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始皇帝担心若派遣一名年长者去服侍扶苏,恐怕会过于谄媚,对太子产生不利影响。
相对年轻的随从则会较少有不必要的念头。
而且始皇帝并不特别关心此人是否特别机智,只求其能够踏实尽职地完成太子的任务即可。
接到秦始皇指令的少府卿对此事感到些许困扰。仅仅为太子安排一位专属侍者其实并不算难事,毕竟扶苏被确立为太子之时仅为五岁,这显然表明始皇对这位太子的喜爱之情非同一般。
因此有许多官员和仆人们都急于进入扶苏太子的内庭,以求能够成为太子的心腹或是通过与太子建立关系,在皇帝面前提升自已的地位。
一旦达成这一点,个人的地位晋升就指日可待了。
然而由于始皇的附加条件使得寻找合适候选人的工作变得更加棘手。
少府卿整晚无眠地审查了少府辖下的各官吏与侍者的年龄及任职记录。
最终,从多位御书官中筛选出了十多名约十五岁的少年作为备选人员。
紧接着,在第二个早晨,少府卿便召集这十几位青少年进行了详细的考查。
在这其中,有一位叫做章邯的年轻人最符合他的要求。
随后,少府卿急忙携带着章邯向太子扶苏敬献礼遇。
此时,始皇转身面向一堂官员发问道:“章邯现在何处?”
关于为自已天幕中这位“亲子”的首位侍者,秦始皇内心也是颇为期待的。
考虑到天幕中的那位“他”若能在十数年前便成为当时太子扶苏身边的官员,即便时光荏苒数载,没有犯下错误导致降级或处决。
现在这位章邯应当已经逐渐晋升,达到在座各位文武官吏同等的高度了吧。
随着始皇帝的呼唤,在众大臣末尾位置站起的章邯随即出列,恭敬地回答:“微臣在此,参见吾皇 !”
时年仅29岁的章邯低头回应的同时,内心不禁感到惊讶。
他未曾预料到自已会在天幕中的那场虚拟现实中与多年前的那位太子扶苏有所关联。
考虑到那位太子超乎常人的天赋及其所获得的皇室偏爱。
若他在那片虚拟世界中能有所作为,想必不久之后现实中的他也定将受益匪浅。
秦皇嬴政仔细地打量了一番章邯,觉得此人应该是个稳重之辈,于是问:“你现在担任什么职位?”
章邯恭敬答道:“陛下,臣目前担任中书谒者丞。”
嬴政微微点头,这才想起来为何自已对他没什么印象。
少府是朝中九卿之一,而少府之下则设有多达十几个机构。例如御府令管理皇帝衣物,尚食令掌管皇室膳食,中书谒者令主管宫内接待与礼仪等。各机构还配有副官:如御府丞为御府令的副手、尚食丞为尚食令的副手、中书谒者丞是中书谒者令的副手。章邯现在就是少府之下某个部门的副手之一,这职务恰好能让官员列在文武百官之中,但他在大朝会的位置总是排在最末尾,且鲜有机会发言。
此外,在朝廷事务上,即便是始皇帝有事要找少府,要么直接联系少府主官,要么就联系下层的各项主要负责人,但很少会找到像章邯这样的副官。
虽然如此,现在秦皇已将章邯记住了。能被始皇帝记得,章邯离显贵之路还会远吗?
与此同时,文武百官们也发现了“天幕”带来的新希望。他们认为通过天幕上的影像,自已可能可以更快得到始皇帝的认可。尤其对于平时难以接触始皇帝的一批中基层官员而言,“天幕”给他们提供了额外机会。
只要屏幕中的“另一个自我”表现出色、有所建树——也许被太子扶苏赏识,或是在其他方面作出杰出成就——现实中的他们同样可能借此升迁。因此,此刻所有中基层官员都纷纷默默祈祷,“屏幕中的我一定要好好表现,给陛下留下好印象,带我们一起高升!”
【“臣,少府卿拜见太子殿下!”】
少府卿对太子扶苏恭谨地行礼说。身后的十五岁少年章邯也随之敬礼道:“臣少府中书谒者章邯参见太子殿下!”
