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2章为什么不直言?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大秦:天幕现世,太宗扶苏引风云 http://www.220book.com/book/AOS2/ 章节无错乱精修!
 

太子扶苏一行人又开始了前往另一位老秦兵——木家中的慰问行程。

木也是一名因伤退役的老秦士。

在这片以耕战立国的秦土地上,大部分成年男人都经历过战斗的洗礼。

多数人在战场上丧命,

少部分人凭军功获得了爵位,

更多的人则像是敢、援、木这样的情况,

积累了一些不够封侯拜相的军功,因种种残疾或疾病,不得不卸甲归田。

而那些从战场上归来的秦兵,多少还留下了几位亲人或是后裔,不致于陷入无亲无故的境地。

少数如敢、援、木这样的秦卒,在年迈之后,逐渐变成了孤独无依的秦族老人。

太子扶苏一来到木家中时,还没来得及言语,敢和援就已经提前帮着叫唤起来。

木听到说是当朝太子殿下亲自来访,一时感到手足无措。

然而,在敢与援这两个同样出身于此的孤寡老秦族人的陪伴下,木很快就平静了下来。

在此之前,太子扶苏曾巧妙地向敢和援表示了对他们离开家乡的不舍,并以目光制止了芷阳县长官试图拒绝他们的提议。

毕竟,作为外来者,对于芷阳县的孤寡老秦人来说,太子扶苏毕竟是外人;而对于地方长官,则更是居于高位。

因此,初次见面时,孤寡老人们定会对来自外县、地位显赫的太子扶苏和县令等人保持一定的警戒心理。

但有了同样来自当地的敢和援在身边陪同,孤寡老人对于外来人与高位者的警惕和不安迅速消散。

这也有利于促进双方之间的友好互动,并迅速建立对太子扶苏的信任和好感。

接着,太子扶苏提到了木为国家所作的一切努力,包括战场上立下的战功,并声明 没有遗忘他们,秦国依然记得他们的一切。

这时,木也被感动至深,泪流满面。

当时的秦人朴实,尤其像是敢、援、木这些无家可归的老士兵们,一生为了秦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于他们而言,是否获得实物救济并不关键,

最为重要的是知道他们的努力未被王上与秦国所遗忘。

只要他们所做的被记住,即使生命终焉也心无遗憾。

慰问完毕后,太子扶苏又继续走访其他的孤寡秦卒,

此时随行的人中也加入了木的身影。

如此一轮一轮地,直到夕阳落下,当天的所有拜访才得以结束。

护送他的将军蒙恬自然不允许太子冒夜赶路,因此一行人决定在芷阳县驻扎一晚,再前往下一地区。

对于这个安排,太子扶苏并无异议。

当然,即便他有所顾虑,在保障太子安全这一点上,蒙恬不会听命于他的意见。

不过,太子没有浪费这段时间,他组织了一次宴会,宴请当日所有受到慰访的孤寡老人共度晚餐。

这是一场充满了欢声笑语的聚会,每位参与者都很愉快,太子扶苏亦乐在其中。

直至酒足饭饱,众老人们各自回到家中。

【太子扶苏亲自站到门口,一个个念出每位孤寡老秦人的名字,并与他们温和道别。】

【最后,在所有孤寡老秦人离开之后,三千精锐士兵严密驻守在周围,确保任何人都进不来。当身旁仅剩下真正可靠且信任的章邯和蒙恬时,】

【太子扶苏收起了笑意,轻轻按摩自已因笑容过多而微微酸痛的腮帮子。今天整天都在微笑,令他感到面颊有些麻木。】

【“医官!”】

【见到这一情形,章邯立即想要召来医官为太子殿下诊治。】作为备受秦王嬴政宠信的太子,此次巡视慰问老秦人当然有随行医官陪同。】

【“不用了,孤无大碍。”】

【尽管太子扶苏摆手表示拒绝,但无论是蒙恬还是章邯,在涉及他的健康和安全问题上,绝不会听从他的意愿。因此在两人的坚决要求下,太子扶苏不得不接受医官的检查。】

【在确认太子无恙后,蒙恬和章邯两人终于松了口气。当确定太子安好且没有其他要紧事时,蒙恬心中的疑问再难抑制,开口问道:】

【“殿下,您是怎样知道这些孤寡老秦人的事迹?”】

【今日太子走访慰问这些老人的时候,只要提到一个人的名字,殿下就马上准确复述该人的历史——包括服役、奕霖1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参战的时间及战绩等等细节。正是因为殿下记得这么详细,让老秦人深感触动,知道自已从未被秦王和秦国遗忘,一生的奉献得到了应有的认可,所以他们才会如此感动甚至落泪。这样的尊重和关怀,远远比仅仅是送一些物资或空泛的赞语要感人得多。】

