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至曾念安因伤隐退,栾学堂封存了他的厨灶,一方面表达了敬意,另一方面也是认为尚未有人堪当此重任。
于是丰泽园现存唯一‘头炉’即为陈焕章。
但如今,王卫国的技艺甚至更胜于曾念安。
考虑到他是年轻一代,志向远大,如果不对给予相应地位,栾学堂担忧他心中会产生不满情绪。
“何必如此郑重其事,我只需要有一个施展厨艺的地方就好了,至于其余的事,对我来说并无多少区别。”
王卫国直言,并非真视厨师为终生事业。
这样的虚名自然看得很淡。
此前几日,栾学堂已主动与他就协议内容进行了调整,提高了分红比例。
对于王卫国来说,这些实在的待遇远远超过了‘头炉’与否所带来的名义上价值。
“这点万不能从权,您的手艺在丰泽园乃至四九城首屈一指,‘头炉’之位您当之无愧。”
“否则,若您与其他三位名厨地位相当,不仅会令他们难以接受,更是委屈了您的才华啊。”
“只是陈焕章师傅自丰泽园开张之时便在此担任厨师,功劳颇丰,因此您与他也被列在同一等级中。
希望这点安排您没有异议。”
尽管王卫国对这种排列并不看重,但栾学堂执意要坚持这样的排位。
饭庄里的规则就是这样,不能随意破坏。
“能够和陈师傅并列为首席厨师,我自然毫无二话。”
王卫国点点头同意了。
栾学堂心中松了一口气,原本他还担忧年轻的王卫国会因为自信过于高估自已的能力,认为比陈焕章优秀而不愿意接受这种平级。
还好,对方没有表现出任何不满,他也无需再为如何说服陈焕章感到头疼了。
对于陈焕章来说,栾学堂早上已经提及过王卫国的烹饪技艺。
对此,陈焕章内心也非常认可,甚至比对曾念安和康远桥更加佩服,所以对于这个决定,他同样没有任何疑议。
就在王卫国以为讨论结束正打算返回厨房时,却被栾学堂再次留住。
“还有一件事要跟你说。”
说着,他掏出了几份文件递给王卫国,并解释道:“昨天用餐的一位客人是我的故友。
他对美食有着极大的热爱,特别是对您的菜肴赞誉有加。
这是一处位于正阳门附近的宽敞四合院,共三进 ** ,拥有约三十余间房屋。
这位客人计划将此宅院赠予给您作为谢礼。
这里是土地及房屋的契约,请务必保管妥当。”
听到这里,王卫国着实震惊不小。
之前收到栾学堂送来的自行车等礼物虽显珍贵,但还在可接受范围;而今直接获赠一所如此宏伟的住所,则令他倍感压力重重。
这样的豪礼,王卫国实在不敢接受。
更何况他担心此举背后是否有其他图谋,比如那客人会不会是敌人,想要通过利益收买他的忠心。
但即便如此,他也坚定表示,即便是美女特务的 ** ,也无法动摇其意志。
“作为丰泽园的一名员工,我本就应该尽心做好每一道菜品,报酬早已包含在这之中。
突然送上一套价值如此之高的四合院,实属过奖。
我恐怕不能接受。”
王卫国坚决地拒绝了这份礼物。
同时,他也在心中对那名客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毕竟在当今社会,能够随随便便将一整套四合院拱手相让的人并不多见。
“那人乃是位财大气粗的人物,四合院在他眼中不过是小事一桩而已。”
栾学堂解释道,“最近他准备举家迁移海外,这些财产一时难以出手,也就随性处理掉了。
他原本想临行前再尝一次本店招牌大师曾某的手笔,可惜曾师傅近期因手伤无法操作。”
这段话进一步澄清了事实背景,也使得这场对话增添了几分不同寻常的色彩。
“原本还担忧带着遗憾离开,你的厨艺让他吃到了上乘的鲁菜,这临别之时也算是圆满无憾了。”
“因此我代他将这套四合院赠予你,算是对他的一种答谢。”
说完这话,栾学堂便将房产的地契、房契以及门钥悉数交给了王卫国。
“不要太介怀此事,若将来有再相逢之机,你用厨艺来表达感谢即可。”
“那,多谢掌柜的成全,也帮我感谢你的那位挚友。”
王卫国听完此言后顿悟其意。
新社会成立前夕,诸多资本家与地主纷纷出逃以图安身。
然而也有一些人觉得并无大碍而选择留下。
近一两年,政策趋向越来越紧绷。
而即便现在关于公私合营的新政策尚未出台,
某些重要人物却已先行接获消息,预备撤退,这番力量确是非比寻常。
像他们这个层次的人,赠送一个四合院实在不足挂齿,更何况明知无法携带出境,作者“辣雪凝”推荐阅读《四合院:重生52,我为全能王者》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最终也难逃充公的命运。
于是索性顺手做件好人好事赠与他人。
尽管这样说,但王卫国也承认自已确实占了便宜,心中满是感激。
"唉!"
