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那些原属六国的平民,在听到太子扶苏的言论后则陷入了沉默。之前,他们非常抵触秦国的军功爵制,因为在他们看来这无异于逼着他们在战场上送命。然而听了太子的一番话,再回想自已过去的处境,他们发现,即便同样需要战斗、冒死,但在原来的六国,即使胜利也顶多能得到温饱和微薄的赏赐;想要成为贵族简直就是遥不可及的梦想。然而在秦国不同,只要打赢了仗,真的有可能晋升为贵族!
一想到即使在六国内,终究也是要冒险拼杀,那与其在他国白白牺牲,倒不如效力秦国,或许还能有更高的回报。
可是现在似乎已经太迟了。毕竟正如太子扶苏所言,秦国统一天下后,已经很难为他们创造大量立功的机会。
即便如此,秦国很可能不得不主动打破军功爵制度的公平性,直接给予这些六国平民土地和田亩作为补偿。
这种不用亲自上战场就能获得土地的做法,在他们眼中自然是一大好事。然而,也有部分六国平民并不满足于此。相比继续做普通人,他们更渴望在战场上建功立业,争取用军功为自已和子孙后代赢得一份荣耀的爵位。
他们也想变成那些曾经被他们视为高高在上的六国贵族!
现在,摆在这些六国平民面前有两个棘手问题:第一,不能让军功爵制度被废除;第二,怎样在这数百万的老秦人中争得上战场、建功立业的机会。
如何解决这两个问题,对于他们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挑战。
秦始皇嬴政望着天幕中的太子扶苏,眉头紧锁。倘若按太子扶苏所言,不仅原先的六国百姓需要大量的军功,数百万老秦人也同样渴求军功机会。
但问题在于,天下已归于一统,还能在哪里为六国百姓及老秦人寻找到足够的军功机遇?
若不给予六国百姓争取军功的机会,则可能破坏了军功爵制度的公允;如果不给老秦人争取军功的机会,则可能导致他们对国家离心离德。
于是他几乎可以预见,“未来的自已”将如何抉择——即继续对外用兵。
既然在中原已经没有对手,便向四方外族开战,攻打胡人的领土!
持续的征战,便能不断产生军功,维护这个制度的公正不被侵犯,并继续提供一个向上流动的机会予老秦人,从而维系国家与民众间的稳固关系。
这也是天幕中显示的“秦王嬴政”的想法:
【“既然这样,那么大秦统一天下之后便继续讨伐周边异族,为六国的黎民和老秦人创造搏取军功的机会。”】
【 “以此确保军功爵制不会失衡,亦可令老秦人不会感到失落与不满。” 】
“然而,” 太子扶苏摇头否定道,
【“老秦人可以勇敢面对死亡并博取军功,而这些来自六国的平民同样可以赴汤蹈火,追求属于自已的成就。”】
【 “但是,土地是有限度的!” 】【 “这才是军功爵制最大的矛盾!”】
【 “我们能一直攻打印度吗?即使攻占了一片又一片土地后又该怎么办?”】
【数十万、数百万人甚或更多来自六国的黎民和老秦人所建立的巨大军功,该怎样犒赏他们?”】
【 “中国内地有足够的土地赐给他们吗?”】
【“当然不够啊!” 】
【 “就算是现在勉强应付得了,将来越来越多拥有军功的人民出现时,终将无以为偿。”】
听到此处,秦王不由自主地说: 【 “中国大地的土地不足以为之分配,那么就以征服其他民族所获之领土来代替吧!” 】
【“既然六国黔首和老秦人都能在战场上立下功劳,这意味着四夷甚至更遥远的地方都被秦国征服了。”】
【“到时候,这些征服来的土地就可以分赏给那些有战功的士兵们。”】
【“这样的战养战模式或许还能持续下去。”】
听到父亲这一番话,太子扶苏罕见地露出了“父亲难道不明白这一点”的眼神。
嬴政见状轻咳了两声道:“你有何不同看法吗?”
