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断了他想要说的话。
王卫国的身体强壮程度超出常人,声音洪亮至极,直震得易中海耳朵嗡嗡作响,一时间愣住了。
王卫国此时的形象显得格外威严,
“别在我面前装长辈,易是易,王是王,你再继续用长辈的身份压人,我可不会手下留情。”
王卫国警告道,眼神坚定而威胁,
仿佛在说:易中海若是再言语不当,就将直接采取行动。
易中海被王卫国那股气势吓得连话都说不出了,嘴张了张又合上,根本开不了口。
见到这情况,王卫国提起手中的早餐,头也不回地朝后院走去。
水井旁一片寂静,没人敢出声。
“老易,你看,你看这王卫国,简直嚣张得可以,真是个乡巴佬,半点规矩也不懂。”
刚才贾张氏也是被王卫国压得不敢吭声,如今王卫国离开,便对着易中海抱怨道。
“真是不像话,本来还想因为兄妹俩的境遇,以后多照顾他们一点,现在看来……”
“这种不识抬举的人,将来遇到什么事,我们就都别理他。”
易中海脸上带着明显的怒色。
易中海这个人向来乐于插手院里院外的各种事情,没有子女需要养育教育的他,整天无所事事,最爱的就是四处逛逛串门子,对院内的大小事务都要掺合一脚,以此彰显自已的重要性。
尽管此时并没有正式担任“大爷”
这样的角色,但在他的心里,他在院子里的话还算有分量。
谁知王卫国这个来自乡下的愣小伙,竟是一点儿不给情面。
当着这么多乡亲的面,这让一向自持有地位的易中海倍感难堪。
“看他整天花钱如流水,也没有什么正当的工作,估计没几天身上的钱就要光了,那时候看他该怎么生活。”
一边的一个阿姨随声附和道,心想这年轻人真是不懂得节俭,再这么挥霍下去,用不了多久钱就会花光的。
那时候,王卫国肯定会脸皮厚得找人借钱。
“真会过生活的不会这样浪费,都说是积少成多,像他这样,早晚有得哭。”
另一位大妈接着说道。
“没错,到时候要是他来找我们帮忙,我们都不能理会,除非他向我们认错,向我们赔不是。”
易中海对众人说道。
他觉得按这种花钱的方式下去,用不了多久,王卫国连吃口饭都会成问题。
城市里的生活和农村不一样,在农村还能靠田地生活,在城市没了一分钱寸步难行。
这次他一定要让王卫国好好反省。
“王卫国的确是有点过了。”
“动不动就是大鱼大肉,花钱跟不要命一样,城里哪是遍地黄金的地方,过不了多久他就要饿肚子了。”
旁观者皆表示同意。
易中海毕竟是他们多年的老邻居,相比之下,新来的王卫国还是显得生疏。
更主要的是大家认为王卫国花钱实在太不注意了。
如果将来有一天王卫国向他们借钱或是求助米粮,他们是不可能借给这个出手阔绰却不会过日子的年轻人的。
毕竟,连自已家的温饱都是勉强维持。
见众人的反应,易中海心中颇为满意。
他感到自已在四合院的权威依旧不可小觑。
等待着看,当王卫国囊中羞涩来求告的时候,他会狠狠教导他一顿,出掉今天的这口恶气。
“丫丫,该起床刷牙洗脸吃饭了。”
当王卫国回到房间里时,他唤醒了还在梦乡中的丫丫。
起初,丫丫迷迷糊糊地以为哥哥只是逗她玩,还撒娇地抱着他的脖子缠了好一阵,这才逐渐清醒。
随后,在哥哥的督促下,丫丫乖乖地进行了晨间清洁。
接着,两人坐到餐桌前准备共进早餐。
“哥哥,我们今天要做些什么?”
