干劲开始了庭院的清理工作;与此同时,蔡全无找到了机会靠近何雨柱身边,边搭着下手边启齿问道:"柱子,有一件事我觉得还是应该告诉你……"
何雨柱略作转头望向蔡全无,动作并没有停止,带着一抹好奇的微笑说道:"是什么事情呢?蔡大哥您尽管开口吧。"
"早上我去了趟南锣鼓巷。"
听见这句话,再加上面前这位老友似乎有着满肚子的话却一时语塞的样子,何雨柱马上意识到了蔡全无所说的事件背后含义——显然,蔡全无所指的工作或许正是关于调查自已近期活动的真实性或安全性。
对于这点,何雨柱也不觉得意外,毕竟昨天他所作的事情引起了蔡全无的怀疑。即便最终他的解释获得了蔡全无的信任,心中留下的猜疑并不会轻易消散,想调查他也在预料之中。
对于蔡全无的这种行为,何雨柱没有异议。在他看来,除了在房子问题上对蔡全无有所隐瞒,其余事情几乎都是真实的。因此,他对蔡全无的调查毫无畏惧。
更何况,看到蔡全无现在又主动找到自已,并且开门见山地提到这件事情,就能猜测出蔡全无所了解的情况大概如何了。
想到这里,何雨柱神情平和,微笑道:“怎么样?蔡大哥,现在明白了我坚持要搬走的理由了吧。”
面对何雨柱的态度和语气,蔡全无一时愣住了,不过很快便明白了过来,意识到这是何雨柱对自已去南锣鼓巷探听事情并无抵触。这让蔡全无不觉再度生出几分感慨。
“是的,我已经明白了。当我到达那边时,立刻被你们院子的一位名叫阎埠贵的妇人误认为是你父亲何大清,我没有透露身份,只是简单交谈了一会儿。通过她的话语,我大致知道了你们兄妹所处的情况。看到她时不时地喊你傻柱,我的心里十分不悦,于是就没再多停留。
按理说她是与你父亲同辈的人物,为何言行却如此不当?时不时喊你‘傻柱’,那种轻蔑的态度令人不齿。”
蔡全无此番描述令何雨柱颇感意外,没想到对方竟然遇见了未来的“三大妈”,看蔡全无的表情,想必从那位大妈口中也得知不少 ** 。
尽管如此,何雨柱还是笑道:“那是前院的阎大妈,其实人还可以,只是受到丈夫的影响,比较喜欢计算。
至于叫我傻柱……哎,院子的人都这么叫,因为我在年幼时犯了一个错误,我爸何大清一生气就给我取了‘傻柱’这个名字,久而久之大家也就都这样叫我,作为一个晚辈,我改不了一口一个,习惯了也就无所谓了。
再说了,我们就要搬出去了,他们爱叫什么就叫什么吧。”
听到“傻柱”这样一个具有侮辱性的昵称竟与不负责任的何大清有关,蔡全无对何大清的评价降到了最低点。
但看到何雨柱那仿佛已经习惯了一切的态度,以及仍然能够微笑着为阎李氏开脱,蔡全无比起言词。
这位小兄弟的宽容令人心生敬佩,几天的接触中,他也感受到了何雨柱优秀的品格。像他这样的好人,不仅决意搬离目前的地方,即使提及对他不满的阎李氏也说得出口她还有点“好”。想象一下,在何雨柱的旧居,那是一个多么恶劣的环境!
此时此刻,蔡全无心中燃起了强烈的愤怒,不过他也知道自已无力帮助何雨柱对抗那些人。
考虑到何雨柱所说,只要搬走一切就会好起来,蔡全无轻叹一声,“唉,你说得对,早日离开那种地方对你和妹妹确实有益。
从现在开始,我要加快这处房屋的修建,越快建成,你们就越早能搬到新家来。最近正好也没什么事做,之前我也有帮人修过房的经验,让我帮忙多一个人干活也快些。”
说着,蔡全无见何雨柱又要发言,立刻明白他的意图,连忙阻止道:“柱子,别这样。既然你叫我一声大哥,这个兄弟我也当定了。你若有难,我怎么能袖手旁观呢?”
