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老人来说,天真烂漫又懂事的孩子无疑是心中的至宝;尤其像太子扶苏这样,既聪明伶俐又能体贴长辈的小孩,就更让人疼爱。】
【因此,尽管内心有所抵触,援最终还是收下了慰问品。当得知太子扶苏将继续前往下一位秦籍老弱家中慰问时,他表示愿跟随前往,见证其他同胞的状况。】
【对此提议,太子扶苏自然满心欢喜地应允了。】
【一路上,太子扶苏不时询问援过往辉煌的战斗事迹,眼中闪动着星辰般的仰慕光芒,这份由衷的敬意让孤身一人的援对太子愈发产生亲近感。】
【他心中默想着,为何在这时没有几个来自六国的士兵或凶猛野兽出现,那样他就能有机会在太子扶苏面前展示自已从未失误的高超箭术了。】
【带着些许遗憾,太子扶苏的队伍终于来到第三家需要慰问的老年人家中。】
【“美丽的 ,太子殿下来看你们了!”援对着屋内喊道,声音洪亮。】
【不多时,一位老妇人在旁边约七八岁男童的扶持下缓步开启了门扉。】
【见到这幅景象,太子扶苏原先挂着的笑容转瞬间化为了严肃,深深鞠了一躬。】
【这突然的行礼让老妇人大吃一惊,双手连连挥动,连声说道:“别这样、别这样!”】
【礼毕后,太子扶苏抬起眼望着这位年迈女性,神情庄重地说:“扁氏、感儿均为秦而牺牲,有大功于国,故我必须以如此礼遇答谢您。”】
【就在援呼喊的那一刻,太子扶苏已迅速在其记忆里搜寻相关信息,找到了符合描述的人物及其背景故事——老妇人名叫好(音:号),丈夫扁和儿子感先后为秦国牺牲,如今只有一位幼童与她相依为命。】
【在与寡妇好交谈时,太子扶苏并没有像对待援和敢那样刻意表现出稚气可爱,而是显得极为严肃庄重。】
【当太子提到她逝去的丈夫和儿子,寡妇好的神色顿时黯淡下来,但很快就平复情绪,叹了一口气:“这些都是他们的宿命。”
【“孤奉陛下之命,前来探访抚慰孤寡老秦人,不知是否可以进去喝口水?”】
【太子扶苏抬起头,恭敬地询问寡妇好。】
【寡妇好转过身微笑着点头示意:“只要太子殿下不嫌屋子简陋便好。”随后她让到一边,请太子进来,并拍拍孙子的手,示意他准备一些水招待贵客。】
【同时,章邯和蒙恬的眼神下,一名锐士与一个少府侍从跟了上来,并非为了干预什么,只是确保太子安全不受威胁。即便这些老秦人值得信赖,也需履行他们应尽的职责。】
【坐定之后,寡妇好的孙子端来了一碗略有混浊的水,小心翼翼递给太子扶苏。尽管水和以往他常喝的不同,扶苏依然面无表情接过碗并一口饮下。】
【接着便是正式的慰问仪式,扶苏先是代秦王表示了对扁、感父子英勇捐躯的悲痛和感谢。继而将秦王特意安排送来的抚恤物资交给她。又问了寡妇现有的生活状况以及是否需要帮助解决任何困难等。若有的话,便看向一旁的县令寻求解决之道。】
【如果说之前慰问敢和援时的扶苏表现得天真可爱多些,如今安慰寡妇时,他就显得成熟有礼许多。】
【待到慰问基本完成,扶苏转向寡妇好道:“刚到这里,孤身边没有年龄相仿的朋友,不知道可以让修陪我走走么?”修正是寡妇好的孙子,同其他秦老一样只取单名。】
【寡妇好毫不犹豫地同意了这个请求,嘱咐孙子注意尊重宾客。于是太子慰问的老秦人的队伍中就多了一个约莫七八岁的小男孩儿。】
“虚伪!”