丫丫边咬着包子,小圆脸因为食物鼓得和包子似的,格外惹人喜爱。
她一边含糊地说着话,一边向哥哥提出了自已的疑问。
对于这个全新的城市环境,丫丫还需要时间适应,此刻最想做的是留在哥哥身边不分离。
“过年将近了,我打算带去看看,给你买几件新衣裳。”
“还有,带你逛逛这座对你来说全新的城市。”
王卫国一边吃早餐,一边淡淡地回答道。
给丫丫购置衣物,这是王卫国早已考虑的事。
毕竟,小女孩冬天只有那一套由村中长辈从大人棉袄改造来的灰蓝色衣裳。
农村里的家庭冬天能够有一件暖和的衣服都不容易,更别提王卫国自已至今连件体面的冬装都未能添置。
不过,得到了系统的帮助后,王卫国通过每日的锻炼,身体日益健壮,是否拥有冬季服装已不那么重要了。
而丫丫的情况则不同。
小孩子生长速度很快,去年调整过的衣物,如今显得有些短小了。
进城之后,不如顺便给她多添置两件冬天穿的衣物更为妥当。
“哥哥,我已经有了衣服,不用买了。”
听了哥哥的话,丫雅懂事地表示拒绝。
她知道家里仅有那一套棉服在自已身上穿着,而哥哥甚至连件像样的外套都没有。
若真要购买衣物,理应先考虑哥哥的。
“我是了,不太怕冷;但丫丫你还小,若是受寒生病了,哥哥就需要留在家里照顾你,无法出门工作了。”
面对丫丫,王卫国温柔地解释着。
得益于系统的辅助,王卫国如今几乎不再担心寒冷。
然而,对于丫丫而言,健康始终是他最关心的问题。
儿童正处于快速成长阶段,衣物的更换与适宜更加不可忽视。
“如果哥哥不买,我也不买!我不希望哥哥再因此生病了。”
听到这里,丫丫咬紧了下唇,眼中含着未落的泪珠,倔强地坚持道。
她深知,虽然哥哥似乎突然恢复了健康,但不久前的一次严重感冒仍然令她心有余悸。
那时的大雪和急剧下降的气温,使得原本脆弱的“哥哥”
病倒在家。
这次变故最终促成了新的“哥哥”
的到来。
“好、好吧,我们一起买东西吧,这也算是搬新家的好兆头。”
望着妹妹几乎快要哭出来的表情,王卫国急忙作出让步,答应了她的要求。
丫丫听到哥哥的回应后,顿时从忧郁变为笑容满面。
“不知手上这点钱够不够,可能得找份工作了。”
王卫国内心暗自思量。
兄长为国捐躯后,实际上得到的抚恤金并不算少。
** 给予了他们两个选项:
一是选择留在农村,可以获得更多的耕地以及一笔可观的补助金;
二是搬进城里的生活,提供住房与工作,但相应减少的补偿金则较为有限。
毕竟城市住房及职位本身价值颇高。
当时许多烈士家属倾向于留在乡下,
更有退役军人选择回归故乡,投身农业生产,
一方面难以割舍熟悉的乡土生活,另一方面对城乡生活质量差异了解不足,
加之当时社会中,劳动者不分农民或工人均享有同样高的社会地位,
因此不论选择何处安家立业并无太大差异。
然而,身为异时代来客的王卫国深知,
即便官方赋予劳动者平等的社会地位,
但实际上城乡居民生活品质的鸿沟显而易见——
农村生活需自力更生,辛勤劳作换取生计,
多数收成还得缴纳公粮,余下的仅能勉强维持温饱,
若遇自然灾害则生活更加艰难。
相较之下,城市工人不仅基本生活保障较好,
而且他们的劳动强度远低于农村,
随着时间推移更多人将意识到这一差距,
等到那时若想迁往城市几乎不可能。
基于以上考量,王卫国果断选择了迁移城市,
因此他实际拿到的补助金数额不多,
不过也足以保证兄妹俩直至工作安排前的生活费用。
关键是花费不能过度浪费。
如同今日王卫国初入城市便大方地为妹妹购物、享用美食,
若继续如此消费,原本充足的金钱难免显得捉襟见肘。
但王卫国并不为此焦虑,他的烹饪技能足以使他在大城市立足。
(http://www.220book.com/book/AIBY/)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