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3章我愿跟随殿下!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大秦:天幕现世,太宗扶苏引风云 http://www.220book.com/book/AOS2/ 章节无错乱精修!
 

【使得小太子扶苏从小就品尝着当时数一数二的美食:比如精选剥皮小麦,又如各式肉类,无论是烤制还是炖煮,佐料之丰沛简直如流水一般;至于汤类,更是用河海之鲜及多种肉类精心熬制。】

【相较之下,今晚宴席提供的则是另一种风貌:所谓的饭,不过是连壳的小麦混入水中炖煮而成的薄粥,每一勺都含有完整的谷皮。这使得每次吞咽前,都要通过大量咀嚼将其碾碎,方能慢慢咽下。】

【与粥同享的还有那毫无调料味道的白水,至于蔬菜部分则更为简陋,仅是用水煮过的一点苦菜(即冬苋菜)与豆叶,几乎尝不出多少调味。】

【唯一的亮点或许在于烤肉,因表面刷有多重酱料,还算有点口感。然而,这桌宴席上的烤肉极为珍贵,一只野鸡与两对烤兔需被现场近七八十号人物——包括四五十位鳏寡孤独的老人及其后代,以及地方上的大小官员如芷阳县令、丞、尉——一同分享。】

【如此算下来,每人大概只能得到一片指甲大小的肉块。】

【当然,作为东宫之尊的他,应该可以享受更多的份额。】

然而由于他的坚决要求与大家一同进食,最终他也仅仅吃到了一小块烤肉。

这对他这位未来的君主而言,食物中有着许多难以接受的地方,使他颇为不适。

不过当太子扶苏回想起在宴会上的情景时,不论是如敢、援和木这样历经沧桑的老兵,还是像修这样年轻的孩子,都表现得极其高兴,如同过年般的满足。

这让他轻声自言自语:“这是我吃过的最不美味的食物,可能却是他们所能享用的最奢华的了。”

“一年当中,我不知道他们又能享受多少次。”

讲到这里,太子扶苏抬头望向蒙恬说道:“我是何等幸运,生于皇家,未曾体验过平民百姓的艰难。”

“但这不代表我对此一无所知。”

“更不能因为我没有经历过平民百姓的困苦,就以高高在上的态度嘲讽他们的困境。”

“这样做是不对的。”

这一席话让右丞相王绾陷入了深思,他重复道:“不能因为我们没有经历过百姓的艰辛,就居高临下地去讽刺这些困难。这样做不对。”

沉默良久,王绾抬头仰望着夜幕下的太子,深深地叹了口气:

“虽出身高贵无比,但他却没有因此自满自大,亦未把这些当作理所应当。”

“他反而心怀谦卑与自我反省,能够放低姿态,看见并理解百姓的生活苦难,更明白蔑视那些困境行为的不妥之处。”

“秦国能拥有如此贤明的皇太子,不仅是国之幸运,也是民之福泽。”

“何其幸运!何其幸运!”

旁边左丞相隗状也不由自主苦笑说道:

“那位年仅五岁的殿下,在人情世故的理解上,似乎比我这个五十几岁的老头子还要更为深入与明智。”

“阅读史书对个人的影响,真有那么巨大吗?”

说至此处,隗状转首凝视着附近的太史令。但见对方摇首道:

“别往我身上带,我自已也不了解其中原因。”

“况且不只是我一人阅读史书,各位同样也有涉猎。”

“不过可能是您们的阅读量较我为小罢了。”

“各位试想,阅读后是否对自已有所触动?若有所得,这份心得又达到了何种程度?”

太史令的话引发了在场多位曾研读史籍的文臣将领们的反思,很快大家均睁开眼眸,轻微摆首。

毕竟他们确实受了些影响,但远不及天幕中的太子那般显著的变化。

“也许历史是一部多棱镜,有人通过它看到的是王公大臣的生活;有的人看到了战争的残酷;又有人从中学到合纵抗秦之术………”

“而这位太子,则是透过它领悟了普通民众的疾苦。”

武成侯王翦追忆那位在广泛学习历史之后,最常谈论的就是民众生活的太子扶苏。

在全国各地,尤其是老秦地区,特别对于居住在关中的老秦人而言,他们并不像朝堂大臣那样有着诸多疑惑。他们心中仅有一个坚定的信念:

“太子殿并未轻视我们!”

“他了解我们遭遇的艰难!”

“太子扶苏从未认为我们的地位低下!”

“即使他觉得我们准备的饭食并不可口,但依旧全部吃完,绝不浪费一粒米饭!”

“换成其他贵族或王室成员,很可能就会因为不屑而将这些饭菜直接扔向我们了!”

