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8章振奋人心的气息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大秦:天幕现世,太宗扶苏引风云 http://www.220book.com/book/AOS2/ 章节无错乱精修!
 

对于太子扶苏积极培植自身势力的行为,秦王嬴政不仅未感不满,反而对扶苏越发喜爱。嬴政认为,最怕不是太子野心大,而是毫无抱负与追求。同时,他坚信不管扶苏野心多么强烈,都不会脱离他的掌控。如果扶苏确实能在自已眼皮底下超出控制,这反而证明秦王该让位给更为出色的继承人了。尤其在列国纷争不休,弱肉强食的时代背景下,一个雄心壮志且有实力的储君对秦国有极大帮助。

此时,扶苏直言道:“父王,我想带上一些物资亲自去慰问关中地区的老秦人,特别是那些长年为秦国南征北战却无子嗣或丈夫阵亡只留下孤寡家庭的老人们。不过,我还不清楚需要多少物资,是否能备齐,也不知道具体有哪些孤寡老人。”

听了这话,嬴政突然明白了,扶苏第四大支持是什么。

在此之前,他已经理清了前三块基石:朝臣、将士、皇家亲属。但关于第四部分一直让他疑惑不解。这一刻,答案呼之欲出——正是那些为了秦国世世代代流尽鲜血的老秦人!他们是秦国真正的根基,永远忠诚并拥护着秦王和他的后代。当这一切映入秦王眼帘,他对扶苏投来的目光充满敬畏与深思。

他震惊于扶苏的选择:一旦掌握了这四支核心力量——朝中贤才、疆场悍将、宗族贵戚与民间百姓,那他就真正全方位掌控秦国。这种布局堪称完满。

如此一来,老秦人的支持不仅是情感上对王朝的认可,更代表了全国上下从官到民的衷心拥护,这才是国家稳定的真正保障。

【曾经,扶苏在讨论读史的收获时提到过普通百姓的力量,并强调唯有赢得数百万老秦人支持的秦王才是真正的秦王,这让嬴政一度陷入深思。】

【不可否认,那番话当时确实震撼了嬴政。】

【不过,在最初的触动之后,嬴政并没有把这些建议牢记于心,很快便抛诸脑后。】

【与之相反,扶苏却真正地记住了这一点,他深刻认识到自已作为太子需要得到老秦人的真心支持和认可,因而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准备。】

【这一刻,嬴政感到了些许羞愧,仿佛自已作为一国之君,未能尽到自已的职责。】

【这份羞愧之情逐渐转化为更强的决心,去全力支持太子扶苏的工作。】

“朕会指示少府准备好物资,列出多年为秦国征战的老秦人在关中的具体情况。”嬴政说道,“准备好一切后,我会颁发圣旨委派你代朕巡视、慰问关中的这些老兵。”

听到父亲如此全力支持自已,太子扶苏不禁露出了感激的笑容:“多谢父王!”

文臣、武将、王室宗亲、老秦人。

秦皇嬴政微低着头,思索着自已手中掌控着哪些关键力量。首先,他清楚地知道文臣和武将始终牢牢掌控在他的掌中,这是其统治的重要根基。而为了巩固和强化皇权,嬴政选择压制王室宗亲。这意味着这一股力量他已经主动放弃。

当然,若他决定改变策略,提高王室宗亲的地位,重新赋予他们一定的权力,这些人一定会立即归顺他,与文臣、武将一同稳固他的统治。

唯一让嬴政不确定的是老秦人的立场。理论上讲,作为皇帝,他是天然被老秦人拥护和支持的对象。

但经过太子扶苏对老秦人情感及其影响力的描述后,嬴政意识到问题的关键:

老秦人到底是忠诚于“秦皇”这个职位,还是对自已这位秦皇嬴政?

这两者有本质的区别——

如果他们是支持“秦皇”这个身份,那谁坐上王位并不重要,他们一样会对新的秦皇保持忠诚。

但如果他们是忠于自已这位秦皇嬴政个人,则即使换了别人,也依然不会动摇对他的支持。

嬴政思考再三仍无法得出确切结论。或者说,当他不能马上回答时,其实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一直以来,这位自信满满的秦皇嬴政不愿意承认老秦人拥护的只是秦皇这个位置,而不是他嬴政本人。

不过,至少他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只要他仍居于秦皇之位,老秦人便会继续支持他。换句话说,老秦人这架大车至少仍然掌握在他手中。

但当他意识到这一点后,权力欲极强的秦皇嬴政并不满足于仅仅通过“秦皇”的头衔掌控这辆车,他更希望能够完全掌控在自已——嬴政个人的手上。不过这事不急,等天幕事件平息后可以慢慢筹划。

奕霖1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此时,他的目光落在了长子扶苏身上。显然,扶苏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受到了严重冲击。虽然他不如天幕上的扶苏那般出众,但他也用心培养过自已的长子。

当初听到天幕太子提到四驾齐驱的理念时,他也为扶苏安排了文治与武力的辅助力量。然而多年过去,扶苏不但没有把握好这些支持,反而受到儒家博士的影响,与大秦的重要官员渐行渐远。

再想起天幕中五岁的扶苏主动提出掌握除了秦国之外的四大资源的事,秦皇嬴政不由得心生怨念,忍不住骂道:

“你说说你,究竟有哪几项能力堪比‘四驾’?”