看到蔡全无如此坚定的态度,何雨柱也不好多言,便默认接受了蔡全无的帮助。
随后,蔡全无便加入到吴师傅等人的工作中去了。
看着蔡全无干得那么起劲,何雨柱感到从今天开始自已真的有了一个可以信赖的好兄弟!时光飞逝,又过了五天,由于何雨柱与蔡全无的协助,加上吴师傅带领的七个人共同的努力,原来那个荒废不堪的院子彻底变了模样。
昔日的残垣断壁已经完全清理干净,被炮弹炸得坑坑洼洼的地面也平整如新了。利用收集来的旧城砖重新建造的围墙不仅美观大气,而且何雨柱发现这些城砖质地优良,便决定拆掉原有的部分墙壁改用新找到的城砖。
院落正中安装上了木匠师傅特制的新门;西边的老商铺及仓库也基本修复完成,四合院:魂穿雨柱,开局就跑路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四合院:魂穿雨柱,开局就跑路最新章节随便看!依照何雨柱的设计进行了全面改造,现在只需要内部装饰和门窗安装了;主楼同样进展顺利,外墙和内墙都已经重新粉刷,地板铺了水泥,并完成了地下室的翻修。
只有东侧原先作为厨房的位置还在初步建设中——先是紧挨前院围墙开掘了一个粪坑并连接了两间预设卧室的卫生间的管道,之后才打算在此基础上建立新的厨房和饭厅等。
不得不感叹,吴师傅挑选的人手个个技艺娴熟,工作起来非常拼命。何雨柱估计按这速度下去,大约再过十几天所有事情就能顺利完成。
与现在的建筑相比,那时使用的建筑材料几乎全为自然材料,几乎不含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所以房子一旦完工即可入住。何雨柱对未来的新居越来越期待了,能在那个年代建起一栋兼具现代化设计理念与风格的房子,一定会让人感到无比舒畅!
更让何雨柱激动的是农场空间即将迎来一批作物收获的时间,意味着赚钱的机会近在咫尺。此外,当时买来的两头小猪如今也都增重到一百多斤,尤其令人开心的是母猪显然怀孕了,很快就要生下一群小猪崽了。兔子群体也在蓬勃发展,母兔又怀上了。而在鸡鸭场更是喜迎两百多只新孵化出的小鸡和小鸭。一切都充满了希望。
午休时,大家都聚在桌前享受着美食,饭后,当大伙都沉浸在午后的闲适中,何雨柱将蔡全无拉至一边轻声道:
“大哥,最近可能有点忙,只能中午抽空来这里为大家做点吃食,其它时间可能来不了,这里的事儿就麻烦你多费心了。”
此话令蔡全无有些意外,但他随即便带着几分担忧地问向何雨柱:
“柱子,你是准备去做什么吗?难道是家里有什么急事需要处理?”
望着蔡全无关切的目光,何雨柱原本打算随口找个理由应付过去,可考虑到现在与蔡全无的关系早已不同于往日,若再随便敷衍一句,怕是会轻易被人揭穿。这样的情况只会适得其反,反而可能影响二人的友谊。
因此,何雨柱稍加思量,小心翼翼地对蔡全无说道:“哥,既然你问了,我也就不藏着了。其实,我最近以较低的价格收购了一大批粮食,正准备拿去市场卖掉。”
听了这番话,蔡全无的神情立刻变得严肃起来:“柱子,这批粮食可靠吗?”