【太子扶苏抬眼看向蒙恬,然后指着自已的车厢说:“车里装有各地县令提供的名单,记录了这些孤寡老秦人的基本信息及其重要经历,孤在来路上一一读过,记了下来。”】

【蒙恬睁大双眼,惊讶不已:“殿下竟全部都背下来了,芷阳县内所有孤寡老秦人的过往信息都记得分毫不差?】]

【今天他们共拜访了不下三四十位老秦人,而且在安慰他们的过程中殿下未曾说错任何人的经历。若换成成年人,短时间内记住也不足为奇;但是殿下如今仅有五岁呀,短短时间内能记住这么多信息并毫无差错,真是聪颖过人。】

【太子扶苏轻轻摇摇头,回答:“怎么可能……”】

【听了这话,蒙恬的心也悄然放松下来。】

【他暗自庆幸:果然,一个五岁的孩子怎能在这短短的时间内记下这么多内容分毫不差呢?】

【就算太子扶苏天赋出众,也应该有个限度吧。】

【或许他是通过别的方法取巧记下来的。】

【就在蒙恬思索着具体是怎么个巧妙的办法时,太子扶苏的下一句话慢慢传来:】

【“怎么可能只记住芷阳县的老弱贫苦,后续各县老秦人的故事孤也都记下了。”】

坐在蒙恬旁侧的上卿蒙毅,微笑着对他哥哥说道:

“看来这边的您还没意识到,太子殿下拥有过目不忘的记忆力呀。”

他们都知道太子扶苏有超凡的记忆力:三岁识文断字,一岁通晓七国语言,读史书能将看过的内容全部铭记背诵。

可以怀疑这里的任何一点关于太子扶苏的事迹,但唯有一点不容置疑,那就是他的记忆力之惊人。对于其他人来说,在短时间内记住所有名单与故事或许难以做到;但在太子扶苏这里,只需浏览一遍两遍就轻而易举。

想到这里,蒙毅也忍不住羡慕这份非凡的天赋了——它实在太过强大和实用。

在不远处、跟大臣们同坐的公子将闾、公子高、公主嬴阴嫚、公主嬴栎阳等人,再次发出了心底里的羡慕和妒忌。毕竟过目不忘这样的天赋要是不从小便具备,之后多半再无机会拥有。即使有可能通过后天刻苦训练获取近似的技能,所需的巨大付出,也不是这些养尊处优的公子、公主所能接受的。

蒙恬温和地转过头,对蒙毅笑道:

“这是因为我接触时间太短,并且不太熟悉天幕上太子殿下的情况。”

“随着时间增多,我对殿下各种聪明之处自然会逐渐理解并掌握。”

周围其他官员见兄弟俩这样玩笑互动,又看了一下屏幕上的保护太子的蒙恬,心中感叹:无论是哪个世界中的皇上,都极为倚重蒙氏家族啊。

【就在太子扶苏正要开口时,忽然感觉到一阵恶心,连忙命令章邯:“给孤拿些蜜水来。”】

【很快,章邯送来了蜜水,太子扶苏喝了几大口方才平息了心中的不适感。】

【看到太子扶苏这副样子,蒙恬方才意识到,眼前虽为东宫之主,但今年只有五岁的扶苏,从小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富贵生活。】

【今日所食用的这些普通人、百姓们常见的食材,对太子扶苏而言,或许是从未体验过的初次尝试。】

【从刚才的表现看,这样的初尝经历似乎并没有给扶苏带来太多愉悦。】

【想到此处,蒙恬心中又起了新的疑惑,“殿下若不适应,为什么不直言?”】

【且记得,先前在宴席间观看太子用餐,竟未见到有任何不适的迹象。无论是秦朝的老人们如何添菜加汤,小太子总是面带笑容地表达感激,随后心满意足地吃起来。】

【或许正是这种表面看来‘欢喜’地用膳状态,使得自已与章邯等人忽略了太子可能面临的饮食差异之困。】

【抚去唇角的甜蜜痕迹后,扶苏转向蒙恬,不解地问道:“要说什么?”】

【随即自已解答道:“说孤不喜欢这饭菜,觉得难以入胃吗?”】

【不等蒙恬开口,扶苏已自述答案:“确实不太能适应他们的餐食。”】

【更直言:“说实话,这次宴会中品尝的食物,是孤至今为止尝试过最不顺口的一餐。”】

【由于生于 之家,加之秦始皇极为的喜爱与关注,。”】



    (http://www.220book.com/book/AOS2/)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大秦:天幕现世,太宗扶苏引风云 http://www.220book.com/book/AOS2/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