“那些一直让你信任依赖的儒家博士,又有几个配称作是你的‘辅佐’?”

“朕给了你金子与砂砾选择的机会,你却弃精取粗,偏要将砂砾当宝!”

“如果你有一点点像天幕中五岁扶苏那样聪慧的话,我又何必等到今日还不立你为太子?”

“你自已好好反省下,你觉得现在的你对得起秦王太子的位置吗?”

毕竟是多年的苦心培养的对象,轻易放弃确实难以割舍。

当然,更为关键的是他虽决定让众多王子竞争,但其他诸位公子的表现可能还不及扶苏的能力。

所以,他希望通过责骂能唤醒扶苏的头脑。

被秦皇嬴政痛骂了一顿后,扶苏从失神状态中恢复过来,再次跪拜认罪:

“臣儿确实辜负了父王的期望,死罪,死罪。”

扶苏磕头叩拜,既羞愧又迷惘,同时有些不解——不仅因为皇帝的指责使他意识到自身的不足,更因天幕中那位同龄的“自已”展示的行为方式和理念与儒学教育完全不同所带来的巨大震撼。

在过去的教导中,淳于越等人教授的“君主之道”是提倡施仁政、放宽刑法、用德治礼治国;看见 有过失需要勇于进谏并直言不讳;并且为公无私地关心国家民众,并且不应放任如李斯这样的严酷大臣继续压迫百姓。

说实话,这些儒家博士对扶苏的教育方向更像是培养一个敢于直言、为民谏言的忠诚之臣,而不是教导他如何成为一个 君主。在他们的教导下,扶苏也确实成长为一个敢于直言的忠臣。

但问题在于,扶苏不仅是长公子,甚至很有可能成为秦国未来的太子和王。他需要的是驾驭整个国家的才能,而不仅仅是具备臣子那样的品性。

或许有人觉得扶苏可以一辈子都只是一个敢于直言的忠臣、谏臣,不愿意承担起更大的责任,比如成为太子乃至未来的秦王?

然而,如果扶苏希望成为一名出色的储君和未来的秦王,他所学的东西就应该是如何掌握人心、治理国家、平衡量朝政中的力量、巩固王权,并学会选贤任能等重要的本领。这些技能,正是法家能传授给他的,而儒家并不能教授。

遗憾的是,扶苏并未亲近法家的思想,也因此没有接受法家的教学。倘若他像天幕上的那个虚拟形象一样拥有超乎常人的天赋,在不需要特别教导的情况下,便能够自如地应对国家大政要事,即便不学习法家之道也能成为一名称职的太子和合格的君王。

可惜,现实并非如此。既不愿意从法家处获得知识又缺乏那天赐的能力,导致了现在的扶苏并没有向成为太子更进一步,反而离这一目标渐行渐远。

秦皇嬴政见扶苏态度如此,愤怒的情绪更加明显,“出去!”,说完一脚就把扶苏踢了回去。面对父王如此严厉的指责,扶苏也没有分辩,起身默默注视着天幕,仔细思考并尝试模仿那个“自已”处理政务时的表现。

而在另一边,被秦皇嬴政讽刺为无用的淳于越及众多儒家博士们则是一脸尴尬与羞愤,他们心知肚明秦皇的话有几分道理——文官武将、宗室成员及老秦人士兵这几大力量派别中,任何一项都是儒门 无法比拟的。

实际上,在当今天下,秦国至少有着几十种学术流派,若真能凭借一已之力影响皇族子弟的成长至储位的程度,那长公子扶苏恐怕早已成为真正的太子了。这刀刃般尖锐的话语虽令人心寒,却道出了残酷的事实。

而秦国关中地区那些普通的老秦人此刻则显得异常激动。虽然他们并不完全理解天幕中太子行为背后的政治意义,但显然感受到了一股振奋人心的气息。

后来,当听到天幕中的太子扶苏宣称要巡访关中并慰问世世代代为秦国征战的老秦人时,他们终于能够明白这一善意的举动。



    (http://www.220book.com/book/AOS2/)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大秦:天幕现世,太宗扶苏引风云 http://www.220book.com/book/AOS2/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