栾学堂心底微微叹了口气,友人的告诫令他颇受触动,虽然他认为自已不至于遇到麻烦,但世事难料,未来的事谁能打包票?
真到了无可挽回的局面,或许他也只能寻找出路逃离这里。
一想到要放弃亲自创立、费尽心血发展起来的丰泽园,他不由地感到一阵痛心。
“老板,明天午后,我可以请半天假吗?”
王卫国稍作犹豫,对着栾学堂提出了申请。
接受了如此厚重的馈赠后立刻请求假期,这让王卫国有些面露尴尬。
不过,既然这是栾学堂的那位即将远行的好友的意思。
若栾学堂将这份礼纳为自已所有,则无人知晓此事。
毕竟对方已经踏上离开的步伐。
“明天午后?那日正是十二月二十三,即传统小年的前一天,可以。”
栾学堂思量片刻后,当即应允了他的请求,没有过多追问。
身为顶尖厨师之一,如王卫国这般级别的员工,就连店东家也不会轻易打扰。
尤其是在北方位于农历十二月二十三、南方位于十二月二十四的所谓‘小年夜’之际,餐馆的生意总是不如往常。
因为大多数人选择这一天在家与亲人共度。
即便是规模庞大的餐馆,比如‘丰泽园’,亦难例外。
无论是富人还是平民,在欢庆佳节时,人们的想法大同小异。
因此,在这样的日子里王卫国提出放假回家庆祝,实在是十分合理。
"感谢东家。
"
王卫国将收到的四合院的文件等物妥善保存,向栾东家致谢后即离开了店铺,开始了新的一天工作。
---
“哥,咱们去买啥菜啊?”
次日清晨尚不足六七点,王卫国便已踏自行车上街去了。
小丫丫懒洋洋地坐于车前横杠,一边打瞌睡一边迷迷糊糊地问道。
“看情况。”
王卫国轻声回应她。
其实他原本并不打算让丫丫跟自已出门。
因为今日特别,是他请陈雪茹用餐的日子,王卫国一大早就计划好要亲自去选购食材。
得知消息后,丫丫闹哄哄地非要跟随。
王卫国无法招架,最终只好答应带着她。
这个年纪的小姑娘通常这个时候应该还在梦乡里。
此时,她似乎还没有完全清醒,坐在车上的状态就像风中的草,摇摇摆摆。
若不是王卫国有意识地护着她,怕是已经从自行车上摔了下来。
鉴于他的身份在丰泽园,他完全可以委托园内的采买代劳买菜之事。
每日园中所需的蔬菜、肉类、海产及河鲜不仅消耗巨大,而且品质极佳。
倘若王卫国出言相求,栾学堂定不会拒绝,更不会索要费用。
不过,王卫国没有这样的打算。
栾学堂已馈赠给他许多珍贵之物,件件都比一顿食材费贵重得多。
然而,主动接受与主动索要之间的性质全然不同。
他不愿意让自已看起来像是喜爱占便宜之人。
更别说,尽管园里的采买员经验老到,
但再丰富的经验也无法与王卫国这位顶级大厨媲美。
因此,他还是决定亲自走一趟。
“那么,哥哥,你知道陈姐姐喜欢吃什么吗?”
丫丫搓着眼睛问道。
“不清楚。”
王卫国果断地回答。
事实上,他对陈雪茹的饮食偏好真的是一无所知。
即使他已经重温过《正阳门下小女人》,但剧情中从未提及陈雪茹特别爱吃何种食物。
“那你该怎么挑菜?要是做得菜不合陈姐姐的口味怎么办?”
丫丫满脸疑惑,感觉哥哥这事做得不太牢靠。
陈姐姐未来很有可能成为她的嫂子,按理说哥哥应该也有同样的期望,却竟然不知道对方喜好何物,怎能博得佳人的欢心呢。
真是个榆木脑袋啊,丫丫暗想,这也是前不久从何雨水那里学来的一个新词汇。
虽然她并未完全明白这个词的具体意义,但觉得用在这里竟颇为合适。
“我烹制的菜肴,陈姐姐是不可能不喜爱的。”
王卫国如此回答,语气中满是对自身厨艺的坚定自信。
“也是哦。”
丫丫倾斜着她的小脑瓜思索片刻,认为哥哥说得确实有些道理。
他所做的饭确实是美味至极,难以想象会有人不喜欢。
来到南门市场,时日尚早,而这里早已人声鼎沸。
(http://www.220book.com/book/AIBY/)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