“太子记住了每个鳏寡孤独的老秦人的名字,也熟悉每位老人的往事!”

“纵使他人也有着过目不忘的才能,却鲜有人会像太子一样,奕霖1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愿意记住像我们这样地位卑微者的名号!”

......

在这段历史时期,几乎没有人关注到平凡民众的存在。

那是一个统治阶级占据绝对高位、享有无上权威的时代。

那个时候,百姓的地位极低,犹如野草般微不足道,任人任意摧残和收割。

王侯贵族很少有人会去注意到这些卑微的民众,

更不用提会费时费力去记一位寻常百姓的名字了。

即便某些贵胄有着像天上所见的太子扶苏那般的超凡记忆力,也不会有谁会去做这样的事情。

因为在他们看来,百姓的存在是无关紧要的。

而空中的那位太子扶苏则不同,他能够看到这些底层的人群!

不仅如此,他还愿意低下头聆听普通百姓的心声,记忆下他们的名字,品尝他们所准备的食物。

正是这位太子,在那个充满歧视与冷漠的时代背景下,给了这些平民一种前所未有的尊重体验!

即使这只是天上的影子,即使是那微弱的尊重也并非给予现实中这些受尽压迫的底层群众,

但在那一刻,依然有许多普通百姓将这位天上的影像视若为穿透黑暗的光芒,

并且假如有朝一日真正的太子降临人间的话,

定有不少人愿意为追随这束光明,义无反顾地跟随在他身后。

听完太子一番话后,蒙恬陷入长时间沉默。

最终,他对太子鞠躬致谢,态度十分严肃,“感谢殿下今日所教导,我对殿下今天的言论受益匪浅,并将其铭记一生!”

面对此言,太子微微一笑,转移了话题,“明天我们就多留一日。”

“我想要亲自观察一下普通人的日常。”

“比如他们的家庭饮食习惯、穿着打扮等。”

“还包括他们的田间工作方式等等方面。”

“我发现史料中记载的生活状况、我的想象与普通人真实的生存状态之间,存在相当大的差异。”

【“如同史书描述的,百姓食用的通常是麦饭。”】

【“但在今天前,我以为他们的麦饭跟我以往食用的一样,已经脱去了壳皮。”】

【“而今天的宴会后,我才得知,百姓所食的麦饭是未经过去壳处理的。”】

【“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不去壳可以节省时间与体力,留出更多的精力用于耕作。”】

【“二,去除外壳后,一百斤小麦可能只剩七八十斤。”】

【“对农民来说,这意味着损失了近五分之一的食物资源。”】

【“他们不愿意因丢弃五分之一看似‘多余’的外层而减少食物储备,甚至认为带壳的粮食会让人更加耐饱。”】

【“因此,即使吃带壳的食物感觉涩而刺喉,他们也不愿意去除这层壳。”】

【随着讲话的深入,太子扶苏的情绪显得有些消沉。】

【章邯注意到了这一点,忙在一旁安慰:“殿下不必自责,这样的状况普遍存在,并非您的责任。”】

【“还有许多贫困的农民连带壳的麦饭都无法保证。”】

【“怎能都归咎于您呢?”】

【太子扶苏转头望向章邯,露出微笑以示安慰,“孤明白,孤并非在指责自已。”】

【“只是心中有一个念头——既然我身临此世,也许我可以做出某些改变。”】

【“哪怕仅使世间因此不同一些微不足道的改变,例如,确保天下人都能享用到去壳的麦饭。”】

【旁边的蒙恬听了太子的最后一席话,眼中现出震惊的光芒,脸上随即露出苦涩的笑容,“令全民皆能享用去壳的麦饭,这事恐怕会极为困难、异常艰辛。”】

【蒙恬连用了三次‘极其艰难’来形容这一目标的实现难度。】

【甚至在他看来,实现这一目标的难度远甚于秦国吞并六国统一全国的大业。】

【后者虽难,尚可依赖军事征服;而前者则更深层次地触及提升整个社会的生活水平。】

【如今仅有贵族与官员阶层才能享用得起无壳的麦饭。】

【太子扶苏坚定地点了点头,“虽然知其难易,但我仍然愿意尝试。”】

【蒙恬默然观察太子数分钟,见其神情决绝非戏言,便单膝跪地肃然道:“我愿跟随殿下!”】

【另一边,章邯同样跪下宣誓:“誓死追随殿下一同披荆斩棘!”】

【太子迅速扶起身两位将领,温和地笑道:“那就让我们携手尝试,看能否因我等的存在,让天底下所有人都享用上精致的去壳麦饭!”】



    (http://www.220book.com/book/AOS2/)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大秦:天幕现世,太宗扶苏引风云 http://www.220book.com/book/AOS2/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