见到这一情况,太子扶苏以他父王以往接待大臣的姿势伸手示意免礼,说:“你们起来吧,有劳诸位了。”
少府卿谦虚回言:“这是臣应尽职责,不值一提。”他深知秦王宠爱扶苏,因此也不敢造次,担心再行客套影响议事进程,急忙介绍道:“这位是负责记录和协助您的章邯,今后他就将在您身边,一切听从您命令行事。”又补充说:“无论有什么需要处理的事,你都可以安排他去办。”
【“若有他无法处理的事务,会直接呈报给臣;若臣也无力解决或做不了主,则再上报给陛下,由陛下亲自决断。”】
【太子扶苏略一点头,随即问道:“我此刻可以去父王的府库中挑选一些东西吗?”】
【少府卿先是点点头,继而问道:“当然可以。陛下此前已经指示我等必须全力配合太子殿下。”】
【“只是不知太子殿下想挑选哪些物品?”】
【“如果方便的话,您可以直接告诉我们具体需求,我们会迅速为您准备。”】
【早有打算的太子扶苏立刻回应道:“第一项,我要两份稀有的药材补品。”】
【“第二项,查看府库中是否有法家先贤的手稿,比如商鞅手稿之类。”】
【“第三项,同样看看府库内有没有兵家先贤所写的兵书手稿,如果有的话,也各准备两份。”】
【“第四项,再为我备齐千金。”】
【“最后,在前面四项完成后,我会进一步指示更多需求。”】
【尽管有些疑惑,但想起秦王嬴政事先嘱咐自已要全力配合太子,少府卿便毫不犹豫地陪同太子扶苏前往府库寻找所需物品。】
当秦皇嬴政看到天幕上列举的“太子扶苏”所需的物品时,心里不由得暗暗点头,果真如自已所料。
“太子扶苏”似乎是在布置一场精密的政治棋局:天子配备六匹马拉车,而“太子扶苏”的四匹马拉车,则代表四位大秦的重要文臣武将。
两份珍贵药材显然预备送与十多年前在位的左丞相隗状和右丞相王绾;那一份法家先贤手稿应该是送给不久前晋升廷尉的李斯。
至于两份兵家先贤手稿,则可能是为十多年前王家和蒙家准备的。这其中:
- 隗状和王绾是贵族文官的代表;
- 李斯则是新兴的法家代表;
- 而王家与蒙家,都是历代受宠信的名门将族。
一旦这些礼物送至隗状、王绾、李斯、王翦、蒙武手中,那么大秦朝的核心文武重臣们基本都会站在“太子扶苏”这一边,成为其身份地位的支持者。
这样一来,“太子扶苏”的储君之位自然更加稳固。
至于这几个人会不会拒绝收下“太子扶苏”的礼物,几乎是没有可能的事。
因为另一个嬴政决定将仅五岁的“扶苏”立为太子之举本身,已经充分证明了他们心中的偏爱。
即使单就这一点,隗状、王绾、李斯也定会欣然接受来自未来的礼物。若再考虑周全一些,他们甚至可能会以其他形式回报太子的好意。
接受了“太子扶苏”赠送的礼品后,他们会进一步协助“太子扶苏”,为其提升声誉和声望。
如此操作下,外界所见的景象便是“太子扶苏”赢得了众心的支持。
“秦王嬴政”不仅极为宠爱情子“太子扶苏”,朝廷里的文武大臣们也对其寄予厚望,给予了坚实的支持。
这种局面一旦在公众间形成,将使“太子扶苏”的太子身份更为坚固牢不可破。
而这种精妙的心思居然是一个仅五岁的孩童独创的构思!
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一切完全源自他的内心创意,未曾得到任何指导。
如此卓越的智慧,甚至使“秦皇嬴政”感到了一丝寒意而非简单的吃惊。
因为即便是他在同样的年龄阶段,也无法与其比拟。
一个与生俱来的天才啊!
这成为了“秦皇嬴政”对天坛上的“太子扶苏”最新的评断。
不过,有一件事仍让“秦皇嬴政”感到困惑:“太子扶苏”为何会向隗状等人提出巨额的赠予要求?
若仅是为了礼物交流,先前预备好的稀世药材、养生之物以及先人墨宝已是足够的表示了。
再次追加以巨额金银,尽管并非不可能之举,却会显得过分且略带粗俗。
因太子送药材与墨宝可以视作对他人的关切及问候,
即便此事广为人知,也不会引来非议,反倒可能获得雅正有德的赞誉。
但如果加上了丰厚的钱财,就不免让人联想到行贿之嫌。
若是传出去,别人即便不公然指责,私底下也会多舌非议,破坏事情的纯洁性。
或许,是因为他还太年少,所以在考量时欠缺了些成熟?
然而转念一想,“太子扶苏”才五岁,这个年纪的事实让秦皇嬴政微微愣住。
在不知不觉中,他已无意识地将“太子扶苏”视为真正的储君来看待与期待,
(http://www.220book.com/book/AOS2/)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