“表面上一套,背后又是另一套!”此刻少年项羽暂时放下与叔父讨论是否称楚王的话题,望向天空中展现着不同面孔的太子扶苏,心中充满了鄙夷。只见天空中的他在秦吏面前故作威严;面对孤苦无助的老卒们却又故显天真,而在面对如寡妇好这般时,则摆出了一幅沉静温和的态度。
【不同的人前有着截然不同的面貌。】
对于天生具备神力,认为所有问题都可以靠力量解决,并且极其不喜欢迂回手段的项羽来说,这种行事方式让他十分不满。
然而,项梁却持有不同观点:
“这不是假装,而是社交中的礼节。”
“像芷阳县县令这样的官员,他们明晓轻重,懂得尊卑。”
“因此,面对他们时,扶苏以其太子身份示人,可以使这些官员因顾忌其年纪轻而产生的轻慢转变为更多的尊重。”
“至于那两名老秦军,虽然也有一定的尊卑意识,但他们经历过多场战斗,亲手杀戮。”
“若是在他们面前过分强调身份地位,只会适得其反,引发反感。”
“加上他们无后,自然而然对小孩会产生亲近和关爱。”
“因此,扶苏在他们面前放下身份,以一个小孩子的样子与他们互动,成功博取了这两位老兵的好感和支持。”
“对于那位名叫好的寡妇,失去了丈夫与儿子,只剩下孙子。”
“对这样的家庭来说,任何外在的形式和客套远不如亲人的安危来得重要。”
“所以当扶苏见到这位寡妇好时,不摆姿态,也不太过孩子气,而是沉着冷静地解决了她和孙子生活中的难题。”
“同时,扶苏还提议让这位寡妇好把孙子带到身边作伴。”
“尽管这并不会立即改变她的孙子的社会地位,但这至少为她的孙子增加了人生经历,将来或许还能成为有用的故事资源。”
“于是,在这件事之后,寡妇好对扶苏感激涕零,对他留下了极佳的印象。”
“而且,一旦扶苏完成了这次慰问活动,接受慰问的援、敢和寡妇好等人就会开始传播他的善举。”
“口碑相传之下,最终整个芷阳县的百姓都将知道秦国多了一个名为扶苏的太子,他对人民关怀备至。”
“通过这种方式,扶苏成功争取到了芷阳县人民的支持,至少是在情感层面上实现了这一目标。”
“这就是智慧的体现,很多时候它比力量更有效。”
说罢,项梁轻轻拍了拍年轻的项羽的肩膀,让他明白这其中的道理。
“即使他能赢得整座芷阳县人民的心,这又有何用!”
“给我一套盔甲、一匹马、一把刀和一支弓,即使单打独斗,我也能横扫整个芷阳县!”
年少的项羽骄傲而又不屑地说道。虽然只有十一岁,但凭借着与生俱来的力量,他已经能轻松举起并投掷重达百斤的大鼎。
即便是坚固如芷阳县城门,也无法挡住他的攻击;一旦攻破城门,再穿戴好铠甲,拿起武器,骑上战马,对于他而言,无论进出多少次都易如反掌。
作为史上前所未有的强力战士,他确实有这样的本事。
“即便你能屠戮整个芷阳县, 结束后,你打算不再管理这里吗?”
“这样的话,你还和四野的蛮夷有何差别?”
“若你想治理芷阳县,就不能仅仅用力量让人畏惧,还需要像扶苏那样赢得民心,这样才能使他们真心拥戴你。”
项梁注视着自已的侄儿,语重心长地教导。
如果不是现在已无力战胜这个侄儿,他早就会直接动手教训一番了。
虽然他在劝说侄儿不能只靠武力解决问题,
但心底也知道,很多时候力量确实能化解许多麻烦。
比如说现在如果他还能打赢侄儿,给予一顿重击后,
他所说的话,多少也能被侄儿听进去一些,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完全充耳不闻,甚至连耳朵都抠起来。
年轻的项羽抠了抠耳朵,对叔父说:
“我不擅长争取民心,叔父不是很懂吗?”
“叔父懂得,就等于我懂了。”
“将来我负责打败对方,之后您再去安抚他们的心就行了。”
“如果他们不服从叔父的话,那就多打几次,直到他们彻底屈服,听您的话为止!”
看到侄儿这般顽固不化,项梁感到十分无奈。
总是觉得侄儿如果不改改性情,终归要吃大亏的。
而且以项羽这般倔强的性格,想要有所改观,
或许需要在武力上胜过他的强者出现,或者等他自已吃了大亏才可能转变。
至于前者,他已经做不到了,而且一时半刻也找不到能达成此目的的人选。
而对于后者,他不担心侄儿受挫,
但他怕未来的损失可能会很大,一旦失误就可能连自已也搭进去。
考虑了许久,仍旧没有好的对策的项梁只有暗自叹息,
心里想着将来一定要多开导项羽几番。
如果项羽还是顽固地不听劝,
那也许就只能按照他说的方式行事。
先让项羽征战四方,随后自已跟在后面安抚民心。
幸好,除去武力之外,在是否支持“楚王”这类大事以外的事务上,
项羽倒还算愿意听从自已的意见。
另一边,有敢、援这两个老兵陪同,还有修这个小男孩相随,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大秦:天幕现世,太宗扶苏引风云》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http://www.220book.com/book/AOS2/)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