从商君变法开始至今已有百余年,秦国一直都是以战养战、不断扩张领土。因此,当听到父王这番话时,扶苏不由得感到一阵无奈。
他叹气说:“父王,您把四夷之地赏给有军功的士卒们——这到底是犒劳他们,还是在对他们实行流放?四夷之地远不如富庶的中原那样宜居。”
“四夷的土地荒蛮,与六国先辈们辛勤劳作了几千年的繁荣地带大不相同,派兵驻守反而更像是将功勋将士发配到边陲。”
扶苏继续说道:“若是真的这么做,恐怕命令一下达,那些曾为讨伐四夷建立军功的士兵们就会叛离秦国和父王。”
“即便他们未即刻 ** ,您的举措实际上也会动摇军功爵制的基础,也动摇六国黎民以及秦国人对这个制度以及对父王的信心。”
说到这里,扶苏略带沉重道:“自那以后,秦国所说的任何事情都无人相信了,百姓与秦国的关系必将变得疏远!最终,他们将对秦国心灰意冷。”
他最后总结道:“军功爵制度,就如同一辆强大的战车,载着我们纵横战场。”
【“若不进行变革,在一统天下后这辆‘军制车’将继续加速前行,但到了最后会失去掌控而导致倾覆毁灭!”】
【“所以我说,在统一全国之后必须改变现行制度——调整军功爵之法。”】
新政策应该能够同时顾及老秦人和六国黎民的利益,也为他们提供进一步向上晋升的机会。
“唯有满足这两个条件,我们才能让这架由老秦人和六国百姓驱动的战车安全而有效地为我们服务。如果不行的话,结果只能是灾难性的失控。”
不过,具体完善的替代制度,目前我还无法构想出来。”说到这儿,扶苏也不由得皱眉表示困惑。
对于许多问题他通常能够找出答案,可面对当前的复杂局势也难免无措。
【这次是他首次只能有一个大致的方向,却没有具体完整的策略。】
【然而太子扶苏很快振作起来,表示:“可能还是我读书太少。”】
【“从明年起,我会选一种诸子百家的学说来学习。”】
【“说不定到时候我能想出一个具体的完善方案,取代现行的军功爵制度。”】
【秦王嬴政听后不禁微笑道:“能想到这里,你已经可以比肩昔日商鞅了。”】
【“不,即便是当年的商鞅,父王也觉得远不如你!”】
【太子扶苏的话语明确指出改革军功爵制度的关键所在!】
【如果他和朝臣们无法拿出可行的新政策替代军功爵制度,那他们确实该退让给太子扶苏了。】
【“还有,明年起你想学习哪种学说?”】
【“父王为你找来一位德高望重的学者教导你。”】
【同时,秦王嬴政也在思索现在哪些大家有资格来教导太子扶苏。】
【太子扶苏显得犹豫不决,他对法家感兴趣,认为从中可能会得到完善新政策的启示。】
【但他同时也想学习墨家或农家学说,这有利于他在接下来改善百姓的生活质量和农耕条件。】
【考虑良久,太子扶苏最终说道:“我现在还没有决定好,等我确定后再向父王报告。”】
【秦王嬴政微微点头同意,“好!”】
阅至此处时,嬴政停顿了一下,思考着下一句话:
【“军功爵制度的核心问题是土地有限……”】
可以说,这是他们之前未曾考虑过的盲点。
因为对大秦来说,统一天下的过程中,秦国的土地不足时,他们就会攻占其他国家:不够分给有功将领的土地便从韩国夺取;不足再从赵国拿;继续不够便打魏国;然后是楚国、燕国、齐国……
总的来说,中原地域辽阔,诸侯众多,在此前提下没人想过会有土地分不尽的一天。
就如同在秦皇嬴政之前,没有人会真的认为有一天可以统一六国!
但现在,听了太子扶苏提到的这一点,他们突然意识到:
**“中国的耕地毕竟不是无限的!”**
然而,为军功授爵的大秦将士是一代接一代,数量庞大。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有限的耕地早晚会被瓜分完毕。
当未来无地可分之时,军功爵制自然难以继续维持,必将走向崩溃的命运。
秦国的军功爵制象征着秦国及其历代秦王历经上百年的威信。如果这一体系瓦解,便意味着秦国以及历代秦王长期以来建立的信誉也随之消失,表明秦国与秦王已经失信于人民。同时,这一变化会使老秦人及其他归附于秦国的六国平民不再信任和支持秦王及秦国 ** ,甚至可能出现民心背离的现象。
尤其对六国来的民众暂且不论,失去国内老秦人的支持后,秦国及秦王还能够走多远确实令人担忧。
嬴政此时回想起之前太子扶苏在天幕上所说的话:“唯有得到数百万忠心耿耿的老秦人衷心拥护的人才是真正值得信赖的秦王。”假设他失去了老秦人的支持,他还称得上是始皇帝吗?同样地,一旦没了这数百万人的支撑,秦国还能否存在下去呢?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大秦:天幕现世,太宗扶苏引风云(http://www.220book.com/book/AOS2/)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