“哥,您放心,这批粮食绝对没问题。我前阵子帮了从城外一个偏远小村来的一个人。为表感谢,他就以低价把这些多余的粮食转让给我了。”
此时,蔡全无对于何雨柱所言,心中虽有一半是信,另一半却有所存疑。虽然他认为何雨柱真的获取到了粮食,却不至于信这是帮助某村民作为报答得到的。
在这个年代,粮食被视为最宝贵的资源之一。即使许多村子因土地分配后积极性高涨,连着丰收两年,但对于刚刚安顿下来生活的人们来说,哪怕有多余的粮食,大多数还是选择储存起来,以防止突发事件。
即便真有剩余,多半也被 *** 统一收购,普通村庄的人怎么会有多余的粮食送人,哪怕是感谢,也不过是送些土特产或野味之类。
最大可能性,恐怕是何雨柱凭借某些人脉秘密获得了这些粮食,再进行私下交易。
联想到之前认为何雨柱私下或许另有机杼获利之道,蔡全无觉得这可能是何雨柱多次操持此类行为的结果。
尽管如此,蔡全无并未打算深究,因为在目前的环境中,***尚允许民间个人经商,何雨柱能够寻找到这样的途径赚取外快,也属于自已的能力展现,关键是没有欺诈行为以及确保来源合法。
思索片刻后,蔡全无注视着何雨柱,语气庄重地说道:“确保安全,可以做到吗?”
虽然蔡全无只有简单的几个字,但何雨柱还是听出了背后的深层含义,并意识到蔡全无并没有完全相信他的说法。
他在心中小声赞赏起蔡全无的洞察力,随后坚定地拍着胸膛,自信笑道:“哥您就放宽心吧,粮食来源绝对正当,品质上乘。”
见到何雨柱这般态度,再加上这么久了未出意外,蔡全无推测这些粮食确实没什么问题。而且观察到何雨柱的态度,似乎不希望蔡全无卷入这次行动。
遗憾的是,这一切其实都是基于一种误解。
“好,你就去处理吧,我守在这里就好。不过还得提醒你一句,无论何时,最重要的是安全。你不仅自已要注意安全,还要记得你还有一位妹妹要照顾呢。”
“哥,多谢。”
...
夜晚深处,何雨柱独自一人走进了虚拟农场的空间。看到五亩地上结满了已成熟的农作物,他的心中满是喜悦。仅通过一个念头,这片农田上的作物就陆续自动飘浮起来,不久便在农场边上的闲置区域形成了五个小山堆——其中四个分别装满了玉米粒、土豆、大白菜和胡萝卜;而最后一个则是堆积着的玉米秸秆与萝卜叶子等副产品。
之后,何雨柱对这批蔬菜的重量做了一个初步估算。他认为白菜和胡萝卜的总重应在9000至10000斤范围内。至于土豆,估计能产出大约5000到6000斤,每个看起来都颇为硕大,拿在手上大约半个斤重的样子。
这三种作物各自种植在一亩地上,而如此高的产量足以媲美外界最优质的土地了。这在情理之中,因为这个农场空间中的黑色土壤本身就是非常肥沃的,加之何雨柱常用神奇的井水源源不断地进行灌溉。
至于玉米,鉴于它加工后的产物——玉米面能够带来不错的经济价值,他特别栽种了两亩。尽管如此,与其余的作物相比,这两亩玉米所结出的数量只能算是个小丘陵,预计约有3000多斤。
完成重量估算后,何雨柱开始思考这些收获将如何转变为现金收益。在过去这几天里,他已经暗中打听清楚了市场上这些农作物的价格:例如,土豆每斤大约值500元(相当于若干年后的新货币体系下的5分钱);而胡萝卜更加实惠,单价约为每斤200元;白菜则更为便宜,仅100元/斤。
再来说玉米面,它的售价约为每斤1000元,虽然价格较为昂贵,但是产量明显逊色于其他如土豆的农作物。
基于上述价格,他计算得出这五千斤的土豆最高可达300万元的产值,萝卜和白菜加起来近两万斤的总量也几乎可以同样变现为300万元。而那些大约三千余斤的玉米籽粒,磨粉之后估计可获得两千余斤玉米面,市值大概有200多万元。
对此一想,何雨柱心中充满了遗憾——早知道就不多浪费空间在萝卜白菜上了。如果全都用来种植高产且价格相对较高的土豆的话,他本可以通过本次收成赚取数百万额外收入的。
(http://www.220book.com/book/AARY/)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